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综论
全面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视角
作者:刘卓红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 时间:2024-01-17

  大历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需要,在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建党百年历史经验、正确研判时代方位并掌握历史主动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的原创性发展。2016年,习近平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时性场域的层面,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2019年,习近平在强调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时,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2021年,在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过程中,实现了用大历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历史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运用大历史观全面总结中华文明史、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坚持运用历史规律和历史主动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历史,将对一系列关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通过强化总结历史、把握历史、发展历史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示对人类社会历史自觉认识的科学态度,标志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形成。

  大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全过程考察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通过全方位把握社会要素、时空方位、时代大势、历史规律来掌握历史主动的新社会历史观。大历史观的鲜明特征是将过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比较,用当下发生的现实逻辑与未来比较,从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脉络和发展走向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判断。概言之,大历史观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放在一个总体坐标上考察,总结历史、考察当下、展望未来的整体思考构成了大历史观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全景式特点。大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与其所处的物质条件有关。人类实践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的现实性、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历史唯物主义得以确立的三个理论基本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科学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的基础上,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实践活动基础和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理论基点上,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以理论创新的姿态阐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就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新时代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大历史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不仅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而且创造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使大历史观把握和引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得以充分彰显。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大历史观不仅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而且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再现,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发展。大历史观的确立,昭示着我们党掌握历史主动、书写伟大历史华章的能力跃升到了新高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社会历史观正式形成。从科学内涵、基本特点和重要价值三个维度认识大历史观,不仅对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作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是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必然要求。

  一、大历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全景展示

  大历史观是建构于社会历史本体之上的科学历史观,是大历史原象的系统化、理论化呈现。基于对人民创造历史的整体过程、人民实践场域的多层次整体、社会历史发展的完整过程的科学认知,大历史观成为集人民史观、实践史观、发展史观于一体,全景展示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社会历史过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

  (一)大历史观是明晰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深刻认知,是大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源来看,社会历史在人的实践中生成,因此只有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作用,才能科学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历史长河来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构成人类社会存续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归根结蒂”的决定性因素。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资料的生产者。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的人,在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生产着自己的精神产品。虽然随着社会分工的进行,各种意识形式有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但其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现实生产过程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最后,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主体力量。当旧生产关系成为新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人民群众作为代表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历史主体,是破除旧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主力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直接力量。概言之,人民群众既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又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他们以创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变革的主体而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扎根于人民、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解放人民的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民的头脑,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为人民谋利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开启了建设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性、价值性。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

  大历史观从历史起点描绘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创造社会历史的总体图式,是基于社会历史本体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过程的科学理论形态和方法论。基于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认知作出的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的重要论断,强调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等重要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重要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理论。在此意义上,大历史观是在明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前提下,强调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的人民史观。

  (二)大历史观是立足人类社会场域的实践史观

  强调实践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从实践的发生、运用机制考察人类社会历史,从人类社会场域全面理解实践,是大历史观的核心要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实践史。只有从实践出发,人们才能科学认识历史;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历史,因此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必须建立在对实践科学把握的基础上。从现实来看,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中进行,同时创造着一定的社会场域,因而只有做到正确认识社会场域才能科学把握实践。

  社会场域是表征人类实践活动共同体范围和背景的概念,它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又反过来成为实践活动的场所,两者有着一体性关系,对社会场域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对实践活动加以把握的过程。对社会场域的理解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社会场域是表征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概念,在实践中,实践主体不能脱离实践客体而存在,实践客体也只有在成为实践主体所指向的对象时,才具有实践客体的特征。二者的结合构成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结构,这一结构就是由实践主客体形成的整体性社会场域,是实践主体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和实践客体的受动性被改造的场所。另一方面,社会场域是表征实践主体间社会关系结构的范畴。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是类存在物,实践并不是个人的、孤立的行为,而是以社会关系联结的群体性、协作式活动。社会关系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其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因而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将社会关系定义为实践主体为了开展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不同实践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存在直接与间接、强与弱、显性与隐性的差别,具有多维、立体的结构性特点。社会关系结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动态发展,构成了主体间社会场域的全部。

  总而言之,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发生在多重的社会场域之中,不仅有基于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对象化整体性场域,还有基于实践主体之间动态发展的社会关系结构而产生的交错重叠的整体性场域。正是实践活动和社会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只有从多层次的角度考察实践活动,只有认识社会场域具有的实践活动意蕴,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的内涵,拓展和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知。大历史观对实践与社会场域辩证关系的认知,以及对多层次社会场域的分析,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理论的创新,具备了准确把握、考察、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能力。显而易见,大历史观是强调在社会场域中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史观。

  (三)大历史观是强调历史一体化的发展史观

  大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全景式的表述。它在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在内的集合体的基础上,从历史一体化的整体性思维认知、把握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图景,对影响社会演进的时空等众多因素作出整体性的回答,从而构成了大历史观理论和方法的鲜明特点,呈现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的原创性发展。

  从人类社会发展大历史的过程来看,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延展历程具有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的一体化特征。首先,从存在的层面看,过去是人们完成了的实践活动,是过往的实践结构及其要素构成的系统,已经丧失了作为实践活动的在场性特征,以实践结果的在场性成为现在的实践结构及其要素的原初形态。现在,作为在场的实践活动,则是在过去实践结构及其要素的基础上展开的新实践活动。与过去的实践活动相反,未来是未在场的实践活动,只有当现在的实践活动完结并作为实践结果成为自身原初形态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在场性。总而言之,过去、现在、未来具有基于实践过程的一体化特征。其次,从认识的层面看,与侧重于从实践结果的继承维度剖析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体化不同,认识层面的剖析侧重于从实践活动本身出发,历史虽然已经丧失了作为实践活动的在场性,但是作为已经完成了的实践活动,它是集实践目标、实践过程、实践结果于一身的完整实践过程,人们能够通过对这一完整实践过程的整体考察,总结实践经验、探析实践规律。显然,大历史观认为,完整的实践过程寓于历史过程之中,实践经验及实践规律总是以历史经验、历史规律的形态呈现,通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探析历史规律来指导当下实践活动,以及建构未来这一作为长远实践目标的“尚未存在”蓝图,是科学的大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要求。显而易见,无论是实践目标的确定还是实践活动的展开,都是以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前提的。正是由于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作为有益的认识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因此使人类社会历史才展现出基于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运用的一体化特征。质言之,人类社会历史既在存在层面展现出基于历史结果继承的一体化,亦在认识层面呈现着基于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运用的一体化。大历史观正是基于人类社历史发展的一体化特征,强调将过去、现在、未来做一体化考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是科学理解、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社会历史观。

  承认人类社会历史是过去、现在、未来历时性发展的统一体,强调“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是大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以大历史视角将过去、现在、未来做整体考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大历史观对社会历史整体和历史阶段做出科学分析和深刻阐释,创新性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论,大历史观是坚持历史一体化的发展史观。

  二、大历史观是彰显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品格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大历史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理论成果,继承并发扬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品格,形成了集人民至上性的历史品格、问题导向性的实践品格、时空交汇性的辩证品格于一身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一)人民至上性

  大历史观从历史全过程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全方位揭示,使其具备了人民至上性的鲜明历史品格。

  从大历史来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人实现解放的前提条件。没有生产力的发展,那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人的解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高低必然是评价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标准。但是,当人们考察某一具体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时,就会发现虽然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具有根本的一致性,但在以往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也存在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不一致,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资本增殖”取代“人的需要”的社会发展逻辑,使生产力的提高与人的发展相对立,并给人的发展带来诸多灾难。基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大历史观强调必须始终明确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的和要求,“正确运用生产力标准,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由此得出,“人民至上性”是大历史观的内在本质,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大历史观评析历史功过、考察现实实践、审视未来蓝图的最终标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过程中,大历史观使“人民至上性”的鲜明历史品格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二)问题导向性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着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而来。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鲜明的问题导向性是其产生之源、立足之基。从辩证唯物主义来看,“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问题是矛盾的外在表现,问题的出现源自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社会存在”可根据历史阶段的不同,划分为“历史存在”“当下存在”“尚未存在”,与之对应,亦可将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划分为“历史问题”“现在问题”“未来问题”。历史问题是历史中仍然引起当下关注、争论的关于“历史存在”合理性的矛盾,矛盾的对立面是历史中的“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这一矛盾集中聚焦于历史中某一人物、事件所引起的实然历史阶段是否具有合理性。换言之,历史问题是历史中的“实然存在”是否符合或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规律的问题,现实问题是基于历史发展规律、当下社会发展状况对“实然在场”与“应然在场”之间矛盾的研判,指向于如何通过实践实现“实然在场”向“应然在场”的转化;未来问题是关于“尚未存在”作为历史长远目标的合理性问题,牵涉的是“尚未存在”与“历史应然”的矛盾,矛盾的本质是“尚未存在”是不是基于历史规律、时代大势设定的科学发展目标。质言之,在人类社会大历史领域,问题总是关于“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之间是否具有或多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对“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的探析越深刻,越有利于实现“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的统一。大历史观就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历史长河为背景科学研判“应然存在”,并致力于通过“实然存在”与“应然存在”的统一来推动社会历史进程。正是通过科学运用大历史观,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社会向着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方向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实践的呼唤,只有从社会历史本身透析问题的本质,才能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不断地推向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为实践活动目的,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发展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大历史观,为中国共产党认识自身乃至认识整个人类社会,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找到了科学有效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三)时空交汇性

  大历史观是建构于人类社会历史本体之上的社会历史观,人类社会历史本体的共时与历时统一的整体性,决定了大历史观具有时空交汇性的特质。

  大历史观的时空交汇性,是基于对社会共时场域和社会历时发展二维统一的深刻认知,在方法论运用层面展现出的重要特征。从共时场域维度来看,人类社会是由多层次社会场域所构成,这些社会场域的动态变化,使人类社会成为“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其中,任何社会要素之间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关系之中,每一社会要素的发展变化都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变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任何一个社会要素的发展变化都具有基于整体性关系的客观性特征。只有从社会场域出发,才能科学考察要素变化的缘由、进程、结果,任何脱离社会场域对社会要素做孤立的考察,都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从历时发展维度来看,人类社会历史总是展现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代代相承、接续发展的客观性特征,“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以及实践经验展开新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鲜明呈现出社会历时一体化的发展图景。所以,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体化角度出发,科学研判当下实践活动的起点,才能为客观把握实践活动确立基本的历史前提。概言之,实践活动既存在基于社会共时场域的客观性,又存在基于社会历时发展一体化过程的客观性,这就使人们科学考察实践活动总是要在社会共时场域和社会历时发展的统一中进行。

  大历史观基于对社会共时场域和历时发展的全面把握,强调在具体考察某一实践活动时,必须从时空纵横坐标相统一的立场上展开判断,是具有鲜明时空交汇性特质的科学认识论。

  三、大历史观是展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自觉的中国形态

  大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理论新方法,它既以大历史原象的理论化呈现而成为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又作为科学的理论在考察、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方法论价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一)开创了科学探析历史规律的新方法

  从大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有自身的社会历史规律,只有科学认知、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是建构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作了阐释。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存在的物质基础角度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度剖析,发现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维度揭示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19世纪末,恩格斯从历史主体的角度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恩格斯的这一思想表明:人类社会历史在人民的群体实践中生成,每个人只是作为群体实践主体中的部分展开实践活动,这就使作为群体实践产物的历史发展不是以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所有单个人意志的合力——群体意志的实践活动所造就,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发展变化过程。虽然历史规律是客观的,但人类在历史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正是通过实践,“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从人类社会发展大历史来看,“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因此,每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都既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只有运用大历史观,从共时性存在的角度考察社会历史阶段量性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历时性发展的角度探析社会历史阶段质性飞跃的内在机理,明确了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趋势,才能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说。

  “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大历史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总结历史经验、探析历史规律的科学方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大历史的视角出发,在深刻把握社会要素本质联系中洞悉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机制,在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贯通考察中抓住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得出对历史规律的普遍性认识的科学真理。运用大历史观,“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提供了科学研判时代方位的新历史坐标

  大历史观作为贯通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体历史观,以提出社会历史全景的科学判断,为中国共产党研判时代方位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坐标。

  时代方位的确定基于某个时代的特征,是对具体时代在人类社会历史总进程中所处位置作出的判定。因此,对于时代方位的把握首先需要从共时性存在层面对时代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以时代特征为基础,将其置放于历时性的人类社会历史总过程中进行考察。大历史观正是从社会历史的共时性存在层面把握时代特征,进而再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历时性发展总过程中,对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判断的科学方法论。

  大历史观的科学性在新时代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确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科学运用大历史观的基础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共时性存在层面对时代特征进行深入的阐析,得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科学结论;从人类社会历史历时性总过程出发,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研判,同时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科学论断。从时代特征和社会历史总过程的统一中把握新时代,使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被清晰地展示出来。正是基于对时代方位的科学判定,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时代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

  辨识时与势,方能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只有深刻把握、科学运用大历史观审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才能在现代化的时代大潮和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研判时代方位,才能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锻造了掌握历史主动的新理论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作用的结果。但在某一具体的历史阶段,承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否定人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人们能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与运用,实现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大历史观掌握历史主动,以科学把握历史规律、抓住历史机遇、研判历史大势为前提,发挥主动精神,在解决社会历史问题和化解风险挑战中创造历史伟业。社会历史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只有在科学运用大历史观全面解决好历史问题、现在问题和未来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掌握历史主动。具体来说:首先,只有科学运用大历史观,面向过去,驱散历史迷雾,才能在解决历史问题中掌握历史主动。从大历史来看,社会历史呈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大历史观强调“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只有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能科学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其次,只有科学运用大历史观,面向现在,才能在回答好如何科学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在问题中掌握历史主动。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时性结构看,科学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只有在以历史映照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开拓进取中才能实现。此外,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时性场域决定了在科学总结自身社会历史经验之外,还需要着眼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因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必须及时总结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成果,即科学地运用大历史观,从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场域全方位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才能达到科学发展历史的目的。最后,只有科学运用大历史观面向未来,坚定历史自信,才能在回答如何科学构建历史长远实践目标的未来问题中掌握历史主动,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从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全景来看,必须在充分把握“未来”,这一既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观愿景,又是历史规律规定的客观必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长远目标,才能在人的解放与社会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中引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概言之,只有科学运用大历史观,全过程、全方位、全视角地回答好如何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发展历史、引领历史的社会历史问题,才能全面掌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

  总而言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认知和实践总结,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从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完整脉络中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系统机制、整体过程;通过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全方位展示,对实践与社会场域的辩证关系做了全面的剖析;通过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一体化的阐释,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实践基础论、社会发展论的重大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理论与方法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的三大认知原则,在探析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判时代方位、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等方面作出了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大历史观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认识本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从大历史视角审视本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运用历史主动精神探寻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作者刘卓红,系广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原文链接

下一条:历史研究和历史传播不能突破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