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宝明教授的文章《聚焦“观念词”:命题式·情境化·统摄性》,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2期全文转载,文章原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郭洋辰博士论文《辽宋并立时期的跨境逃人与信息沟通》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25年6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何爱国专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出版。
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3卷本《陈云文集》(修订本),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屹教授在《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3期发表论文《东汉时期的佛像与佛教图像》。该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犍陀罗与中国文明交流史(多卷本)”(20&ZD220)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数字时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原文发表于《江汉论坛》2025年第3期。论文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学术发展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新时期赋予知识界、理论界的时代使命。
四川大学副研究员赵力在《世界历史》2025年第2期发表学术论文《北美对华西洋参贸易格局的演化和动因(1721—1911)》。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与暨南大学、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在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发表广东省佛山市古椰遗址出土柯属植物强化利用的最新成果。该成果以“Prehistoric genomes from Yunnan reveal ancestry related to Tibetans and Austroasiatic speakers”为题,中文译名为《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柯属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