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中国史
从胡乔木手迹看历史转折中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作者:郭文杰 来源:《党史博采》2022年第6期 时间:2022-08-11

  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作为邓小平直接领导的参谋与写作机构,为推动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发挥过重要作用。让我们通过一份珍贵的档案史料,走近鲜为人知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按照邓小平最初的设想,“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主要任务是撰写反修文章,像过去钓鱼台写作班子那样”“政研室的任务,除了写文章、承担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具体工作外,还要代管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要办个刊物,由政研室指导”。在邓小平的奔走推动下,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报毛泽东圈阅同意,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于1975年6月15日正式成立。由胡乔木任主任,成员包括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等。

  胡乔木

  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成立后,马上投入到协助邓小平在各领域的整顿工作。英国学者迈克尔·迪伦形象地称其为邓小平意识形态上对抗“四人帮”的“作战总部”。具体来说,政研室负责“重新起草并修改现行重要的国务院文件”,“对江青及其支持者的阻挠进行了激烈的批评”。1975年9月19日下午,邓小平会见前来请示工作的胡乔木。在听说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准备写一篇关于全面宣传毛泽东三项指示的文章时,他指出:“文章很重要,要抓紧写出来。如果写得好,我可以约几个副总理研究一下,再送主席审阅。主席同意了,就交政治局议,政治局批准了,就可以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他还指出:“政研室再写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党的作风,一篇是关于‘双百’方针。以后每月写一篇,使政研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今冬明春要整党。军队要整顿,地方也要整顿,工业、农业、文教、文艺等都要整顿。” 10月,根据邓小平领导整顿期间多次讲话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起草了《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一文,从理论上对“以三项指示为纲”进行了阐述,并阐述了各项工作整顿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突出强调要加快发展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被“四人帮”诬为“三株毒草”,邓小平被错误批判并再次被打倒,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命运也变得风雨飘摇。

  1977年7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21日,邓小平在全会上讲话:“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撤销问题也因此迎来了转机,一份胡乔木手迹难得地记录下这段珍贵历史,所写内容为:“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正式口头通知,政治研究室摊子不要散,现在和今后还要继续工作。我室所订一九七八年港台报刊现急需付款,请通知财务部门拨款为荷。此致,国务院办公室。”落款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胡乔木,1977年8月5日”。手迹里提到的“国务院领导同志”正是刚刚恢复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同志,这一点在《邓小平年谱》中也可得到佐证:“1977年8月3日下午,邓小平同胡乔木、于光远、邓力群谈话,在谈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问题时说:班子不能散,这个班子要存在。以后用什么名义再说,反正理论队伍不是多而是少了。”档案与年谱相互印证,不仅为历史增加了生动脚注,也可以让我们更全面了解这一阶段政研室工作的转变,如果说之前政研室的主题是如何“整顿”混乱的国民经济,那么此时已经在理论层面开始思考破除“文革”十年“左”的影响,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与制度,为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提供智力支持。

  胡乔木手迹。

  此后一段时间,邓小平多次同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谈话,具体布置写作工作。如1977年11月28日上午,针对有人提议将国务院政研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并一事,邓小平提出国务院政研室还是单独保留下来好,负责人可以兼两个单位的职。他指出:名称就叫国务院研究室。还是你们这个班子。写文章,出资料。不适当的人淘汰掉一些,还可以吸收年轻一点的人,加以培养。现在能写作的多数人岁数都已经比较大了,要注意培养年轻人。政研室调来的年轻人也可以和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所挂钩,研究所的有些活动他们也可以参加,扩大知识面。研究室的同志还可以和国务院各部委联系,搞调查研究。在谈到写文章时,邓小平强调:要写一写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文章。“四人帮”是不讲生产力的,他们甚至连生产关系也不多讲,只强调上层建筑。他们讲上层建筑也是只强调“专政”的一面,只讲“专政”问题,但人民内部存在的极大量的问题不是专政,例如管理就不是专政。

  邓小平与胡乔木。

  同时,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也为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提供理论建构。1978年春,政研室起草了《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3月28日,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评价文章“写得好,说明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强调“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不能按政治或按资格进行分配;工资的评定必须按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来进行;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实行考核制度;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恢复奖金制度”。此后政研室根据调研写出多篇报告,起草了不少文件,对纠正理论界“左”的错误,恢复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起了积极作用。

  1978年6月,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改称国务院研究室。1979年1月18日至4月3日,党中央召开了理论务虚会,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理论务虚会后,考虑到一些机构“工作内容比较接近,负责人又互相兼职”,国务院领导提出研究室合并的问题。这时研究室负责人邓力群已经到中办研究室当主任,同时还是社科院副院长。八九月间,在邓力群的推动下,国务院研究室并入中办研究室,为这段历史画上了圆满句号。

原文链接

上一条:“庄周贷粟”新论
下一条:2020年中國大陸戰國出土文獻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