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
“‘第二个结合’视野下的历史政治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者:陈雅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4-06-13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6月1日,“‘第二个结合’视野下的历史政治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十多家单位的知名学者共同围绕如何立足“第二个结合”推进历史政治学研究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姚中秋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军亚分别致辞。

  杨光斌表示,历史政治学和田野政治学有很多共识,田野政治学通过当下发现过去的历史,历史政治学则是通过过去的历史发现当下。“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政治学发展的重大契机。历史政治学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工具,可以回答民主集中制与大一统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天下观的关系等重大现实与理论议题。

  陈军亚表示,这次会议是田野政治学和历史政治学第二次合办研讨会,田野政治学和历史政治学是近年来政治学当中产生的两种新的范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不约而同地走向历史深处,以历史为根基,彰显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体性。期待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激发学术交流碰撞的火花。

  发挥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一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王续添主持。作为本场会议的引言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徐勇从政治学视角分析了治理与共同体的关系。作为急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不确定世界里寻求持续性的稳定,必须强调分化基础上的整合、团结、协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秩序,而这需要通过有效治理将个体化、单体化的“你、我、他”联结为共同体的“我们”,实现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共同体作为“顶层概念”,能够将历史和田野提升到发现微观机理普遍价值的高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黄振华以“家和”为例,提出“家和”是传统中国家户发展的理想形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根基性、弥散性、延续性的特征;“家治”作为传统“家和”理想的治理实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任路分析了中国邻里文化的发展历史,提出邻里共同体经历的“去邻里化”“再邻里化”“陌邻化”演进过程,并讨论了现代化冲击下如何建构新型邻里共同体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李华胤从乡里共同体构建的内部视角出发,分析了乡里共同体在社会结构上的分化性、社会生活上的共同性这两大特质以及乡贤之“贤”文化重塑乡村社会的关键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陈明提出,我们应从治理的视角重识“水利共同体”,其构建不仅是中国农村水利治理的重要议题,而且通过官民合作共治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积极治理观,为现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把历史带入政治学发展体系

  第二场会议由任路主持。作为本场会议的引言人,杨光斌表示,西方社会史中的政治是一种因变量,是对经济社会力量的一种反映、回应,因而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而在中国政治史中的政治则是一种自变量,相较西方而言主导性更强,形成了大一统的传统。中西方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即便发生质的变革,政治都很难被根本性地改变,因而具有巨大弹性。

  王续添认为,“第二个结合”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为政治学研究如何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考察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对五四传统的再发现,王续添提出,新型现代国家建构需承继和超越五四传统。

  姚中秋以政治哲学的视角,揭示了西方主流思想传统的唯心主义、非厚生主义总体性倾向,而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契相通于“厚生主义国家”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吕杰认为,在结合历史视野及路径拓展和深化政治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历史政治学也从方法学层面对既有主流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人员需认真对待深嵌历史视野中的时间性问题,在建模和数据分析中动态地纳入对时间维度边界条件和过程性因果的分析,在这方面美国政治发展相关文献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任锋提出,李大钊最早在结合场域进行反复探索,更深层体现二者结合的复杂性,可视为历史政治学的另一重现代源头。其在论中心势力与政治向心力和离心力、“理之力”与“法之力”的变革辩证法以及一体化与中心统合主义的现代转型等方面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现代缘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晨以传统中国官员选举的困境与突破为例,提出基于互不干涉原则、价值多元复合设计原则下的制度史与思想史“两史互助”才能产出基于中国经验的规范研究,才可能有真正的“中国知识”和“中国式现代化”。

  将“第二个结合”融于政治学研究

  第三场会议由任锋主持。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孔新峰提出,民族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民族兴衰、人心聚散、国家兴亡。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利于把握历史规律、锚定历史方位,以史为鉴掌握“复兴密码”。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白文刚深入挖掘了孔子“正名”思想所体现的政治与传播关系及其对现代主流政治传播理念的批判,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建设,是中国得以“正名”的根本。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吴倩借鉴了社会史的史料实证方法和宗族研究,融会中国哲学里儒家对“孝亲”问题的思考,回应了政治学的非正式制度研究,反思了西方学者对于“非正式制度”的论断。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功夫论四个层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对于发展共产党人心学的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周光俊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追溯至《新民主主义论》,将其视为一种现代化理论和探索建立中华民族新社会新国家之重要资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祎楠探讨了学者如何反观并分析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照亮被“实证思维”长期遮蔽的方法世界,以新的方法论重新认识中西问题。

  新锐专场由孔新峰主持。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马猛猛通过对邱濬《大学衍义补》的考察,提出,生生型民本为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制度建设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资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李欢梳理了民本政治传统对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影响,展示了民本政治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契合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雷升伟基于对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考察提出了学习型权威的概念。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张弘扬论述了中国古代共同体五重基本特征,提出中国古代共同体是以文化而非血缘识别成员身份的动态文明实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林泽玮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群众路线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制度化,从而实现兼具回应性与主体性的民主。

  姚中秋主持闭幕式并对会议做总结。他表示,本次大会深入研讨了有关“第二个结合”的许多政治学重要议题,对于历史政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姚中秋对与会嘉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大家继续予以支持后续举办的关于“第二个结合”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合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承办。

上一条:高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调研时强调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 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
下一条:第三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在长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