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中国 > 文史长廊
宋代茶事三题
作者:​唐晓云 来源:《文史知识》2015年第5期 时间:2023-09-06

  茶又称苦荼,也就是槚。茶成为一种饮品,最早是在秦汉时期。到了唐代,饮茶渐渐流行,成了一种时尚。“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列举了茶的不同名称:“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可见饮茶的普及。早采的称茶,晚撷的叫荈。各种名称,到了陆羽那里被统称为“茶”了。

  中国的名茶大多来自于贡茶,或与贡茶有着种种联系。“贡”,献也。古代特指把物品进献给国君或天子。《辞海》引《周礼·天官·太宰》:“五曰赋贡。”陆德明《释文》:“赋,上之所求于下;贡,下之所纳于上。”进贡是优质茶扬名天下的最佳途径,进贡也推进了优质茶的种植和发展,因此,贡茶也就成了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内容。

  我们说中国的茶文化“起于唐,盛于宋”,主要有几个重要的标志。一是宋代贡茶,其制愈精,贡额愈大;二是宋代茶书,传至后代,皆成名著;三是宋代茶艺,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成为我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交融的典范。

  茶 园

  茶最早产于蜀地,秦人取蜀后,逐渐移植到全国各地。到了“茶称瑞草魁”(杜牧诗句)的唐代,大江南北,高峰峻岭,广辟茶园,饮茶习俗蔚然成风,制茶工艺各显千秋。五代之季,闽北建茶崛起。建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且以建州(今福建建瓯)凤凰山麓一带为主产区,有“天下之茶,惟以建茶为最”之誉。《建瓯县志》载:“张庭晖事闽为阁门使,家有茶焙,在建安凤凰山麓,周三十里。”龙启初(后唐长兴四年,933),张庭晖把茶园献给王氏。到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这片茶园被收为御焙,因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

  北苑位于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距建瓯城区十六公里。在方圆几十里的山坡上,茶园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山的南端有一块数丈高的岩石,形如凤冠,称“凤冠岩”,岩前叫“凤凰嘴”,嘴前有一潭“凤凰池”。登高远眺,整片山川宛如凤凰饮水。沈括《梦溪笔谈》载:“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茇而已。”北苑的茶所以能成为上品,首先与它的地理条件有关,前枕松溪,相连诸山,冈阜环抱,气势柔秀,确为种茶的佳处。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载:“贡品极盛之时,凡有四拾馀色”,“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贡茶“岁分十馀纲,惟白茶与胜雪,自惊蛰前兴役,浃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中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玉芽以下,即先后以次发,待贡足时,夏过半矣。”北苑在宋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蔡襄《茶录》中云:“茶味主于甘味,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

  与北苑一山之隔的壑源(今建瓯市东峰镇福源村),是北宋时期的一处民间私焙。壑源私焙与北苑官焙在中国茶史上有着同样辉煌的一页。赵佶《大观茶论》载:“有外焙者、有浅焙者。盖浅焙之茶,去壑源为未远,制之能工,则色亦莹白;击拂有度,则体亦立汤。惟甘重香滑之味,稍远于正焙耳。”但仍称赞壑源:“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中,专述了壑源与北苑御茶园的地理分布、自然条件及茶叶品质等,“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一(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叶品、叶居)”,说明当时壑源叶氏家族的兴盛和叶姓所产茶品的质优。今天在福源村,叶氏仍为大姓。

  历代贡茶由民间到宫廷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茶叶品质不断求精的过程。这种由下而上的精选,和由上而下的扩散,被不断地充实完备,促使贡茶的品质、工艺、形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被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一种文化。

  茶 书

  与贡茶发展几乎同步,宋代的茶书撰写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潮。北宋四大书家之一、福建路转运使蔡襄竭力宣传北苑贡茶,他在《茶录》中,将北苑茶的研制、饮法完整地介绍给士大夫。建安人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详细记录了北苑所属官焙的分布状况、茶名、茶病等,为后人研究北苑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建阳人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对建茶的花色、上贡沿革、品类等作了详尽的记述。建安人黄儒的《品茶要录》则记录了北苑茶叶的品质与气候、制作工艺、茶叶加工等,苏轼还为之作序,谓《品茶要录》是唐代“陆鸿渐(陆羽)以来论茶者所未及”。从他们的履历或籍贯中可以看到,他们或者在建州为官,或者就是建州人氏,对建茶的了解与研究非常深入,所撰的著作达到了学用兼备的高度。

  《宣和北苑贡茶录》所列五十馀种贡茶名目中,至少有一大半是徽宗大观至宣和年间添创的,其中的銙茶名称极尽典雅,诸如乙夜清供、承平雅玩、玉除清赏、启沃承恩等,从中也可一窥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

  让人慨叹的是宋代皇室对于建茶的大力推进,尤以宋徽宗赵佶为最。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品茶皇帝”,治国无方,却通晓音律、擅长书画,对茶艺也深谙其理。《大观茶论》归纳了“清、和、澹、静”四字要诀。赵佶认为,品茶应追求清雅、和谐,才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品茶时应抛除杂念,淡定简洁,才能达到“韵高致静”的境界。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之尊撰写茶书,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宋代茶书中,比较重要的还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斗茶记》、赵汝砺的《北苑别录》等。与唐代茶学相比,宋代茶学既深且精,在学术专题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这些著作流传至今,为我们了解宋代茶文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

  茶 艺

  茶一旦成为贡品,便在宫廷乃至士大夫阶层形成了品评风尚。不仅讲究品茗的精致与技艺,更赋予饮茶的精神内涵。通过与民间饮茶习俗的交融吸纳,中国的茶文化在宋代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大略而言,宋代的茶艺主要有“点茶”“分茶”和“斗茶”。

  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蔡襄《茶录》载,点茶的要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均匀,再注入沸水,用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

  漏影春。一种“分茶”的艺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大约出现在唐末或五代,到了宋代,已成一种时尚。利用茶盏中的水脉,创造出诸多善于变化的图案来,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陶穀《清异录》记载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实际上“漏影春”已不仅仅是饮茶方式,而是茶的一种造型艺术了。

  斗茶。在宋代,最高的茶艺叫“斗茶”,集中体现了宋人品茶的所有技艺。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尚,具有技巧和趣味性。斗茶对于茶叶、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茶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痕来评判斗茶的胜负。水温的掌握是斗茶的关键。水未煮开,冲茶时泡沫会过多;水太沸,茶末容易下沉。茶末和沸水准备好后,就到了调膏的环节,把茶末放到事先加热过的茶盏中,用少量沸水将茶末调匀成膏状,再徐徐注水,用茶匙不停搅拌,直到茶末和水达到黏稠的乳状。判断斗茶胜负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蔡襄《茶录》)也就是说,一看茶色,二看水痕。所以“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斗茶还包括品茶汤,惟有色、香、味俱佳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外,还要说到茶盏。斗茶崇尚“白汤花”,所以斗茶活动还催生了宋代瓷业的发展,以黑釉为代表的深色茶盏也由此兴盛。由于茶汤以乳白色为上品,用当地生产的黑窑器皿盛茶,能体现建茶的特点,增强茶汤的对比色。于是,建窑所产的茶盏变成了珍品。建盏中又以“曜变”令人称奇,它的釉色变幻莫测,光怪陆离,釉纹细密如丝,状似兔毫,在光线下能产生彩虹般的光晕。蔡襄《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建安的瓷业在宋代位列八大名瓷之一。如今,著名的兔毫盏、鹧鸪杯等宋代黑釉瓷,已成稀世珍品。

  庆历八年(1048),有一个叫柯适的人,在今天建瓯市东峰镇焙前村林垅坡,为后人留下了一块硕大的摩崖石刻,正面刻有楷书八十字,为北苑茶园纪事文。

  文曰:

  建州东凤凰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柬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三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御茶堂。后坎泉甘,宗之曰御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适记。

  建瓯东峰凤凰山一带,正是北苑贡茶所在地。当时北苑茶园已颇具规模,最盛时制茶作坊达千馀座,产茶区扩展到邻近六县。此石刻为考察宋代建州北苑茶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据说,当年在北苑的凤凰山麓,建有茶堂、星辉馆、御泉亭、御茶亭、凤山阁、茶场、清风仪门、茶焙、库房、门楼等建筑,还建有红云岛、龙凤池等供茶官与商贾揽胜。历经千年,当年凤凰山下的那些古朴典雅的宋代建筑早已不存,然而脚下那一片厚实的土地,至今还散发着宋人优雅的气息。

  (作者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

  原文链接

上一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怎样形成的?毛主席晚年多次语重心长强调步调要一致
下一条:最大限度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