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农业出现之前,古人类主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资源,即狩猎采集经济(Hunter-gather Economy)。考古资料显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世界各地的狩猎采集者不断拓展生存空间,获取食物资源的种类也出现了明显多元化的趋势,常被视为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因此,了解狩猎采集者食物资源的多元化特征及其生存策略的变化,对探讨狩猎采集社会的演变历程和农业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对遗址动植物遗存的分析,是揭示人群狩猎采集对象及探讨其生存策略的主要研究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了解世界范围狩猎采集者生存策略的变迁。研究发现,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欧洲中高纬度地区,鸟类、小型动物和水生资源在动物遗存中的比例大幅增加;葫芦科、豆科、木薯等块茎(根)类植物和大型动物、鱼类等,成为美洲大陆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近东地区的大型动物普遍减少而小型动物、水生资源及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利用明显增加。
考古资料显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狩猎采集群体一直活动于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地区。该区域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陆生动物遗存、水生动物遗存和块茎类植物遗存,说明先民食物资源获取的多元性。目前,华南地区是否存在块茎类植物的原始农业,学界仍存在一定争议,但比较明确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3000年)稻、粟等作物可能已进入本地区。
毋庸置疑,动、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已为了解华南地区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策略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不同,狩猎采集经济在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起一直持续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此漫长的时段内,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先民的生存策略是否存在历时性的变化,尚缺乏细致的研究。
人和动物骨骼的碳氮(C、N)稳定同位素分析,是当前国际生物考古学界揭示古代人群食物结构、了解其生存策略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已在揭示欧洲、美洲等地中石器时代狩猎采集经济的多样性、了解先民的生存方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对而言,近些年来,国内学者虽已在华南地区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时段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并未涉及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群生存策略及变迁的探索。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代表性遗址,即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大岩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人与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以此了解先民的生存策略及变迁,并对其产生的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稳定同位素分析原理
稳定同位素分析原理认为生物体(人、动物)身体组织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直接取决于其摄取食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根据植物不同的光合途径,可分为C3、C4和CAM类型。C3植物和C4植物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6.5‰和-12.5‰。在食物被生物体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其组织的过程中,将发生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一般认为,自食物至生物体的骨胶原,δ13C值约富集5‰,沿营养级上升时约富集1~1.5‰。对于氮稳定同位素而言,δ15N值沿营养级上升约富集3~5‰。在实践中常以3‰作为区分营养级的指标。此外因水生环境(淡水或海水)比陆地环境具有更长的食物链,同营养级的水生动物通常比陆地动物的δ15N值更高,而海生生物的δ15N值则最高。由此,根据生物体组织的碳氮同位素数据,即可估计其主要的食物类型和营养级别。需要指出的是,因不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同位素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若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动物同位素数据,并将其作为同位素背景值(Isotopic Baseline),便可依据自食物至生物组织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进一步揭示其主要的食物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