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

作者: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SHNU古籍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8-18

  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由古籍整理研究所创立,古籍所的前身为1971年学校成立的二十四史标点组,负责《宋史》的标校以及《国语》《尉缭子》《荀子》等古籍的整理。1978年改名为古籍整理研究室,1983年与《汉语大词典》上海师大编纂组合并,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研究所之一,程应鏐先生任首任所长。1984年,“古籍整理与研究”成功获批为上海市首批重点学科,这也是上海师范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一个重点学科。目前,上海师大古籍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本、硕、博全面培养资质的古典文献学科。
  建所以来,古籍所教师先后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唐宋基础文献,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全宋笔记》等,并且编纂、出版了上百种学术著作。近十余年,新增国家级项目近40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6项,其中“《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是我校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有悠久辉煌的历史,1983年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统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的学术与人才培养工作。程应鏐先生响应中央号召,申报设立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师大古典文献学专业成为由古委会直接指导的全国四个本科专业之一。1998年在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文化典籍系。2020年,上海师大古典文献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是全国第二个入选的同类专业。
  古典文献学专业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古籍整理事业。致力于培养拥有扎实的文史基础,掌握文献学知识理论,能以现代化手段进行古籍整理研究,能在学校、研究所、出版传媒、图书馆、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发挥专业作用的高水平人才。
  古典文献学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专业师生一比一配比,全面覆盖导师学术指导制,提供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支持。专业还拥有一支由海内外知名学者构成的兼职教授及荣休教授队伍,定期为学生开设课程和讲座,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古典文献学专业涉及古代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哲学等众多学术领域,要求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在本科教学上,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古典文献学为主体,由文献学基础模块、文史知识专业模块、人文素质培养模块、实践和技能拓展模块等四大模块共同组成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涵盖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文献学核心课程,以及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文史典籍、文史工具书等专业基础课,及《论语》《孟子》《诗经》《楚辞》精读、先秦诸子概论、唐诗与中国文化、明清小说研究等原典精读与专题研究,并有中国古代断代史与历史地理、法制史、文化史等专门史系列课程。
  古典文献学专业自创立已历40余载,目前已毕业本科生近600名,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在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社、高校等文化单位工作,大部分已成为单位领导或业务骨干,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较大贡献。近五年,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此外,古典文献学专业还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及日本京都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
  近年来,古典文献学专业不断加强对本科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持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内涵建设,为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努力奋斗。获批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上海市高校一流课程1门,上海市重点课程3门。近年来,专业围绕以下几方面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专业教师以读书会、第二课堂等形式指导学生展开科研实践,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敢于创新的思维和素养。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生历年在教育部古委会颁发的国内古文献学专业最高奖项“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选中屡获佳绩,共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8项。近年,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率不断提升,获国家级项目、上海市级项目数十项,多名本科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于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此外,专业还定期举办“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论坛”,并设立“上海师大古典文献学奖学金”,每年授奖面覆盖一半学生。
  (2)坚持组织学生游学考察。多年来,专业坚持每年组织学生前往西安洛阳、河西走廊等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考察、“江南藏书楼与藏书文化”专题考察及上海文化遗址考察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3)提高本科生教学实践资源整合能力。近年专业与多家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等单位达成教学实践的合作意向,目前有实习基地6所,为本科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岗位和资源,提升大学生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