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作者:李华霖 叶国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4-07-18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极高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其宽广的视域和独创性贡献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和丰富的实践意义。

  一、加强党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全面领导

  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九个坚持”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第一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领导者,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则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根本立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早在百年之前中国共产党创始之初,就已经开启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光辉历程。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就指出了苏维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在苏区开办各类文化学校,培育革命精神的具体措施;而早在1930年成立的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更是为传播党的思想路线和革命文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伟大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时刻,党克服各种困难,领导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并在延安出版党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中国文化》,其创刊号就发表了毛泽东同志脍炙人口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对国民党反动派军事斗争的同时仍然对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不仅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更是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同时开展了长时间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诞生了一大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从中央宣传部自1991年开始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到党的十五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党的十六大以后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无不显示出在顶层设计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价值与实践意义,并以“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来诠释文化建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面临着伟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以文化人、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

  以提升公民个体文化素养为出发点。“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以文化人最早可追溯至《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面向国家(中国)的每个中国人,也是面向世界(天下)的全人类。通过对个体人的成文教化,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共识的治世之道,乃“以文化人”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因此,以文化人、服务人民是提升公民个体文化素养的出发点。一方面,以文化人、服务人民是作为个体公民陶冶身心,不断提升自我在社会发展中资源汲取能力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所有公民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公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点。

  以增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为支撑点。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史诗。各民族自身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保护与传承,一方面是因为党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种种措施以真正践行“多样化保护”;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这些文艺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与精神符合各民族的“共性价值”。如汉族传统服饰汉服现如今已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重要代表,更是各民族对“美”的共识;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早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场域;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诗玛》更是神州大地上民间文学的瑰宝,其反映的“光明战胜黑暗”“善美战胜丑恶”的民族性格正是全体中华儿女伟大的民族精神。

  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落脚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亦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之集大成。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作品能否秉承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心中,是其能否在瞬息万变的数字社会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准。具体而言,作为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必须要以各族人民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蓬勃发展下去,一方面需要摒弃糟粕,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前提;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时代性表达,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 。例如,进入数字时代,“人人皆网民”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叙事与表达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自媒体”“短视频”既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个体、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利契机。要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有着“为政以德”“民贵君轻”“以民为本”“修己安人”等源远流长的“人民性”根基,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服务人民为文艺产品的最终落脚点,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

  三、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渊源,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当代使命。

  首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社会基础。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离不开“社会”这个重要场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指向,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根植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深厚底蕴,是神州大地上各民族文明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从“大一统”到“多元一体”,从“自在”到“自觉”,体现的是中华文明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历史逻辑。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文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影响力从内陆辐射到海外,而如何将立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生成、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演绎的中华文明之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与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结合,则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发力点与风向标。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真正落实到个体内心深处的重要纽带。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风雨中完成了从“自在”向“自觉”的蜕变与凝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华民族从自觉走向自强,再从自强走向自信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以何种精神状态与物质支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判断。

  其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代范式。“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优秀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历史与未来的角度,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的辩证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论述。“范式”是一种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代范式则涵盖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实践向度,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联系这三者的主线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空前繁荣,不断向着文化强国迈进,同时也应当看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与创新的过程里,我国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长期以来的“西方文化中心论”仍在国际上处于优势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在国际舞台大肆渲染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与普适性,并逐渐渗入到国际话语体系的各个层面,进而不断巩固资本主义文化霸权。受此影响,“月亮总是外国圆”的思想观念在部分人心中仍有生存空间,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另一方面,从内部因素上看,中华文化在保护、传承、利用、开发的过程中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从发展历程上看,受强大文化惯性的影响,文化内容和结构呈现出内卷化趋势,在自我保护机制生成的同时限定了文化发展的演进路径,制约了中华文化的革新;从传播方式上看,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固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然而在“娱乐为主”“流量为王”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中华文化在传递到个体认知的进程中也存在着“戏说历史”“虚无主义”“快餐文化”等碎片化的片面解构,倘若不对数字媒介加以正确的规制,社会大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形成“信息孤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危害甚大。

  因此,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既是对西方文化的全方位超越,又是中华文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独树一帜又兼收并蓄的重要标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华文化“到何处去”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完善和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范式。

  最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力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追求,又是打通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道路的“排头兵”。其一,自信传承本民族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里所说的“本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优秀文化之集大成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其去粗取精,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守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文化特性自我肯定,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阶段从中遴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成要素,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坚实的精神依托。其二,开放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胸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建设,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要突出中华文化突出的包容性,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因此,开放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多元交流,既是秉承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客观要求。其三,创新现代文明推动文明体系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目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必经之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与“现代文明”两个要素的有机统合,这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造就了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华文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系统性转型,实现创新性发展。

  总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在与世界文明的交互之中守正创新,创建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并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新文明,进而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上一条: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下一条: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术语革命”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