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家浜文化的稻作农业研究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前对古水稻和水稻田的研究,研究者多认为其稻作农业已经处于较为发达的阶段。本文通过近年对杨家、马家浜遗址出土大量植物遗存的分析,推测马家浜文化稻作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始于马家浜晚期,水稻在此阶段成为主要食物资源。并根据对水稻粒型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在马家浜晚期,粒型的增大出现一个飞跃,应与耕种技术的进步有关。粟的发现暗示着旱作农业的南传可能存在陆路的传播路线,是将来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缘起
马家浜文化遗存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就有发现,始见于吴兴邱城遗址下层[1],后又在嘉兴马家浜遗址、上海青浦崧泽、苏州越城等遗址中不断发现。目前,经过考古调查或发掘包含马家浜文化遗存的遗址已多达70余处,主要分布于苏南和江北的太湖周围地区。
对于马家浜文化生业模式的研究始于偶然发现,对罗家角、草鞋山遗址出土水稻的粒型和植硅体形态研究表明,马家浜时期发现的水稻已为栽培稻。在用植硅体进行水田判断的方法在国内普及后,马家浜文化遗址水稻田的确认和发现更加证实了其稻作农业为主要生业方式的猜想。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大植物遗存发现,有系统浮选数据的仅马家浜、杨家和姜里三处,经过筛选或采集发现的还有绰墩、澄湖、东山村、罗家角等遗址(图一)。本文所呈现的是杨家遗址和马家浜遗址2015年后新开展的考古发掘获得的浮选数据,结合已有植物考古学成果进行分析,为马家浜文化的生业模式的探讨提供更多信息。
二、遗址背景与样品来源
(一)杨家遗址
杨家遗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阖闾村杨家自然村(图一),分布于直湖港的两岸,已探明的遗址面积近50000平方米。2013至2015年,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明确了遗址的大致范围和基本性质,确认该遗址包含了马家浜文化时期、马桥文化时期、东周时期和唐代遗存,其中以马家浜文化为主。发现了灰坑、灰沟等遗迹和大量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石、骨器等遗物。根据测年结果(表一),应属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遗存。
……
(作者:郑晓蕖,上海大学文学院;邵栋、刘宝山,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芮国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