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建所七十周年。2024年5月17日,由《形象史学》编辑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主办的古代史研究所建所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形象史学专题“三星堆与古蜀青铜文明”学术沙龙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河南大学考古文博系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共计30余人与会。
刘中玉首先代表《形象史学》编辑部对与会者对本次活动的积极支持表示感谢。他谈到三星堆近年来不仅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社会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作为研究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从学术的角度,对以青铜器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展开研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配合这次活动,《形象史学》计划近期内开设相关专栏,通过邀约和征稿的形式,专门围绕三星堆青铜器的基本特征、文化渊源、宗教形态、社会体系等问题刊登系列文章,并欢迎与会者积极支持。
《形象史学》编辑部安子毓主持上午的主旨报告。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世佳发表了题为《新都墓所出“邵之飤鼎”再论》的报告。报告在总结三说(蜀器说、楚国昭氏说、楚地名昭人器说)的基础上,稽考昭氏诸器铭辞文例,从楚国昭氏器器主称谓中铭辞书写格式的角度补证了“邵之飤鼎”为楚国昭氏器。他认为,新都墓所出“邵之飤鼎”,表明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楚国昭氏支裔已到达蜀地中心新都,报告借由“邵之飤鼎”讨论了古楚与蜀的文化交流情况。
《中国史研究》编辑部苏辉发表了题为《纹饰•视角•组合:竹瓦街铜罍龙纹及造型的浮想》的报告。报告运用比较考古学的方法,凸显了文物史料(相对于文献史料而言)的独特价值,发掘纹饰的“画”外之音。他认为可以参考目前科技考古和冶金史的成果,借助矿石、冶炼与金相分析的技术手段,以多学科结合的方式为解决相关疑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家原发表了题为《再论四川彭州竹瓦街出土的有铭铜觯》的报告。报告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辅证了考古学界的质疑,修正了旧说并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竹瓦街出土的两件青铜觯不是蜀人参与武王伐纣所获之“分器”,而是在西周早期由关中青铜器铸造中心生产,后因某种原因最终被带入成都平原的殷遗民器。它们是这一时期中原地区与成都平原交流互动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典型例证。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文博发表了题为《边裔与中原的互动:也论三星堆青铜尊的来源问题》的报告。报告从古文字学的视角出发,以三星堆出土青铜方尊、圆尊为研究对象,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就青铜尊的来源问题作一探讨,提出类型发展演变上的几点具体认识,为研究古蜀地区与中原地区物质文化互动与交流提供重要参照。
《形象史学》编辑部宋学立主持下午的主旨报告。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胡嘉麟发表了题为《三星堆文化与周文化青铜器的关系和影响》的报告。报告认为周文化青铜器中的方座簋、方腹尊等样式可能受到古蜀文化的影响。周文化青铜器纹饰中的山形纹和蜗体兽纹的原型也最早见于三星堆文化。这些特征充分彰显了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
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杨博发表了题为《三星堆、古蜀与华夏文明的文化格局》的报告。报告依据丰富的考古器物资料指出三星堆出土器物表达了两大主题:其一是王权,如金杖就是王权的象征物;其二是以太阳崇拜为主的宗教信仰,金鸟形饰、青铜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等器物对此均有体现。三星堆有独特的文化与社会样貌,当时的社会是王权和神权并存的。青铜人头像头饰冠带和发式的多样,以及小型人像在祭祀活动中的不同形态,表明古蜀人族群应该有不同等级和功能的区分,也会有不同地域和人群的差别。
河南大学考古文博系韩鼎发表了题为《三星堆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研究》的报告。报告梳理了三星堆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的合体过程,认为三星堆采纳中原纹饰特征而有所变化,三星堆文化在龙山时代已经与中原有所接触。在三星堆语境中,人和器融合在一起,把器型融入到神坛的打造之中。整体反映了三星堆文化多元一体、文化认同及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三个特质。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毅强发表了题为《从三星堆青铜头像、面具、眼睛形器说“蜀”字构形》的报告。报告将丰富的三星堆青铜头像、面具、眼睛形器中的头像、人像、面像、面具、眼目形符号或纹饰结合起来,并结合《华阳国志》“纵目”说,辨析了“蜀”字构形中的构形元素与图像来源。将“蜀”视作形声字,从虫,视声,并探讨了“蜀”“视”二者的音韵关系,结合音理、书证指出脂屋二部虽有距离却也有通假实例。
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张翀发表了题为《祭祀与治民——三星堆器用的跨材质问题》的报告。报告立足艺术史的新动向、个人研究的基础以及当代艺术创作实例,认为既往单一材质的研究破坏、割裂了作品的原境,提出对三星堆进行跨材质研究的必要性。
《形象史学》编辑部王艺作学术总结。
本次沙龙九位报告人围绕三星堆与古蜀青铜文明主题,做了精心准备,内容涉及青铜器器型、纹饰、古文字、三星堆与中原、周边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还有学者从跨学科、跨材质的角度尝试对三星堆与古蜀文明开展综合性、整体性审视。视角新颖,内容充实,讨论热烈。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学术沙龙对于今后三星堆青铜器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创新,以及中国早期文明探源、文明发展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