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升全体职工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24年4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急救及消防安全培训。培训由副所长李新伟主持,党委书记赵笑洁作培训开班动员。
赵笑洁指出,每位职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自觉来强化底线思维,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李新伟强调,全所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的思维习惯、工作习惯,让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次培训科目包含消防理论及实操培训、急救和消防知识普及等,可以有效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全面提升我所职工的应急救护水平,确保自救、互救安全。
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两部分。在上午的理论培训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专业人员李艳结合自身30多年“院前”急救工作及“120急救”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讲解了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相关内容,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对患者进行急救、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消防培训专业人员王鼎从消防事故案例入手,结合火灾现场视频,详细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包括日常防火要点、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及逃生自救等应急措施。
在下午的实操训练中,参训职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CPR) 模拟人实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窒息、割伤、骨折和烧伤处理实操等急救演练和消防灭火实操演练,参训职工均现场完成了心脏急救操作。经过考核,有18人取得了中国红十字会认定的救护员证,使全所持证人员达到21人,确保每个处室至少一位,极大提升了我所安全急救力量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平安研究所”提供了保障。此外,大家就实际处置时的要点、难点还与专业人员进行深入互动交流。
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守住安全底线,共筑“平安研究所”,需要全体职工的参与。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知识储备,增强了每个人对于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并掌握了救生器材的使用技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