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动态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历史研究院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成效及经验
作者:中国历史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28日 第Y03版) 时间:2024-07-16

  中国历史研究院(以下简称“历史院”)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带领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科研,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今年年初,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表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和先进单位,历史院荣获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称号。
  做法成效
  以“三项共识”践行“两个维护”,做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政治标兵。坚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任务”来落实,将“三项共识”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践行忠诚担当、勇担时代使命。
  五年多来,历史院累计高质量完成重大交办任务51项。成立专项工作处,建立特殊交办任务全流程无缝隙督办机制;实施国家社科基金历史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充分发挥史学咨政建言作用。中国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从‘九层妖塔’到阿柴王陵——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成功举办,以大量出土文物和文献精品展现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图景,迅速成为北京最热门的博物馆之一……一项项扎实举措,彰显着历史院落实“第一议题”、走好第一方阵的政治站位、力度和决心,增强了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加强系统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标兵。充分发挥学术优势,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理论任务、学术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工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先后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全国史学界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等系列会议,鲜明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旗帜和灵魂,明确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战略目标。组织专家学者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300多篇。《历史研究》《历史评论》等院属期刊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等专栏,引领理论界学术界聚焦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制作“探访从未中断的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青年说”“考古队长说”等原创视频及图文,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全国史学精锐力量,通过期刊、网站、自媒体等多种平台,发出马克思主义史学正声,旗帜鲜明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一系列新做法、新成果、新成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为学习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聚焦科研中心工作,做中华文明传承和创新研究的实践标兵。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中国历史研究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做学问,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的职能,积极打造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史学研究重镇、引领中国史学发展学术旗阵和新时代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高端平台,全面推动史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组建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咨询委员会,建立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建设历史院科研创新试验区,实施“学者工作室”和“兰台青年学者计划”,共建历史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黄河文化研究院等,搭建全国史学研究交流合作高端平台,引领全国史学研究形成“一盘棋”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新编)中国通史》(《中华民族史》)纂修工程、《清史》审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多卷本)》编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对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工作,进一步探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传播力。筹办“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举办“兰台讲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史学成就展”“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润物无声讲好中国故事,春风化雨传播中国声音。参与制作《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考古公开课》等叫好又叫座的大型历史文化类节目,推出《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世界简史》等彰显专业性、权威性的历史普及读物,让史学走出象牙塔、走进人民群众……随着一大批史学新成果、考古新发现的不断问世,新时代中国史学建设逐渐步入“快车道”。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忠诚敬业廉洁的作风标兵。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历史院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全过程,建立历史院党委常委会、院务会、机关办公会制度。党委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为流动党员建档立卡,把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之中。深入考古工地一线调查研究,积极推动京外境外机构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紧跟党中央要求、紧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部署,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紧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作出的“三项承诺”,不断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弘扬历史院“讲忠诚、敢担当、肯吃苦、能打仗”的优良作风。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培养一批史观正、素质高、有影响的史学研究领军人才。实行青年学者导师制,组织青年干部到考古工地轮岗实习,为青年成才铺路搭桥……种种改革举措强化了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高昂。
  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旗帜和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只有始终坚持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确保新时代中国史学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史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发挥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应有作用。
  二是必须把推动党建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作为重要目标。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同步开展、互为促进,通过创建模范机关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激发强大动力、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强保证,切实找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结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工作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促进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历史院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下大力气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成立历史院党委,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院、6个研究所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国家社科基金历史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切实发挥统筹全国史学研究职能。这些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成效之明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在历史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在全国历史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是必须把作风纪律建设作为基本保证。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领会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重大意义,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新成效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稿)

上一条:高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调研时强调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 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
下一条: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党纪学习教育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