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论河西墓葬壁画中的“启门图”
作者:贾小军 来源:《形象史学》2023年春之卷 时间:2023-10-13

  从汉代开始,绘画或雕刻中常常出现“启门图”,这类图式包括两个基本元素:一是半启的门,二是启门人(有男有女)。由于“启门图”中的启门人多为女性,学界常称之为“妇人启门(图)”,因此也是这类图式的标准模式。“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非典型的启门图,没有开门人的形象”,“这似乎暗示着启门者在这类图式中并非必不可少”,因此,学者们根据这类图像的具体内容,往往会称之为“妇人启门(图)”“启门图”“半启门”等,并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图式多被认为是汉代开始,在宋元时期大行其道,而魏晋至隋唐之际几乎遁形,笔者在梳理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时,发现魏晋十六国河西墓葬壁画中有一些类似图像,尚未得到学界关注,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讨论。为便于讨论,本文使用“启门图”这一名称。

  一、河西墓葬壁画中的“启门图”

  河西墓葬壁画中典型的“启门图”(指图像中既有半启的门,又有启门人),以笔者目前所见,共有2例,分别出自嘉峪关新城1号墓和酒泉丁家闸5号墓。嘉峪关新城1号墓“启门图”绘制于新城1号墓前室东壁“各内”左侧门扉上(编号M1:01),该门扉虚掩,上绘左一女抱一婴,右一女站立其前,右扉画朱雀衔环铺首(图1)。从构图元素来看,该图既有虚掩的门扉,又有绘于门扉上的女性,可以认为该图具备了“启门图”的基本元素,又考虑到右侧门扉上的朱雀衔环铺首,可知该半启之门并非因绘制该画的门扉砖发生过位置变动使然,退一步讲,即使该半启之门扉为该门扉转发生过位置移动所致,仍不会影响该图“启门图”的性质。只是半启的门扉上所绘为两位女性及一女怀抱的婴儿,与常见的“门图”启颇有不同,可归入“双女启门图”。

  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启门图”(图2)绘制于该墓前室北壁下层中部偏西,“坞墙上有七雉堞,两角各里一鸟。坞壁内耸起碉楼,楼上有三雉堞。坞壁两门半开,门内立一披发小看门奴。坞壁前有两公鸡相斗。另一公鸡在扬翅高啼。坞壁下方绘桑树三株,树间里五采桑女。”该图的独特性在于启门人是披发门奴,所启之门为坞壁之门。

  其余十余幅“启门图”是没有启门人的图像,这些图像均与坞壁图或绘有围墙的果木园有关,仍然集中出现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和酒泉丁家闸五号墓。

  新城魏晋墓群有9幅,分别出自一号墓(3幅)、三号墓(1幅)、五号墓(4幅)和六号墓(1幅)。新城一号墓前室西壁设一阁门,“用条砖砌框,对缝竖嵌两块条砖作为双扇门,为半开式,门上画凤鸟、衔环铺首,”“门楣上绘一对黑色鸟”,与东壁阁门呈对称分布。新城一号墓出游图(图3,编号M1:033)“前为一仆、一侍女,后为一容车,正朝坞走去”。同样出自新城一号墓的“坞”图(图4,编号M1:036),“左为坞,坞外有马、牛、羊等,画上有朱书题榜‘坞’字。”这两图坞门形制相同,皆双扉,左侧门扉关闭,右侧门扉微微开启,因此可以视之为没有启门人的“启门图”。

  新城三号墓的“坞壁穹庐图”(图5,编号M3:025)位于前室北壁东侧,“左边二穹庐内各有一髡发者(河西鲜卑),一卧、一蹲踞着煮食。右为坞。”整个壁画绘制于数块砖面或砖之侧壁之上,显示出该坞规模不小。该坞平面长方形,设两门,一门设于左侧墙壁,另一门设于画面前方的墙壁右侧,两门皆微微开启,无启门人。

  新城五号墓的“坞壁守卫图”(图6,编号M5:08)位于前室南壁东侧,绘一男子手持棍棒立于坞外,该坞四周高墙围绕,前面设有大门,门上有楼,楼上有窗户以便了望。该坞门朝左,门扉半开。另一幅“坞壁守卫图”(图7,编号M5:019)位于该墓前室东壁,绘一男子手持木棍,立于坞门之前,右边蹲着一犬。坞门半开。这两幅“坞壁守卫图”又不同于单纯缺启门人的“启门图”,门扉半开,缺启门人,但门外有人守卫,在图像内涵上,似与前引酒泉丁家闸五号墓“启门图”(图2)相近。“果木园图”(图8,编号M5:016)亦位于该墓前室南壁东侧,绘一座四周有高墙围绕的果木园,前方开有一门,门扉半开。果木枝叶披露墙头。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唯一一处说明“门扉半开”的、缺少明显启门人的同类图像。出自该墓前室南壁西侧的另一幅“果木园图”(图9,编号M5:048),绘一守园人手持棍棒在看护果木园。果木园四周有高墙围绕,前方开有一门,树枝披露墙头,树梢有一飞鸟。坞门半开。这两幅“果木园图”的共同点是园门半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无人看护,后者有人看护。

  新城六号墓“坞壁图”(图10,编号M6:017)为于该墓前室东壁南侧,坞四面有高墙围绕,中间有一高耸的楼橹,以便瞭望、俯射。前方开一门。坞门半开,无启门人。

  丁家闸五号墓有5幅,分布于该墓前室北壁中层(1例,图11)、南壁中、下层2例,图12)、东壁中层(2例,图13)。前室北壁中层坞壁图位于画面右侧,坞门半开,周围有树丛环绕。坞壁左侧有一棵大树,树下一人,树上有一鸟。坞壁右侧为农夫扬场图。南壁中层偏东绘一坞壁,坞壁上有四雉堞,坞壁门为木制门框,门扇半开。四周有树丛围绕。坞壁左右分别是扬场图、犁地图,扬场者汉族打扮,犁地者高鼻深目,当是胡人。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唯一一处为《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所描述(即“门扇半开”)的“启门图”。南壁下层左侧亦绘一坞壁,坞门半开,周围亦有树丛围绕。坞壁外有一披发、赤足、着长衣的扬场人。东壁中层左(北侧)右(南侧)两侧、中间各有一幅坞壁图,但中间的坞壁已模糊难辨,故不在统计之列。左侧坞壁周围树丛围绕,坞门有木制门框,门扉半开,坞外右上侧为一耙地图,右下侧为一耕地图。右侧坞壁图虽受盗洞影响,但半开的门扉及木制门框尚可辨识,周围亦有树木围绕,唯难以判断有没有启门人,权作无启门人计。这5例无启门人的“启门图”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坞外树木围绕,近旁有农作场景,劳作者既有汉人,亦有胡人。

  以上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河西魏晋壁画墓中的“启门图”,共16幅,这16幅图中只有2幅与壁画中的坞壁无关,其余14幅均为与坞壁之门有关。与以往常见的既有半开的门扉、又有启门人的“启门图”相近的有2幅(图1、图2),其余13幅虽与典型的“启门图”有较大差别,但亦有各自特点,其中3幅(图6、图7、图9)虽无“启门人”,但图中坞门、园门皆半开,门外有人守卫;其余11幅均为无启门人的“启门图”。

  ……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原文链接

上一条: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分布研究
下一条:探寻旧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