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中国 > 文史长廊
古代耕织图蕴含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8日 第6版)) 时间:2024-05-17

  “农,天下之大本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耕织图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生动呈现了农事耕作与丝绵纺织的生产劳作图景,为绵延至今的中华农耕文明提供了全景式图像资料。它不仅阐释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脉络、文化理念,而且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坚忍性格、朴素观念、生活风貌。耕织图亦是中国民众农耕知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了解和认识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也为农耕文明的传承延续贡献了力量。

  丰富历史观察的角度。同文字一样,图像具备承载与记录历史信息的功能,图像可“入史”“证史”,且有自身发展演化及创制、传播的社会语境,承载与“再现”丰富的历史内容。耕织是农耕时期的主要劳作内容之一,古代耕织图作为图像的载体形象地再现了不同时期的劳作场景,具有记录和传播的文化功能,因此成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劳动生活常见的创作母题,且在诗歌、音乐、绘画等领域都有相应的作品出现。

  耕织图涵盖了与“耕”“织”相关的图绘样式,其起源可溯至战国大张墓画像铜壶、琉璃阁采桑纹铜壶、宴乐戈射采桑纹铜壶,之后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魏晋墓室壁画、隋唐敦煌壁画等均有相关图像。上述时期的耕织图仅对耕织片段场景进行描绘,尚未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视觉表达。随着时代变迁,统治阶层认识到耕织图具有宣传和教化的作用,希望有意识地对民众的耕织行为进行重构和解释,以贯彻以农为本的理念。因而,自南宋楼璹《耕织图》开始,耕织图开始注重将耕织完整的工作环节通过系统化的描绘形式加以呈现,历经宋至清,即南宋梁楷、元程棨、明宋宗鲁、清康熙等先后创制出几十套体系化耕织图,且大部分以楼璹《耕织图》为母本绘制而成,并愈发广泛流传,延伸出刻本、铜版、扇面、陶瓷、屏风等实物载体。耕织图到清代发展至一个高峰,尤以《雍正御制耕织图》最为著名。该图册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生动呈现了劳动者辛勤劳作场景和乡间田野景致。这一图册由宫廷画师精心绘制,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重农理念,以及有清一代对古代农耕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堪称中华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蕴含社会秩序统合的政治观念。耕织图式既来源于华夏的文明传统,又象征着文明在不同地区的差序性浸濡,体现着“以农固本”的策略,蕴含社会秩序统合的政治观念。

  中华民族作为传统以农立国的民族,农业为民众衣食之源,农业生产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而生产主体是广大农民,整个国家依仗农业生产才能生存运转,关涉王朝的稳定与社会的长治久安,也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重点。在何谓正统的标准背后,其隐性的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发达的农业生产作为立国之基。耕织图往往以农耕生活为主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对民众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统治阶层将耕织图作为“劝农”的特定典型,以强化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这类图像的观者认同这种典型,并遵循其中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耕织图之所以被不断创作,虽具备一定的推广先进耕织生产技术的功能,但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对上劝诫,时刻提醒统治者经世济民,推行善政;对下劝课农桑,教化民众勤于劳作、安于耕织,使之各安其业、稳定社会秩序。可以说,耕织图兼具文化认同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反映了民众参与其中的社会生产,体现了贯彻国家大一统观念、维护社会秩序的深层内涵。

  激活农耕文明蕴含的文化基因。中华农耕文明蕴含的文化属性中包含民众的文化素养,展现出民众务实创新的科学观、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农为邦本的重农观。耕织图不仅起到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承载着映射社会变迁、农业文化传播、大众视觉建构等更为复杂的文化内涵。自然知识、科技能力、社会习俗、人文传统均是农耕文明的文化条件,耕织图的不断更新体现了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耕织技能的演进。耕织图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具有深远的表达意义,前者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场景,后者记录了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变迁。

  南宋以后,耕织图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推广。随后,更是作为独特的文化产品传播至东亚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半岛。根据考古资料推断,梁楷绘制的《耕织图》于室町幕府时期东传日本,即风靡一时。明朝天顺年间,楼璹绘制的《耕织图》传到日本,焦秉贞绘制的《耕织图》于江户时代传到日本。与中国农耕文明不同的是,日本由于四面环海,渔耕文明更具特色。最初,日本民众观赏耕织图系列图像,并非为了借鉴农耕文明的先进技术,而是作为风景人物画来欣赏,因此耕织图对日本的绘画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据日本美术史学者研究,日本著名的《四季耕作图》就深受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影响。

  彰显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耕织图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是对农耕生产的记录,更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其中所蕴含的农时、农俗、农歌等元素,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习俗和信仰,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耕织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物化关系以及人与人的教化关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自身所处的自然界、自然环境以及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的客观认识和主观改造,蕴含着历史、文化、生态、经济、技术等多方面价值。耕织图包含每组图像的组合、意义的生产、历史的对话,以及图像与观者的互动,呈现的是耕织技术、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综合构成。耕织图不仅传达了勤劳、朴实、敬业等传统美德,也可用来教化民众,劝课农桑,推广农业技术。通过图画配合诗歌的形式,耕织图将艺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直观展示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这些绘画和诗歌记录了古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俗,为农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文献资料。

  在讨论农耕文明时,几乎所有问题都离不开中国悠久的农耕传统。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耕织图见证了中华文明在不间断的滋养和维护中改进和自新的历程。这种图像形式是古代民众在农耕社会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也正是这种多样性才使其成为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它的本质并非静态、保守的,而更多地展现出动态性、开放性和传承性,同时也是被彼时民众所需要、接受、理解的独特图像,吸引中外学者多视角、多维度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向全世界讲述着生动的中国故事。

  (作者谢玮,系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下一条:清代小说中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