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

2023-12-0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

2025-03-28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阐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方面的创新,又有文化实践上的突破,贯穿“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实现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提升思政引领力

2025-03-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思政引领力”概念,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提升思政引领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练好“内功”和“外功”。“外功”侧重于方法,“内功”侧重于理论。扎实修炼好“内功”,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融入思政课,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根本保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版,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指引。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培养胸怀梦想、堪当重任的人才。

精准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关系的逻辑进路

2025-03-17

从整体上准确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逻辑机理,对于推动对它的学理研究与实践运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此,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中,应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科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以及它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逻辑联结成一个互相支撑、相辅相成的理论系统,进而体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的。另一方面,在实践指导上,要精准把握该思想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深刻领会它在理论域、时间域、空间域、全球范围的原创性贡献,以及它是如何借此彰显其卓越性的。唯有这样,才能将对该思想的系统性认识和整体性把握推向新高度。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邃哲理

2025-03-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深入把握、深刻领悟。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主体性意蕴

2025-03-12

任何文化要想立得住、行得稳,就必须要有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之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作为内在支撑,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实践主体性,呈现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逻辑理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发挥实践主体作用,进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