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的摄影,可以准确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实现光与影的彻底留存。这种精确的复现性是其他艺术或工艺难以企及的。且它比铁路更早进入中国,因此得以记录同为西洋新奇事物的铁路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特别是一部分与早期铁路相关的老照片,见证了铁路在近代中国的蹒跚起步,不仅体现了摄影术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还兼具图像史料价值,与文书档案一样起到可信的史证作用。
一、吴淞铁路
中国最早的铁路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1865年宣武门外的小火车轨道。当时一个名叫杜兰德的英国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了一条长仅500米的铁路,试行小火车,意在劝说清政府同意列强修筑铁路的要求和计划。虽然这只是一条展览性质的小铁路,不具备什么实用价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毁,但这毕竟是铁路这种新鲜事物在神州大地上的首次亮相。不过更多的观点认为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这段铁路全长30千米,从1876年6月30日上海至江湾段竣工通车到1877年10月21日关闭,存世不足两年时间就被沈葆桢下令拆除,钢轨也被运至台湾,踪迹全无,是中国铁路史上罕见的短命线路。
但这条铁路通车时的情形被摄影师用镜头清晰地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得以一睹百年前的盛况。最早拍摄吴淞铁路的摄影师目前已知的有英国的威廉·桑德斯与美国的洛伦佐·菲斯勒,1876年7月新版的《远东》杂志曾提到两人作为杂志摄影师共同前往拍摄吴淞铁路通车典礼。威廉·桑德斯拍摄的原片散佚,目前可以通过1876年9月2日《伦敦新闻画报》刊发的吴淞铁路通车典礼场景的版画大致了解照片的内容,因为该版画是以桑德斯的照片为母本制作的,画面中有满载外国人的火车和在一旁围观的中国人。此外,与吴淞铁路相关的老照片还见于1878年理查德·雷皮尔(Richard Rapier)出版的《新兴国家的营利性铁路:浅谈中国第一条铁路》一书,书中刊登了8张采用伍德伯里制版法的照片,展示了当时中国第一个火车头运抵上海、吴淞铁路施工、通车典礼及火车全貌等照片,但并未署名,西方学者判断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应为桑德斯。
至于洛伦佐·菲斯勒拍摄的吴淞铁路原片,目前并未发现有存世的,只能在1876年7月8日出版的《〈北华捷报〉最高法庭与领事馆杂志》看到照片内容的描述:
菲斯勒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张通车典礼的照片。照片为通车前一刻拍摄,车厢中很多乘客的面容都清晰可辨,窗口和车厢梯子上站着很多知名人士。
火轮车肇行于沪埠,对其深感兴趣的不仅有外籍人士,还有扎根上海本土的《申报》。《申报》一直对吴淞铁路的修建持支持态度,并对其命运走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吴淞铁路存续的一年多时间里,有据可查的相关报道与议论就多达80余次。《申报》最早于1876年6月30日刊发《铁路落成》一文,7月1日又发《火车开行》,此后每期都发布《火轮车路告白》。但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无法将照片印到报纸上,加之《申报》没有专业的摄影记者,故通车典礼之时并未派人拍摄照片。事后《申报》或是受外国摄影师拍摄通车典礼的启发,抑或是察觉拍摄火车既能向民众做宣传且有利可图,于是委托上海的日成照相馆也前往拍摄新通车的吴淞铁路,这从日成照相馆1876年7月15日在《申报》上登载的一则启事可以看出:
拍照火轮车
本店现蒙申报馆主托照上海至吴淞火轮车影像,以便装潢寄发各埠,订于此次礼拜,即明日念五日五点钟,本馆携带照相机器,前往停顿火车处照印。惟肖物图形,尤须点缀,故敢请绅商士庶届时来前,俾同照入,庶形景更得热闹。想有雅兴者,定惠然肯来也。特此预布。
日成照相馆谨启
当时流行的火棉胶湿版法摄影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所以摄影师并不能进行抓拍这样的即兴创作,否则照片容易模糊甚至出现大片的虚影。为了让画面热闹又不至于拍糊,日成照相馆邀请各色人物入镜摆拍,这也是当时摄影界的通行做法。
日成照相馆是1866年从香港迁移到上海的,除了铁路摄影还擅长楼房、屋宇、船只、山水、树木等多种户外拍摄。《申报》请日成照相馆拍摄吴淞铁路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拍摄的照片用于出售,以满足时下人们对“火轮车”的好奇心理。《申报》在日成照相馆拍摄完吴淞铁路后不久,就连续在头版发布本馆告白销售《火车轮图》:
启者,火轮车铁路业经筑就,每日搭坐之客来往如织,此诚中国之创举而别埠从未见者。本馆因特请照相者拍成一图,俾妇女童孩,以及远处人,未经见有火车者,共得传观。一如身亲其境,当亦所心许而亟欲觏之也。惟装裱殊费工夫,现准于七月初一,先在本埠发卖,每张洋银一角正一,俟装裱齐全,再当另出告白,寄往外埠耳。
二、唐胥铁路
不像中国第一条铁路那样有所争议,唐胥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官办铁路一直为学术界所认可。1879年清政府允准开平矿务局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因守旧势力反对,未果,次年矿务局复请修建获准。1881年初唐胥铁路开工修筑,同年6月9日开始铺轨,11月8日举行通车典礼,全长约10公里。此后数年间,唐胥铁路一直不停延展,成为关内外铁路(京奉铁路)的发轫所在。
1888年唐胥铁路展筑至天津,史称唐津铁路,其中芦台至天津一段又称津沽铁路。1888年10月9日,直隶总督李鸿章于津沽铁路竣工后,率同官商自天津乘坐火车至唐山,对分3段建成的长130公里的唐津铁路全线进行查验巡视,回来后就计划筹议津通铁路。这次视察,李鸿章与开平煤矿铁路公司的唐景星、徐润及津沽铁路总办伍廷芳等人在专车上留下了一张合影。相较于十多年前日成照相馆在“停顿火车处”拍照并广邀各界观众参与的热闹现场,李鸿章等人的合影明显更有一种庄重肃穆的仪式感,由此可见摄影已逐渐成为铁路通车等重大活动及事件的重要环节,也为后期官方发行系列纪念性质的铁路照相贴册埋下了伏笔。
或许是因为得到官方的认可,唐胥铁路留存于世的照片比吴淞铁路的多。值得一提的是开平矿务局聘请的英籍工程师金达(C.W.Kinder),他不仅主持修建了唐胥铁路,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些重要的铁路老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与龙号机车的合影。龙号机车是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又称“中国火箭号”。对于它的诞生,金达在《华北的矿山及铁路》一文中曾简短地提及:“自1880年冬季开始,在修车厂车间,一辆经我特别设计的机车在悄悄地修建,使用的是可以弄到的废旧材料:锅炉取自一轻型卷扬机,车轮是当旧铁买进的,而车架则用槽铁所制,取自唐山矿一号井竖井井架。6月9日(1881年),在乔治·史蒂芬逊诞生100周年之日,白内特(R.R.Burnett,当时的开平矿务局总矿师)夫人敲下了第一颗道钉,并将机车命名为‘中国火箭号’(Rocket of China)。随后,机车投入日常运行。”这台龙号机车退役后曾存放在北京府石街交通陈列馆,当时还可以生火行驶,供人观览。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后,将该馆迁移到和平门内的一条胡同里,此后不久这台中国制造的著名机车便离奇地失踪了。
金达还曾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共事。1888年,经留美同学开平矿务局邝孙谋的介绍,詹天佑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师,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邝孙谋是金达的助手之一,曾协助其进行线路测绘,金达也因其认识了詹天佑。在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期间,金达曾致信赞美道:“你正在进行卓越的工程,而且极为经济,这应该极大地归功于你和你的同仁。”
三、京张铁路
作为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建设和自主经营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对中国铁路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近代中国人民族自信心树立的起点。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受到了官方的高度关注。当时清政府在钱款上大力支持避免工期延误,竣工时派出的邮传部验收团队规格高且人员众多,通车庆典南口茶会也是极一时之盛。1909年10月铁路正式通车前,京张铁路总工程局更是“筹公款将建筑房厂、桥道、涵沟、峒山各工,次第择要,拍出照片。每片分别晒印全部半部各若干张,均汇集成卷,题其名曰:‘京张路工撮影’”。
《京张路工撮影》清晰地记录了京张铁路从起点到张家口车站,沿途200余公里内的桥梁隧道、站房车辆的具体情况,以及铁路开通验收、举行通车庆典的场景,是反映京张铁路全貌的重要档案资料,对保护、利用京张铁路工业文化遗产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也因此于2002年作为48件珍贵档案文献之一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京张路工撮影》存世版本很多,目前所见中国铁道博物馆所藏版本为183张,故宫博物院所藏版本为168张,北京市档案馆所藏为178张,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简本则为56张。其中故宫收藏的《京张路工撮影》装帧较为特殊,不仅上下两卷相册的装具如意云纹函盒上贴有黄绫签,相册封面和其内的各张照片也以如意云纹黄绫装裱,这是当时宫中特有的装帧形式,可见这一套相册是上呈内廷专用的。而其他版本的《京张路工撮影》封面、书脊、封底均为大红色绒缎面布,封面正中镶嵌有铜制竖牌,上刻有“京张路工撮影(上卷或下卷)”字样,内里贴有“同生照相号,本号精究放大,时装照像。铺在上海虹口北四川路,门牌二千零五十二号”的印签。此外,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的版本还附有一小相册,收录有明十三陵的风光写真以及工程人员参观游览的照片。这种版本上的差异,应该是呈送对象的不同而造成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纪实摄影得到长足的发展。不过这一时期的摄影技术仍需要摄影师外出拍照时携带沉重的器材,条件非常艰苦,所以拍摄之前摄影师大都会预先周密地做好构思、取景、用光的准备。拍摄京张铁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据摄影师谭景棠的儿子谭正曦回忆:(为了完成《京张路工撮影》,他的父亲备尝艰辛)“他一人背着照相机,用玻璃底版拍摄沿线所有资料,条件非常艰苦……在这批照片中,还拍有当时的车辆、车头、桥梁、车站(如青龙桥站、张家口站等全线景观)。”
功夫不负有心人,《京张路工撮影》中的照片,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当时纪实摄影的高峰,成为一本经典之作。相册中的照片构图严谨,曝光精确,成像清晰,品相完好,代表了当时摄影作品的最高水平。此外,同生照相馆还拍摄了《苏省铁路》《津浦铁路南段摄影集》《京师环城铁路工程撮影》等影集。这些作品在内容上侧重建筑工程的全景、通车典礼及开幕仪式的整体风貌或宏大的场景,除个别官员的肖像照外极少拍摄特写场景。从拍摄风格来看,主要还是讲究画面的清晰、规整、典雅,有些作品开始追求意境与美感,具有浓厚的中国式审美。相册在装帧上也深受中国传统书画册页形制的影响,一般左右开版,照片一般原底晒印,尺寸较大,每页只粘贴一张照片,在照片的下方或照片内标注照片的具体内容。
我国自古就有强调图文并重的传统,但由于历史文化发展走向的偏颇和绘制、印刷技艺的限制,“图”的传统日渐式微,直至近代,西方摄影术的传入才让这一传统得到重振。回首过去的百年,摄影完整地记录了中国近现代以来铁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早期的铁路老照片,让人对早期中国铁路的发展有更加真切直观的了解。挖掘照片背后的历史信息,不仅可以丰富中国近现代铁路史的内涵,也与当今信息时代人们的读图心理相契合,对铁路历史研究与传统文化传播样式的嬗递创新提供了史料价值。
(作者陈哲,系中国铁道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