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
“范式转移视域下的全球中国与区域国别学”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作者:郭瑞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3-12-0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10日—12日,由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主办的“范式转移视域下的全球中国与区域国别学”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国内区域国别领域的3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参会。范式和理论是与国家社会和时代的深刻变化密切关联的,范式转移既是大变局的结果,也是大变局的引领,从传统的以人文学科为基础的汉学研究,到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中国研究,再到以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中国研究和区域国别学,这是一个范式转移的结构性变革的重要阶段。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文明互鉴、共同发展,不仅是世界历史与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客观规律,更是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大变局的时代的迫切要求。

专家合照

  会议开幕式上,华侨大学吴剑平校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教授先后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院院长钱乘旦强调,实用、实践、实证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关键词: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实用型学科,其研究目标是为中国、为世界、为全人类服务;区域国别学应采取实践的学习方法,注重对象国和地区的田野调查;区域国别学应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提出了培养区域国别学科一流和超一流领军人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表示,领军人才应该是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开拓者、示范者和引领者。中国区域国别学领军人才需要认识和履行所负的历史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和不断进步,需要梯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围绕议题一“全球中国与区域国别学”,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创院与现任院长刘鸿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小强均强调,区域国别学的经世致用属性。刘鸿武表示,区域国别学就是用系统性的知识、思想、人才和理念来推动中国与世界有效合作交流的一门学问。傅小强表示,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与世情时序紧密结合,合乎国家时序对这一学科的需要,应当成为区域国别学科最大的中国特色。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和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双聘教授、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景奎与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强调,区域国别学的理论研究属性。姜景奎提出,区域国别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其定义是基于地理的领域之学。他用“三视一荷塘”的形象比喻,指出区域国别学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中国视域、对方视角,学者应更多关注特定区域的历史、地理和族群等。陈恒强调,杂志出版对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他呼吁积极吸收域外学术杂志的办刊经验,借鉴域外学术如何处理地方性、民族性与共享性、世界性的关系,促进学术开放,构建知识自贸区,在扬弃中包容,在创新中提炼文化共享产品。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提出,当前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处于初创期,因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路径应该是开放性的。根据学科建设路径的阶梯,最容易起步的是单一学科做增量,更高阶的做法是多个学科做加法,最理想的模式是跨学科培养。各高校应从自身学科特色出发,培养出多元化的区域国别人才。

  围绕议题二“范式转移与区域国别学”,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提出,世界史学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发挥好世界史的学科支撑作用,需要进行选题立意调整、史料调整、研究方法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许利平提出,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要求包括构建知识体系,为老百姓、企业和外交官提供对象国的信息;构建话语体系,破解中国有理说不出的难题;强化政策体系供给,为区域国别研究者提供长期跟踪对象国的政策支持。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结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经验,提出“三位一体”的人才建设路径。“一体”是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三位”是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云松提出,区域国别研究的范式转移既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转变,也是对全球化复杂性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鼓励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去西方中心主义、关注本土经验和文化传统以及强调发展与正义。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区域国别学平台主任陈杰提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关口要前移至本科阶段,不应限于研究生教育。区域国别研究所涉及学科不应仅限于目录中的经济学、法学、文学和历史学。区域国别学位授予应采取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方式。

  华侨大学讲席教授吴小安、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梁永佳等充分参与讨论。讨论环节,吴小安强调范式转移和中心范式、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区域国别学与全球中国相互关联的,不应单一孤立而论。西方中心的区域国别研究范式是霸权的,但是这一霸权又是具有层次和维度的;去西方中心是去某一个维度而非所有维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超越国家的智慧创新,以及系统性与理论性的建构,只有单一实践而没有理论关怀和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梁永佳表示,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技术可以为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系统性的支持,人类学基于自身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意识的长处可以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本体论的支撑。

  围绕议题三“范式转移与全球中国”,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提出,中国从来不缺话语体系,但在接入世界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存在障碍。中国的自主话语体系要接入世界话语体系,但并非要接入欧美话语体系,而是要接入对象国和对象地区的话语体系。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城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通过国内外横向对比以及历史纵向梳理,提出目前中国的中亚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或可为新中亚研究的范式转换提供更多可能性。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张云提出,冷战是切入东南亚研究的一个关键点,在逐渐“去大国”的全球国际体系中、在全球转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学人应当思考如何告别冷战,构建新型的东南亚知识体系。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勇提出,区域国别学的范式转移是指从西方眼中的世界和西方眼中的中国转向全球眼中的中国和中国眼中的全球。范式转移视角下的华侨华人研究将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的思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刘志强提出,中国的边疆研究范式存在“厚古薄今”的问题,亟需进行范式转移。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疆域研究成果较多,近现代疆域研究不得不借用东南亚语言,区域国别学学者应主动掌握东南亚语言而非借助翻译。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宇晨表示,多元化的媒介体系,多语种多模态的文本以及文本间的互动,对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研究视野下的媒体研究范式提出新的要求。分别作主题发言。

  围绕议题四“区域与区域研究圆桌讨论:概念、谱系与范式”,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王逸舟教授提出,区域国别学人应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对接与融入既有优势也有盲区,新一代全球中国不仅需要引领全球发展的意识,同时也需要跟国际平等交流的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负责人、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提出,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方法论创新,应融合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杨梳理了美国区域研究的创生动力与核心理念以及学科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韩东育教授呼吁区域国别学相关学科相互借鉴,互为己用,增加学术积淀,提升学科间的学理性联络。云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毕世鸿提出区域国别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丰富了区域国别的理论内涵、研究契机和观察现实的新视角。苏莹莹教授通过介绍本单位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精于语言、专于国别、通往区域”。

  围绕议题五《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区域国别研究专栏”圆桌讨论,吴小安,中山大学副校长、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谢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欧阳琳浩,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梁永佳,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少楠分别作主题报告。

  据悉,这是华侨大学吴小安教授组稿的第二组“区域国别研究专栏”,第一组题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四篇论文,发表于《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二期,在学界反响热烈。此次专栏五篇论文筹备历时一年,注重研究的跨学科性与原创性。

  华侨大学校长吴剑平出席闭幕仪式,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寄语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必将有所作为、必将大有作为。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上一条: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下一条:第九届西北五省一校考古工作联席会在银川召开 集中展示西北地区考古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