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凉时期高昌郡的水利管理仍沿用汉魏旧制,由平水负责日常水利之事,但在某些季节性用水时郡府还会向特定区域派出行水人员。缘禾十年行水文书详细记录了高昌郡行水人员的条任与改动情况,由此可得知当时的人事构成和具体分工,其所反映的是当地为灌溉两部葡萄而专门派出临时的水事管理机构,组成人员从各曹抽调而来,其任命及改动皆须太守许可,亦直接对太守负责。从记载来看,高昌郡的行水和督邮都是分部进行的,而行水资料的发现又可补充对督邮分部的认识。以往学界认为高昌郡可能有东、中、西三部督邮,但无法确认西部的所在,对各部的属县也并不明晰,行水文书证明当时确有西部分区,并且显示似乎还有南部之区,根据其自然地理分析,排除北部分区的可能性,推断高昌郡或许有东、中、西、南四部督邮。
关键词:吐鲁番文书;北凉;行水;高昌郡;督邮
《魏书》载高昌地理曰:“地多石碛。气候温暖,厥土良沃,谷麦一岁再熟,宜蚕,多五果,又饶漆。”该处对高昌水利情况描述只有“引水溉田”四字,未言及是如何运行的,我们对高昌郡时期(327~460年)的水利管理知之更少。所幸出土资料的发现为此提供了不少线索,上世纪70年代,阿斯塔那382号墓出土了一批北凉时期的文书,其中数件是有关高昌郡行水的资料,町田隆吉、柳洪亮对此分别作过研究。新世纪之后,考古部门经过发掘和征集,又在吐鲁番地区新获一件北凉时的行水文书,因残缺过多,学人不甚关注,但其中也有新线索出现。是文不揣浅陋,将在前贤的基础上,对高昌郡的行水问题及督邮分部情况更作探究。
一、高昌郡行水的相关文书
目前发现关于高昌郡的行水资料主要有四件文书,为便于讨论,先将释文移录如下。
[1]北凉高昌郡功曹白请溉两部葡萄派任行水官牒

[2]北凉缘禾十年(441)高昌郡功曹白请改动行水官牒

[3]北凉缘禾十年残辞

[4]北凉高昌某人启为摄行水事

《北凉高昌郡功曹白请溉两部葡萄派任行水官牒》(以下简称《派任行水官牒》)中部被剪开,缺失半行文字,末行“约勅奉行”四字残去大半,整理者据文书常例而补。该文书为单面书写,第5~7行有墨笔勾勒,应是正式公文,但后半缺失,不见纪年。柳洪亮、张广达、王素等先生都认为该文书与同墓出土文书年代相近,应在缘禾十年,王素先生还提出具体时间在三月一日前后。
《北凉缘禾十年高昌郡功曹白请改动行水官牒》(以下简称《改动行水官牒》)左上大半脱去。第6行“中”字及第8行署名“璋”笔迹较重,都有重写之可能。该文书的前半缺失较多,但从残留的信息中可大致推断出,文书主要记录了两部行水人员的改动事宜。这件文书所记时间与同墓出土的《北凉缘禾十年残辞》完全一致,末尾皆有“璋”的署名,因此推断二者所言内容亦有关系,以下将一并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