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与演进机制”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
作者:马托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3-08-01

  2023年7月11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联合主办,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及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承办,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协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与演进机制”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国内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与博物馆的60余位学者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主持,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乌恩奇,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智库建设处处长刘元如分别致辞。

  卜宪群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现实概念,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要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关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论断为根本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实践和内在理路,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阐释工作。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历史、中国实践总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经验、演进机制,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春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张朔人,分别就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党领导民族工作的根本经验与内在机理、社会经济史视角下中国北部边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南部边疆中华民族共同体空间场域构建研究做了既有理论性又有前瞻性的报告。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赵克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王珏、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元史研究室主任乌云高娃、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于宏建从族群意识演变、多民族国家治理、区域文化特色等角度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路径与演进机制。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探索”“北部边疆物质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委员、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形象史学》主编刘中玉,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崔思朋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刘中玉从统一性、连续性、融合性、整体性的角度简要阐释了北疆文化建设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应将北疆文化参与构建中华民族整体史观的内在机制作为今后开展研究攻关的重点。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基本做到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讨论既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与演进机制的宏大理论关照,又有对历史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个案研究、民族文化、边疆治理的现实关切;交流讨论不仅体现了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重大社会问题的学术趋向,也展现出学者从多视角、多维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机制及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关系的理论自觉。

上一条:第九届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史理论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
下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进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