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中国 > 文史长廊
  • 2024/07/ 18

    司马迁首创民族史传的历史贡献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识和进步的民族史观,从探究民族共同发展、同为一体的高度,系统记载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为很好地处理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形成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作出了重要贡献。

  • 2024/07/ 18

    文史研究要谨防落入“同姓名陷阱”

    文史研究,离不开人和事,“知人论世”一直是文史研究的优良传统。不过,事在人为,人的因素第一,人与事相较,总是处于核心的支配地位,因此,人的研究永远是文史研究中最基础的研究,只有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一个人,才能对其所作所为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然而,中国人姓氏有限,同姓名者比比皆是,从...

  • 2024/07/ 18

    纬书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所谓“纬书”,是指兴起于西汉末、定型和尊崇于东汉的一类冠以“河图”“洛书”及七经之名、伪托上天及圣人神化儒学的文献,东汉人习称“图谶”。“纬”名的出现实际上迟至东汉晚期,是时人“纬以配经”观念的一种反映。纬书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数术占验,又有儒学经义,一般认为是出于方士化的儒生之手,...

  • 2024/07/ 12

    资源与仪式:早商都邑祭祀活动的再观察

    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规模庞大,统治行政、军事防御、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功能齐全,是商代早期两处最为重要的都邑性遗址,多数学者认为两者皆与传说中的汤都存在密切联系1。相比于此前的夏都二里头遗址,两处早商都邑内宗教祭祀活动显著增加,无论是种类、规模、频率均前所未见。以往对于两处早...

  • 2024/07/ 11

    王盂

    1994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刘家村民小组村民在村南300米处的田地中,为栽苹果树挖了一个坑,发现了一件青铜器。

  • 2024/07/ 11

    舞筵:艺术化呈现唐代胡人都市生活

    舞筵是唐代胡人舞伎跳舞用的毡毯。有关唐代胡人舞筵的记载散见于传世文献中,其形象仅存于石窟壁画、唐墓壁画、瓷器纹饰和碑石图像中。对唐代胡人舞筵的产地、名称、材料、编织工艺及其流播路径进行考疏,有助于厘清唐代胡人都市生活之纤微,总结民族因理解而共处、文化因交流而传播、文明因多元而互鉴的大...

  • 2024/07/ 04

    关试与春关

    唐代举子及第后,不能立即授官,还须参加吏部的关试。所谓关试,就是吏部对礼部移交来的新及第举子用考试方法接纳其为选人的一种方式(贡举之试,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敕以位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始归礼部)。先是,礼部放榜后,把及第举子的姓名、籍贯等有关材料写成关状,通报给吏部...

  • 2024/07/ 04

    从多元视角看中国古代“鉴戒”

    监,甲骨文的字形就像眼睛向装有水的器皿里看,后来演变为鉴,既可做名词容器、镜子,也可做动词照影、察看。戒,甲骨文的字形就像双手操戈,表示戒备,引申为警惕。鉴戒,即参照并有所警惕。《逸周书·皇门》云“敬哉!监于兹”,清人陈逢衡曰:“敬,儆也。监,视也。”上举文句是鉴、戒俱全之例,这种情...

  • 2024/07/ 03

    唐代的各种纳凉神器

    为了消夏纳凉,唐代帝王那可真是想尽各种办法而又无所不用其极了。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纳凉“神器”和消暑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