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讯员宋凤英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时间:2025-09-0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文明教授在《历史研究》2025年第4期发表论文《“朝贡体系”概念生成及跨文化反思》。该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系统阐述了“朝贡体系”概念生成的过程并从跨文化角度进行反思,指出在中西交流过程中,西方人逐渐形成以“tribute”为关键词描述和阐释古代中国“朝贡”现象的传统,到费正清时最终提出“tribute/tributary system”概念,用以表述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性世界秩序”,而中文“朝贡体系”则是由该英文词汇回译而成的双重跨文化概念。尽管费正清从大量中文史料出发建构和阐述该概念,但“tribute”一词在西方历史语境中意味着宗主与附庸的关系,以及经济上的强权掠取,用其表述“朝贡”,改变了“朝贡”的中文原意,造成“朝贡体系”在中文和英文语境中具有不同表意效果,导致人们尤其是西方人对“朝贡体系”产生负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