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2025年3月17日版(历史院科研处推荐) 时间:2025-05-26
2025年3月17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德芳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西北汉简与丝绸之路信史研究》。该文系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2024年度资助学科“简牍学”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大批西北汉简的发现,为秦汉史、西北史地、丝绸之路和中外关系史等研究带来了巨大变化。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悬泉汉简,就是当时丝绸之路历史的原始档案和实时记录。纪年简的时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至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时间上同李希霍芬的定义大致吻合。空间上除了记载西域诸国(天山南北)外,还记载了如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以及罽宾等。也就是说,从空间范围看,悬泉汉简关于丝绸之路的记载也与李希霍芬的定义相吻合。因此,不管“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这一定义同悬泉汉简记载的情况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契合。悬泉汉简等新发现,使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信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