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2025-08-2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全面总结14年抗战史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掷地有声、颠扑不破的历史结论。

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2025-08-2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对东北、华北的侵略步步加深。进入1935年,日军在天津、张家口等地接连制造多起事端,提出所谓的“华北特殊化”,企图以“自治”名义将华北分割出去。当时,古都北平位于中日对峙的战争前线,青年学生是最活跃的抗日群体之一。1935年12月,在中共北平市委与北平大中学校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组织下,一二九运动爆发。“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诞生于一二九运动的烽火中,中国共产党以其为基本组织形式,逐渐扭转大革命失败后青年工作的不利局面,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生力军与先锋队作用,为推动党组织发展壮大、动员广大青年投身全民族抗战大潮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太平洋战争起因看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

2025-08-28

讨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有必要再次确认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研究可从多方面进行,但如果以抗战时期的历史转折点为重点的话,我认为,澄清1941年12月日本将侵华战争扩大为太平洋战争的起因,别具意义。从这个起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初相比,中国经过10年的浴血抗战,已经不是可以任意欺凌的国家,而是使日本深陷泥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国家。对反法西斯阵营来说,此时的中国也已经不是可以任意牺牲的国家,而是必须依靠也必须竭力支持的国家。因为,中国在东方主战场的抗战业已证明,中国的抗战不仅是在保卫本国领土与主权,而且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战后审判对日军细菌战犯罪的揭示及追责

2025-08-28

长期以来,因日军细菌战准备和实施的绝密性、隐蔽性和特殊性,特别是战时档案史料的缺乏和断裂,导致关于日军细菌战实施的命令、时间、地点、危害和影响等问题,证据链完整性不足、准确性不高、证据性不强,从而增加了对基本历史事实进行科学判定的难度,也使调查取证和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间变得狭窄。在这跨越战后八十年的调查研究中,尤为重要且易被学界忽视的是,战后审判对细菌战犯罪的多方面揭示、追责目标、历史贡献及其深远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党的建设经验及启示

2025-08-28

习近平主席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期间,人民军队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抗战时期我军党的建设经验,有助于为新时代新征程提高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军队党的建设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

抗战时期党以《共产党人》加强政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经验

2025-08-28

宣传教育是党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对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以及政治纪律等进行宣传动员,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凝聚起实现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弥补大批新党员、新干部革命经验不足和对中国历史、社会、革命等状况还知之甚少的差距,应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1939年10月,党在延安创办《共产党人》杂志,决定通过刊发党内重要决议、中央领导人署名文章、根据地建设实践经验、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处理决定等学习材料,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的政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