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埠以来,上海的公共绿地极少,且难有拓展空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先是因中苏关系紧张,进行了“为战备”的绿化;后又因中美关系解冻,迎来了“为外事”的绿化。前者是指围绕机场、车站、码头、仓库等要地种植高大、荫浓的乔木;后者需要市容清洁、整齐、美观,便开辟街道绿地,修缮公园,举办花展,为行道树升级换代。但上海已被定型为“典型的工业城市”,工业占用绿地的情况仍屡屡发生。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上海向“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绿化业才真正迎来了大发展。
关键词:上海;城市绿化;园林;战备;尼克松访华
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境况
解放前,上海这座因百年工商业而勃兴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极少,仅有公园14个,小块绿地10处,占地993亩”。1956年,根据中共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中共上海市委要求“在市区大力发展绿化”,在农村“实现‘四旁’绿化”,以至连续开展了群众性植树运动,并增设公园和街道绿地。至1964年,上海的绿化情况有所好转,“公园有45个,占地4911亩,街道小块绿地162处,占地909亩,两项共计5820亩,比解放前增加近6倍”。
成绩及改观均很显著,但整体态势并不乐观。或许与上海的城市工商业布局结构相关,或许与上海城市地理及其影响下的人口与土地的比例相关,又或许历史包袱过于沉重,总之现实的情况,别说与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人均绿化面积进行比较,就是对比国内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上海竟然也相形见绌。以1964年(上海城市人口638万)为例,具体情况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