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项共识’、铸牢政治忠诚”主题征文|温河:从“不私其利”到“久久为功”——从毛泽民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历史根脉

作者:温河 时间:2025-08-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今年两会一结束,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昭示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更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生动宣告。

  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作风建设,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三大作风”,再到“两个务必”,直至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每个阶段都蕴含着党对作风建设的深刻思考。党中央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党保持生命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毛泽东同志大弟、红色金融事业奠基人、一生管钱却安贫乐道的毛泽民,不仅是党的作风的建设者、践行者,更是直至如今激励着我们的垂范者,为我们勾勒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历史根脉。

  一、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毛泽民自幼深受大哥毛泽东影响,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言行上都以大哥为榜样,在被大哥带到长沙后,他毅然踏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道路。在一师附小负责庶务时,他就通过调查市场价格、与下层民众交往,改善了食堂伙食,以分期付学费的创新方法帮助一批穷孩子走进了学堂,让知识的火种在他们心中燃烧。

  在安源路矿领导工人运动期间,为筹备成立消费合作社,毛泽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利用各种机会深人矿井、工棚,与工人谈心,了解疾苦,倾听呼声,还把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各种经济手段一一记录下来。在他的建议下,工人俱乐部施行“在兑换股设储蓄部,提倡工人储蓄,实行发放合作社纸币一万元”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发行了铜元票和纸币,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上最早的货币,是党领导金融事业的最初尝试,为后续金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后,毛泽民更是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巧妙地用十个手指“弹钢琴”。上任短短几个月,就高效完成了筹建中央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深入前线筹粮筹款,征收罚没;造纸,制墨,印钞,铸币;挖砂,建矿等等艰巨任务。他广泛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建议,独具慧眼发掘了一批批技术人才,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充分激发起群众的热情,让各项事业都得以井井有条地开展了起来,为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严明纪律,以身作则,开创各项工作奇迹

  在毛泽民担任安源路矿消费合作社总经理时,合作社服物股经理陈枚生被查出私自挪用公款1000余元,还有俱乐部几名干部向合作社借款长期不还,毛泽民敏锐认识到,仅凭个人觉悟防止腐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彻底堵塞工作中的漏洞。

  在初创国家银行时,毛泽民迅速制定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暂行章程》,为银行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他同时还担任没收征集委员会的领导,经常深入前方,实地指导,帮助部队建立财政系统。他以身作则,严明纪律,一丝不苟,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挺进师打下南城县的硝石镇后,私自留下一些猪肉罐头,本是想为伤员增加营养,也好改善一下部队的伙食。毛泽民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挺进师,“挺进师不仅打仗时冲锋在前,更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缴获要归公!”

  闽赣省成立后,黎川中心县委书记方志纯,在一次接待工作时想给顾作霖、邵式平和肖劲光等几位闽赣省党政军领导改善一下生活,请大家吃了一碗米粉肉,多花了五六角钱。报账时,毛泽民坚决不答应,“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不能乱花一个铜板,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艰苦奋斗”,他还毫不客气地从方志纯伙食费里扣除请客的钱。

  正是毛泽民这种对纪律的严格要求,开创了红色金融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长征路上,他率领“扁担银行”的200多位运输员,挑着国家银行3年来辛苦积攒的全部家底,挑着中央红军的命根子,在艰难险阻中稳步前行。在遵义,他大胆地发行“红军票”,从发行到回笼只有短短的12天。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报道了没收征发委员会和国家银行在长征中前无古人的壮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与担当。

  三、厉行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坚守一生

  在中央苏区,毛泽民和同志们亲切拉家常:“以前,我在家里是管家的,现在到了苏维埃政府这个革命大家庭里,还是管家的。无论是管小家,还是为国家理财,都要力求勤俭。”身为国家银行行长,又是人民经济委员之一,他管钱管物,权限很大,但他从来不搞一点特殊,不乱花公家一分钱,也不乱批条子报销一分钱,经常是身着一双草鞋,一顶竹笠,一个小背包,过着极其俭朴的艰苦生活。他严厉批评警卫员为他找来鸡蛋补身体的做法,接待毛泽东、毛泽覃时也是普通的伙食标准,有时仅是一杯开水。面对质疑,他直言“公私分明是共产党人的品德,手足之情也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啊!”展现出坚定的原则性。

  在陕北简陋寒冷的窑洞里,他坚决带头执行不生火,虽然手中掌握着许多过冬物资,但他与同志们同甘共苦。毛泽民夫妇与大家一样,平常一直吃粗粮。他身为“部长级”干部,按规定每月有约40斤面粉的特殊供应,但他舍不得自己吃,让钱希均把面粉省下做成烙饼,只有每当和同志们熬夜工作时,才把烙饼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充饥。

  在新疆出任财政厅长期间,毛泽民举行了俭朴的新式婚礼,没有花费公家一分钱。在新疆,他从未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牺牲前坦然说出“我毛泽民无愧于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无愧于是毛泽东的弟弟,也无愧于毛泽覃的哥哥!”

  从韶山到天山,毛泽民的一生都在管理着财富,但他甘当“一贫如洗的富翁”,自奉命从事和开创党的经济工作以来,从未亏欠公家一分钱。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无数次的风吹雨打都丝毫无改毛泽民的初心使命,他的高风亮节和革命赤诚塑造着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魂,也是当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张闪亮“金色名片”的核心底色。值毛泽民同志明年130周年诞辰纪念之际,我们深切缅怀,向他致敬!

  (作者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