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中国史
敦煌壁画中的宫廷建筑元素举例​
作者:晋宏逵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11期 时间:2022-11-03

  敦煌地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在古敦煌郡、晋昌郡(瓜、沙二州)开凿的佛教石窟寺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是敦煌石窟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群。对敦煌壁画进行的研究多取材于莫高窟。

  梁思成先生是利用敦煌石窟的资料进行建筑学研究的开创者。1932年3月,他发表了《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把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与我国传统文献进行对照,在中国尚未发现唐代建筑遗存的情况下,推测唐代佛寺与宫殿的面貌。当年12月,他又利用伯希和《敦煌图录》中一座窟檐局部的照片,推断该木结构窟檐虽然建于北宋初年,但它们所反映的是唐代的形制。1951年,梁先生发表了《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此前“营造学社”的学术活动已经为中国建筑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梁先生也把对敦煌壁画的研究推广到全部建筑史。

  1989年萧默先生发表专著《敦煌建筑研究》,对敦煌石窟自身的建筑,即洞窟形制和窟檐作了专题研究,对壁画中的建筑形象与传统文献的比对更为从容,研究也更为系统。21世纪初由敦煌研究院主编的《敦煌石窟全集·建筑画卷》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和体系,并有所创见。本文所用敦煌壁画资料全部来自这两部书。

  梁先生在开拓这一研究领域时指出,“中国的宗教建筑,与非宗教建筑,本来就没有根本不同之点,不像欧洲教堂与住宅之迥然不同”。“因为这个原因,在建筑结构和功用上,佛寺与宫殿可以在一个总题下讨论”。揭示了根据敦煌壁画研究建筑史的学理依据。萧默先生发挥这一论断称,“同样使用木构柱梁体系架构的房屋单体,在形体上和体量上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无非是殿堂楼阁亭廊之类,上至宫殿下至住宅,同样都是用这几种有限的单体组合而成。其组合法则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采取院落形式把整群建筑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类型建筑之间就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以致于往往可以互相改换。因此,被我们视为佛寺的壁画形象也不无理由同时是大第宅、官署、道观、祠庙甚至宫殿的某种间接的反映”。

  一 明清故宫建筑布局的庭院模式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平面部署普遍应用“庭院”是它最基本的特征。明清宫城以内,用众多大大小小的“庭院”容纳安排复杂的功能。宫城内建有多座宫墙,在大范围的宫墙以内,又包含许多庭院。像东西六宫、乾东西五所,都被围在内廷宫墙里。根据围合方式与其中建筑的位置部署,可以将这些庭院分为三大类型:廊院、合院与园庭。这三类庭院内的建筑,全部依南北中线,左右均齐配置。

  ……

原文链接

上一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叙事:革命文物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