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综论
国家治理现代化给世界历史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作者:刘健 来源: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网 时间:2020-07-13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其主要精神、基本内容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3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重要文件中。在2019年9月24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中,还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学习国家治理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要“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为13个“坚持和完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上述“十三个坚持”从党的领导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系、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人民军队制度、“一国两制”、外交政策、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目标。

  这些目标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也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为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提供了行动的纲领。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其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符合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制度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重要论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含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创新理论为指导,以变化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探索中国国家制度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又反过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适应中国具体情况的制度体系,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体系,在多个方面形成了显著的制度优势。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在“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做出了众多成绩,在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举措中,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在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尤其是此次战胜疫情充分体现了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发言中再次提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要求全党“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而广之,这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行动指南。

  三、世界历史研究要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的战略部署,提出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今后需要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的主要任务。

  具体的要求是: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要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动摇或放弃我国制度的根本。这个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也给世界历史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学理探索、讲好中国故事和普及宣传几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制度体系建设的学理探索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总结70年来我国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国家制度体系历来是历史研究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国内外历史学界围绕国家制度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过十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学说观点。世界历史学者应该努力总结、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列出制度体系建设的框架、要素、经验、教训和做法的基本清单,为中国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学理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调整都经历过改革试点,这是中国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最重要的经验。我们的世界历史研究应当在这些试点中提出框架结构、基本要素、经验教训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可以以十三个“坚持和完善”为框架,通过研究世界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生态等理论,完善各种制度的基本体系;总结其他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歪路;总结中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创造、好做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国家制度体系的内涵,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制度体系建设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及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具体指出:“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扩大中国制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制度的认识和认同。”无须讳言,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话语体系中并不占据显著优势。世界史学者应当发挥学科优势,充当不同话语体系的桥梁和中介,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世界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工作明显不足,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中的众多问题因为缺少世界历史视角的解释产生理解上的错漏、交流中的矛盾,进而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话语权。中国的世界历史学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应当深刻理解和领会“十三个显著优势”,以世界历史的话语阐释和宣传中国制度的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仅仅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

  (三)积极参与中国制度的普及宣传,提高全民素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无疑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世界史学者在制度宣传教育工作中并非旁观者。提高全民素质,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制度的成功之处,需要世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参照。同时,加强世界历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广大人民群众打开眼界,不妄自菲薄,也不固步自封,以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民族的事业,共同建设、共同实践、共同进步,中国制度体系建设的前景必定会无限广阔。

  (作者:刘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纪委委员、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上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下一条:整体史观:中国世界史学术体系的核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