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世界历史学前沿论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近300名中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学界盛事。论坛结束后,史学家代表团60余人赴河南省安阳等地参访调研。
文脉悠悠,古今相望。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表明,文明从不是孤立或封闭的存在。文明对话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多维互鉴;不是文明优越性的较量,而是智慧共生性的交融。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为破解现代性难题、思考现代性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迪。在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今天,不同文明加强交流的共同愿望与心声愈加凸显。
9月12—13日,首届世界历史学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埃及、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历史学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文明传承与历史道路”展开交流与研讨。本报记者采访了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丽贝卡·莱莫斯·伊格莱哈(Rebecca Lemos Igreja),她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必将增进彼此间理解...
9月的北京,天高气爽,秋色宜人,中国迎来一个充满收获的季节。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专题发布会,发布14项冷门绝学研究重大成果。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会议并致辞。
9月26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京主办“郭沫若与文化抗战”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援主持开幕式。
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年新任所局级干部任职能力培训班开班式和宪法宣誓仪式在京举行。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在开班式上围绕“怎样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所局级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在宪法宣誓仪式上讲话并监誓。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主持开班式和宪法宣誓仪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院纪检监察组组长、院党组成员杭元祥,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出席开...
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少彬日前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向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捐赠64份日本侵略战争相关史料。这批史料均来自日本,主要涉及中国战场,揭示了当年日本的扩张野心及美化战争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