7月5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支持单位的“多学科视域下的边疆历史与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林文勋,云南大学校长马文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云南大学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向来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淬炼教学成果。2025年6月,2022级历史学专业学生迎来《社会实践》课程。
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由古籍整理研究所创立,古籍所的前身为1971年学校成立的二十四史标点组,负责《宋史》的标校以及《国语》《尉缭子》《荀子》等古籍的整理。1978年改名为古籍整理研究室,1983年与《汉语大词典》上海师大编纂组合并,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研究所之一,程应鏐先生任首任所长。1984年,“古籍整理与研究...
6月18—22日,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敦煌研究》入选“2025BIBF精品期刊展”“十四五”规划中国期刊精品回顾展、首届中国期刊封面设计精品展2个主题展项。
2025年6月16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召开新中国史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学科发展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南京大美天第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风林校友和历史学院领导、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
自2024年11月20日获批立项以来,课题组按照申报书计划内容正式启动项目。2025年上半年在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成果产出、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与宣传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声轻鸣,灯光亮起,高光谱成像仪启动,一枚躺在玻璃管里的简牍被缓缓推入。不到半分钟,简牍的高光谱成像图已经出现在屏幕上。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人工智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亦愈发凸显,有关问题的研究亟待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