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探寻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密码
作者:桑东华 来源:《光明日报》(2022年08月23日 06版) 时间:2022-08-2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坚持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终没有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品格始终没有变,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始终没有变,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 

  1.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高举理想的火炬,从未忘记为什么出发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民族危难之时,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写明“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反映出它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是以最终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

  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实现始终坚持的理想和主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顽强拼搏,舍生忘死、公而忘私,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时间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应对和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百年来,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经各种磨难,不惜牺牲一切,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向着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2.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永葆赤子之心,从未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945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写入党章,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个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党,深刻懂得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

  翻开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邓中夏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就到长辛店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决议案,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土地革命时期,党把“做群众工作”作为当时的三项任务之一,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人民军队在实践中总结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无不体现出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借宿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敌后站稳脚跟,打开了局面,其中的关键是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人民以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作风和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邓小平同志后来回顾这段历史时说,那个时候,党和群众心连心,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比较高,社会风尚好,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作。所以,尽管遇到困难,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渡过。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正是秉持人民至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正是坚持生命至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中国共产党在无数个挑战不可能中,诠释了革命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揭示出砥柱中流的历史真谛。可以说,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是一部矢志不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

  3.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始终坚持探索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到灵魂不散、旗帜不倒,不仅有力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取得胜利。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坚持不懈寻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道路,但并没有真正找到。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在各种思潮中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这个政党的理论基石。毛泽东同志曾生动地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938年10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革命来说,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党的理论探索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革命战争年代,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深深扎下了根。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党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4.中国共产党是革命者的队伍,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在“赶考”路上一往无前 

  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治理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生命力旺盛,保持党的战斗力不衰。

  作为一个因革命而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既有“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的气魄,更有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清醒。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设立了工农检查部,督促各级机关积极开展工作、肃清腐化贪污等行为。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一心为公、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关心群众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作风”,成为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以富有预见性的眼光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坚持管党治党,清廉的党风政风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们党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要求全体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心,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扫黑除恶。我们党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斗争精神,赢得了引领人民的信心和底气。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从而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保持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可以说,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危险,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历史,是一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

  (作者:桑东华,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上一条:从理论维度认识把握“两个确立”
下一条: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