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牛维 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时间:2024-01-12

  2024年1月9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协办的“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蒙古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古国科技大学、成吉思汗博物馆的6名蒙古学者,以及来自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的12名中国学者,以及我院赴蒙古国考古项目成员参加会议。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309.png

会议现场

  会议于1月9日上午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议中心开幕。河南省文物局外事科技处处长王瑞琴首先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对国内外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王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也是中国的考古大省,近年来在文物考古的国际合作方面也采取积极行动。河南的文物已经远赴海外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河南的考古队先后到蒙古、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展联合考古,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本次会议,为中蒙两国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待双方学者深入交流并进一步探索合作机遇,也欢迎省外和国外的学者借此机会到河南的博物院和考古遗址参观考察,共同探索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问题。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623.png

王瑞琴处长致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院长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首先感谢国内外学者在过去几年中对河南省赴蒙古国考古项目的关注与支持,尤其感谢合作方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师生在当地对我方学者的关照和帮助。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流有着悠久历史,自匈奴时期开始,这些互动交流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这些年河南省在蒙古国联合开展的匈奴考古项目,取得了重要收获,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我们开展联合考古研究,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也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将继续为国内外匈奴考古合作研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928.png

刘海旺院长致辞

  学术报告

  第一节主持人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947.png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潘玲教授
蒙古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D. Mandakh

  本次会议一共有12个学术报告,围绕中国和蒙古国近年来的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成果展开。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1041.png

  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讲师E. Mijiddorj报告的题目为《依赫散萨尔山匈奴墓葬发掘与研究》。依赫散萨尔山位于戈壁苏木贝尔省朝伊尔市东部18公里,附近分布有青铜时代石板墓和赫列克苏尔(石冢)、匈奴墓葬以及蒙元时期墓葬等不同时代考古遗存。2023年该省苏木贝尔苏木政府、省文化艺术局与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考古队联合对附近哈日楚路特遗址上被洪水冲毁的4座匈奴墓葬和哈日温都尔山北麓2座被盗的石板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的墓葬虽然破坏严重,但是仍有重要收获,尤其是镶嵌绿松石和红珊瑚的长方形石质带板,以往主要发现于图瓦共和国境内,这是首次在蒙古国境内匈奴墓中发现,为研究匈奴平民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1351.png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信泽民助理馆员报告题目为《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考古发掘收获》。吉呼郎图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2020-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试掘,至今共发掘墓葬60座,出土随葬品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器、骨器以及牛马羊殉牲。吉呼郎图墓群墓葬以圆形石圈封堆墓葬为主,墓坑南北向,棺头朝北,并用柿蒂形铁花装饰,以牛、马、羊及铁镞等为随葬品,这些葬俗与漠北地区的匈奴墓葬特征一致。墓葬所反映的汉文化因素也较浓郁,例如棺椁制度、骨筷明显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出土的铜镜、漆器皆来源于汉地。测年数据显示,吉呼郎图匈奴墓群的年代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正值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附汉南迁并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时期。吉呼郎图匈奴墓群作为我国阴山以北、戈壁以南草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填补了内蒙古草原地区匈奴遗存分布的空白,学术意义较为重大。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1789.png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单月英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石特尔墓地和吉呼郎图墓地的匈奴墓葬》。蒙古国中央省车勒苏木的石特尔墓地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吉呼郎图墓地同属年代较晚的匈奴考古遗存,具有匈奴考古学文化的典型特征,但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别。本报告通过对这两处匈奴墓地已发掘墓葬的对比,分析二者文化面貌和内涵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揭示造成差异性的原因,进而对匈奴分裂原因、帝国崩溃后匈奴墓葬的延续,以及我国北方地区不少东汉晚期考古遗存中匈奴文化因素和鲜卑文化因素共存的情况进行探究。

  第二节主持人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2034.png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刘斌副研究员
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讲师E. Mijiddorj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2091.png

  蒙古国科技大学讲师D. Khatanbaatar报告的题目为《雅曼乌苏匈奴贵族墓葬研究》。2021年秋季,蒙古国科技大学考古队在扎布汗省阿勒达尔罕苏木境内首次调查发现雅曼乌苏墓地之后,先后于2022和2023年对此处的墓葬遗存进行了发掘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两次共计发掘了两座匈奴贵族墓葬(58号和61号)和一座匈奴平民墓葬(59号)。初步研究表明,雅曼乌苏墓地是蒙古国境内重要的匈奴贵族墓葬遗存,对于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出土文物正在实验室进行修复、保护和科学检测工作。出土人骨和动物骨骼的食谱研究及遗传学研究正在国外高水平实验室进行中。出土遗物与之前在高勒毛都1号、高勒毛都2号、诺音乌拉、都尔利格纳尔斯等墓地大型墓葬中的出土遗物十分相似。发掘出土的金属马车构件正在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另外对木质车舆的分析表明其所使用材料很可能是来自蒙古本土生长的松树。此外,出土的塔形木器、铜熏炉等均为蒙古国境内首次发现,目前正在进行对比研究。雅曼乌苏61号墓葬人骨牙齿测年结果为公元前46年至公元79年,该墓葬可能在公元前后之交的时间建造。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2568.png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萨仁毕力格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关于蒙古国和日门塔拉城址的年代》。和日门塔拉城址位于蒙古国后杭爱省乌贵诺尔苏木西北约20公里处。2014—2019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蒙古国国际游牧文明研究所组成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日门塔拉遗址是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形制最具特色的匈奴时期城址,在匈奴历史、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日门塔拉城址所处的额尔浑河—塔米尔河流域及其小河支流谷地分布着大量匈奴时期的墓葬、城址、祭祀遗址和手工业遗存,表明该地区是匈奴帝国某一阶段的政治中心所在。因此,判定和日门塔拉城址建造年代,对于了解匈奴政治中心的迁移和修筑城郭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促进匈奴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报告对和日门塔拉城址出土遗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放射性碳测年数据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初步推测该遗址的年代可能在公元前105年至公元前44年之间。

  第三节主持人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2981.png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萨仁毕力格研究员
蒙古国科技大学D. Khatanbaatar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3040.png

  蒙古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S. Enkhbold报告的题目为《贝勒黑阿姆匈奴贵族墓葬发掘研究与保护》。蒙古国境内已经发现10处匈奴贵族墓地,其中贝勒黑阿姆墓地位于乌兰巴托市境内。蒙古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文化艺术局在匈牙利驻蒙古国大使馆的支持下,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了1座小型规模的甲字形匈奴墓,地面石块覆盖范围约18米×18米,清理完毕散落石块之后露出墓道和墓室结构。该墓葬出土遗物包括马车构件、棺饰铜片、铁器、漆木器等种类。该墓地可能属于匈奴时期中部统治阶层的贵族遗存之一部分,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由于该墓地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并且在森林保护区内,目前已经在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计划将规模最大的1号墓进行发掘,并开放参观。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3373.png

  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讲师B. Galbadrakh报告的题目为《高勒毛都2号墓地出土青铜器研究》。自2001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该墓地共计发掘5座带墓道的贵族墓葬、51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不同类型文物。其中青铜器包括铜鍑、铁鍑、铜带流壶、铜背壶、铜洗、三足铜盘等,其中有多类器物为首次发现,大部分器物还在修复之中。这是首次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进行专门梳理,这些器物类型及其功能,为研究匈奴社会、文化和生活提供了重要信息。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3590.png

  西北大学潘玲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匈奴与汉文化动物纹的对比分析》。西汉早中期,匈奴的动物纹中巴泽雷克文化的猛兽噬咬食草动物、后蹄翻转、格里芬、大角神兽等造型因素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写实的成对的家畜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新的飞奔状、站立状神兽成为匈奴纹饰的主体,神兽多有翅膀或直立的独角,多数身躯和头部像羊或者马,有的像龙,与同时期汉朝流行的神兽题材动物纹相似。这一时期原来动物纹的主要载体——腰带具大多数变成铁质,动物纹无法保留下来,考古发现的动物纹绝大多数见于高级贵族墓葬随葬的金银或铜质的车马装饰物上,而这些高级车马具为汉朝赏赐给匈奴的“高级定制”品,这些车马器上的动物纹有可能反映的不是当时匈奴境内流行动物纹的情况。但是从艾尔米雷格墓地、蒙古南部发现的铜鎏金腰带具上的动物纹可以看出,来自汉朝的动物纹不仅局限于高级贵族,而是被匈奴吸收改造并广泛流传。匈奴的动物纹与同时期汉朝的动物纹有相似的发展历程,两者之间有交流。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4012.png

  内蒙古博物院程鹏飞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匈奴历史考古三题——西汉晚期汉匈和亲在考古上的反映》,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海代为宣读。西汉宣帝时期,呼韩邪附汉,进而与汉和亲。自此之后,汉匈关系保持了将近六十年的和平稳定。这段历史对汉、匈双方的历史都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反映在汉代考古、匈奴考古上,也出土了这段历史的直接物证。或可说,西汉晚期的这段汉匈关系的历史背景,是解读和阐释很多汉匈考古问题时特别需要着意的地方。

  一、单于尊号:自呼韩邪单于之后,匈奴单于尊号出现了“若鞮”二字,匈奴语“孝”的意思。文献记载:“匈奴谓孝曰‘若鞮’,自呼韩邪后,与汉亲密,见汉谥帝为‘孝’,慕之,故皆为‘若鞮’。”二、城市建设:蒙古国后杭爱省哈尔嘎尼匈奴城址出现的汉文字瓦当“天子单于与天毋极千万岁”“主寿臣忠”等,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具体时间应在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在他的几个儿子主政匈奴的某一时期,但是下限应该在王莽建立新朝之前。这与包头地区五原郡召湾汉墓出土的“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四夷尽服”瓦当在年代上相一致,内涵上相呼应。三、陵墓营建:也应该是在呼韩邪身后,汉朝才将“甲字形”这种墓葬制度作为一种赏赐,连同一批赙赠,输入到漠北地区。尤苏拉和潘玲教授认为这种墓葬制度虽然只见于西汉晚期,但是采用的制度却是战国楚墓的制度。在这一点上,仍有需要探索之处。但是看中国国内的考古材料,西汉早期的诸侯墓葬,其实也是这种墓制。匈奴甲字形墓葬从呼韩邪去世的公元前31年算起,直到东汉早期(以高勒毛都2号墓地M10年代为参照,年代大约相当于东汉明、章二帝时期),前后延续大约100年左右。

  第四节主持人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4701.png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单月英副教授
蒙古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分校B. Galbadrakh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4758.png

  蒙古国成吉思汗博物馆研究员J. Erdene报告的题目为《匈奴神话动物麒麟研究》。他系统介绍了蒙古国境内匈奴贵族墓葬出土的带有独角神兽(麒麟)形象马饰的出土情况,并根据保存完整的一套马饰推测了它们的装饰功能及可能的安装位置。随后,他对这些形象的原型及寓意进行了深入分析。匈奴文物中的神话动物麒麟,形象上分雌雄,其中雄性的形象可能来源于羚羊,雌性的形象来源于鹿。现在学界一般不使用独角兽(unicorn)来称呼这种形象,因为独或者单在蒙古语中有孤立、孤独的含义,因此大部分倾向于称呼其为麒麟。根据器物上的艺术形象与月亮表面影像的对比,他认为银质马饰上装饰麒麟,可能象征月亮,另一类金质的麒麟纹马饰可能是象征太阳。麒麟虽然以自然界现实动物为原型,但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又进行创作,变成了独角,可能暗含团结的意思。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5116.png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蓝万里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匈奴墓地多学科考古研究》。2017-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对位于后杭爱省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了联合考古研究。本次联合考古工作除了发掘之外,还对整个墓地进行了航拍测绘,对发掘资料开展了测年、植物遗存分析、颜料分析、织物成分分析、金属材料分析、碳氮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分析等科技考古工作。多学科考古研究结果不仅为判断墓地布局、墓葬年代提供了可靠数据,同时也为全面交流匈奴生业模式、人口迁移以及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互动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5396.png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匈奴政治中心的新探索:高勒毛都2号墓地人骨锶同位素分析》。本研究对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Gol mod 2)的匈奴贵族及随葬者骨骼和牙齿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葬于M1、M189的两个不同级别贵族生前相当长时期内都生活在哈努伊河流域;贵族的随葬者中,大部分是出生于其它地方,在生前最后若干年迁入本地。葬于M10的贵族生前并非长时间在该流域活动,但是死后葬入本地。这说明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地位最高的贵族(肯定是某代单于)以及他的臣属、随从等,在生前若干年时间主要活动区域就在哈努伊河流域。他们可能因为战争等原因曾经有过长途迁徙,但是主要活动中心应该就在本地。考古证据表明,该墓地曾经遭受严重破坏,但是M10的低等级贵族死后继续葬入此地,进一步说明了该墓地在匈奴社会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结合上述线索,我们认为北匈奴的政治中心也应当在哈努伊河流域,并且与高勒毛都2号墓地相距不会太远。

  会议总结

  室内讨论环节结束之后,E.Mijiddorj代表蒙古国学者对会议组织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参会的中蒙两国学者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报告的内容中既有匈奴贵族和平民墓葬的考古新发现,也有器物与纹饰研究,同时也包括最新的多学科研究成果,可谓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与河南学者合作共事多年,取得了重要成果,双方也建立了深厚友谊。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把双方的合作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期待着合作项目能够继续进行并再次取得成功。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6042.png

E.Mijiddorj代表蒙方学者发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院长最后做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各位学者的精彩报告,这些报告的内容不仅使得大家掌握了匈奴考古的最近发现与研究成果,同时中蒙两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可以互为借鉴参考,对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匈奴时期中原与草原地区的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更早时期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参考。大家的报告同时也为下一步研究提出了更多新问题,希望以后大家更加密切合作,祝愿大家都取得更优秀的成果。

“中原与草原:匈奴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副本6278.png

刘海旺院长做总结发言

上一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五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下一条:共探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与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