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宋刻本出现前,南北朝诸家正史多以写本形式流传,在传抄过程中存在大量文本散佚与增补现象。而唐宋类书多征引或转引早期正史文本,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原始面貌。因此,以版本校为基础的现行校勘通则,未必适用于经历过写本时代的先宋诸正史。在先宋正史校勘中,学者当以辑佚与校勘相互配合、印证,将类书征引诸家正史文本视为独立的版本系统,对其加以识别、辑录,并据此通校今本正史;进而在此基础上将佚文落实到今本正史中,或采用附录形式措置无法落实的佚文,尽可能为古代文史研究者提供珍贵而新鲜的资料。
关键词:南北朝;正史;写本;类书;佚文
一、写本时代正史文本的散佚
宋初刻本的出现使正史文本最终得以固化并完整有序地传承,但也是一个全面消灭异文,定于一尊的过程,从而中断了汉唐以来多种写本并存、诸多异文并存的文本演进脉络。对于今人来说,也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校勘线索。
版刻正史始于北宋的嘉祐校史,以此为界,古代正史有了两个面貌。先宋诸家正史在刊刻之前都经历了漫长的前刻本时代,即所谓写本传抄阶段。在长期手工传抄的过程中,除产生大量异文和错讹之外,文本的散佚也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诸家正史中,最先形成版刻的是《隋书》。《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载:
天圣二年五月十一日上。御药供奉蓝元用奉传圣旨,赍禁中《隋书》一部,付崇文院。至六月五日,敕差官校勘,时命臣绶、臣烨提点,右正言、直史馆张观等校勘。观寻为度支判官,续命黄鉴代之。仍内出版式雕造。
天圣二年(1024)刊刻《隋书》的同时,“命官校勘南、北史”,这次官府组织南北朝七史大规模的校勘工作,一直持续到宋仁宗嘉祐年间。《郡斋读书志》卷五“宋书”条:
嘉祐中,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书》舛缪亡缺,始命馆职雠校。曾巩等以秘阁所藏多误,不足凭以是正,请诏天下藏书之家,悉上异本。久之,始集。治平中,巩校定《南齐》、《梁》、《陈》三书上之,刘恕等上《后魏书》,王安国上《周书》。政和中,始皆毕,颁之学官,民间传者尚少。未几,遭靖康丙午之乱,中原沦陷,此书几亡。绍兴十四年,井宪孟为四川漕,始檄诸州学官,求当日所颁本。时四川五十余州,皆不被兵,书颇有存者,然往往亡缺不全,收合补缀,独少《后魏书》十许卷,最后得宇文季蒙家本,偶有所少者,于是七史遂全,因命眉山刊行焉。
《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一《词翰书籍三·藏书之府十八》:
嘉祐四年(1059),仁宗谓辅臣曰:“《宋》、《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书》,世罕有善本,未行之学官,可委编校官精加校勘。”八月,命编校书籍。孟恂、丁宝臣、郑穆、赵彦若、钱藻、孙觉、曾巩校《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七史。恂等言:“《梁》、《陈》等书缺,独馆阁所藏,恐不足以定著,愿诏京师及州县藏书之家,使悉上之。”仁宗皇帝为下其事,至七年冬,稍稍始集,然后校正讹谬,遂为完书,模本行之。
《玉海》卷四三“嘉祐校七史”条:
嘉祐六年八月庚申,诏三馆秘阁校理《宋》、《齐》、《梁》、《陈》、《后魏》、《周》、《北齐》七史,书有不全者访求之。
鲁明、胡珂在《北宋校刻南北朝七史事发微》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缜密的考证:重新勾勒所谓“嘉祐七史”校刻始末,指出嘉祐末年,南朝四史校毕进上;治平时期,校、刻并举;熙宁中,北朝三史相继校毕进上;自熙宁中七史全部校毕迄政和中,纯是刊刻阶段。
......
(作者陈爽,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