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表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艰辛曲折的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道”和“寻路”史。十月革命架起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中国人终于找到作为“根本大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探索中确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在理论创新中创立并不断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在理论斗争中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在理论武装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大众化。通过马克思主义和近代中国之间的互动及其间的复杂历程,我们看到,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接受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双重选择之下,才有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和中国丰富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历史成果。
邓昌亮表示,此次学术讨论会的举办,是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有力举措。相信通过专家研讨,定会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产出更多优秀成果。
与会学者从历史理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不同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等方面展开叙事与建构,揭示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的“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进程,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左玉河表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是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应用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认识、理解、阐释、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越对侯外庐与侯外庐史学中的几个现象做了探讨,进一步阐明侯外庐史学特征,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不仅在政治立场和学术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共性,而且也有其十分鲜明的个性。山东大学教授陈峰以《读书杂志》的编辑运作为切入口,探究编辑如何组织策划,逐步推动社会史论战的扩大升级,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异军突起。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谭徐锋以史家王庆成为个案,总结王庆成先生的史学特点为关注史学前沿、注重理论与史料的紧密结合。北京大学青年学者裴植利用互文性研究方法分析《群义衡论》的文本特点及其对马克思相关内容的译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传播与实践。浙江大学教授张凯考察了唯物史观对近代传统学者学术经历与学术立场转变的影响。他认为,蒙文通由经入史,后又服膺马列学说的学术历程,既能为近代以来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提供鲜活例证,又能从内在学理层面为“两个结合”的实践开拓可行性路径。山东理工大学青年学者司书岩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专题文章,二人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上提出中国传统社会表现为“中国式亚细亚社会”和“半资本主义半亚细亚社会”形式。北京大学青年学者路宽将1899—1927年间外国来华人士分为西方传教士、西方著名学者和共产国际代表三类,他们都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中国的传播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岭峻通过分析早期中国工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改造工人阶级群体的局限性,利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来提升工人阶级在斗争中的革命自觉性,以增强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的政治动员力,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善于在斗争中依靠群众、引领群众的鲜明品格。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本森考察分析了山东省20世纪60—70年代的小三线建设概况及经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192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列宁传》是中共创建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对列宁事迹和列宁主义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嘉兴大学副教授李云波考证了张亮译《列宁传》是中国最早的列宁传记单行本,考证出译者署名张亮即为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人施存统。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庄秋菊认为,中央苏区高度重视群众监督,敦促干部践行群众路线。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郭万保主持闭幕式。《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与会学者深入研讨了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工人阶级、党风廉政建设、民族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等内容,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和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会议研讨还具有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特色,来自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两个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这一重要主题,有助于历史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互鉴。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近30余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