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综论
《知识生产与传播——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出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8-10


作者: 刘龙心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1-7
丛书: 采铜文丛
ISBN: 9787108071224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史学与传统史学究竟有何不同?如何转型?这是本书要回答的两个核心问题。

  民族国家的出现,是构成现代中国史学有别于传统史学最重要的差异,此一差异不只将民族国家视为现代史学形成的外在条件,抑且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不论在时间、空间和记载人群活动的事类等范畴,民族国家都成了最根本且不证自明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历史如何被重新书写?新的历史知识如何建立?历史学家如何操作不同的社会网络,传播新的历史观念给一般广大群众?因着民族主义、战争动员而逐渐趋于单一化的叙事方式,是不是摧折了历史原本复线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本书将从知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国家的观念如何制约着近代以来的历史书写,以及标榜着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和制度化的学术机制,又是如何为历史书写的公正品质提供保证,从而使人们相信学院生产的历史知识为真。

  作者简介

  刘龙心,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东亚研究中心(Modern 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Leiden Universit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知识史、学术思想史。著有《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2002年)、《王权释放与近代空间生产——20世纪初的调查旅行》、《地志书写与家国想象——民初〈大中华地理志〉的地方与国家认同》等专书、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简体版序

  自序

  绪论

  上篇 历史书写与国族认同

  第一章 国族起源与“中国上古史”的建构

  第二章 形塑“中国近代史”: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下篇 社群、网络与传播

  第三章 一代旗手傅斯年:一个学术网络的观察

  第四章 寻求客观对话的空间:书评与社群网络

  第五章 学术社群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第六章 通俗读物编刊社与战时历史书写

  结论

  征引书目

上一条:《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出版
下一条:国家史观视域下新印度史学的叙事建构:从雅利安文明到莫卧儿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