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中国 > 文史长廊
金沙先民的动物情结——从金沙遗址考古出土的动物骨骼说起
作者:郑漫丽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期 时间:2024-03-27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平原东南边缘,地处成都市西部,多年来,通过对该遗址的大面积勘探与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址、陶窑和墓地等,基本确认该遗址的面积超过5平方千米,曾经是先秦时期古蜀国的都邑所在,也是成都城市史的开端,并与成都平原的宝墩、芒城等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起了古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

  金沙遗址延续的时间很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生活于此,但直至商代晚期这里才走向繁盛,并且一直持续到西周时期,大约600年之久。到了春秋时期,这里则日渐衰落。至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已被金沙人遗弃,部分区域甚至沦为墓地。在金沙遗址的繁盛期,这里已初具早期城市的规模与特征,有高等级的大型建筑群,有为宗教仪式活动开辟的专用场所,有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巨大广场,也有如繁星点点般围绕这些重要区域并延伸开来的聚落群,各功能区域的选址应有其特殊的含义,相互间也有较为合理的区划与关联性,充分体现出古人效仿天地、宇宙的思想观念。而那些小型民居以聚落的形式,以金沙遗址为中心,散布于流经遗址的古河道两侧,并绵延数十公里,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无不凸显出金沙遗址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祭祀区惊现大量动物骨骼

  祭祀区位于金沙遗址第I区梅苑地点东北部,这里先后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5895平方米,揭露祭祀遗存65处,灰坑33个,出土了金、铜、玉、石、陶等大量珍贵器物,还伴有数量庞大的动物骨骼,包括象牙、鹿角、野猪犬齿等。这些器物均非实用器,其出土背景具有浓厚的祭祀色彩。

  金、铜、玉等器物一直以来都是祭祀礼仪的首选,但在这些祭祀遗存中,大量动物骨骼却与之共存,数量高达25处,占所有已知遗存的1/3以上。这些动物骨骼集中发现于祭祀区的东西部,以牙、角为主,并有少量残破的下颌骨和肢骨,包括马、牛、虎、猪獾、黑熊、犀牛、亚洲象、野猪、水鹿、赤麂、小麂11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大象门齿出现的频度最大,数量最多,历时也最长,同时也可见到大象的臼齿和头骨(主要是上下颌骨)。野猪下犬齿、鹿角数量次之,都有上千枚之多,鹿角以水鹿、赤麂的犄角为主,且数量较多,小麂则有角和下颌骨。其他动物的骨骼则较少,也多以牙齿为主,如马、牛、黑熊均只有牙齿。猪獾、犀牛、虎则既有牙齿也有残破的头骨。此外,在祭祀区内也发现了少量使用动物骨骼加工制作的各种工具,共计57件,原料主要来自鹿角、鹿骨和象牙等,而器型则有矛、箭镞、锥形器、圆形器等。上述遗存既有单独一种动物骨骼与其他质料的祭祀用品共存,如仅有象牙及其头骨的祭祀遗迹就达16处之多。还有近一半的遗迹当中,为多种动物的骨骼与其他质料祭祀用品共存。大量种类丰富的动物被用于祭祀活动,却没有出现在所有的祭祀遗迹当中,且这些动物遗存在不同遗迹当中的数量、种类及组合方式又有变化,既暗示了这些动物遗存在祭祀活动当中被频繁使用应该具有特殊的用意,又说明在祭祀活动中使用动物进行祭祀应该是非常固定的习俗。

  祭祀区考古出土的动物元素器物

  除了大量动物骨骼,金沙遗址祭祀区考古出土的器物也富含丰富的动物元素,这些动物元素出现在金、铜、玉、石、漆木及陶器等器类上,并以鸟、鱼等动物的造型为主,另有少量的虎、龙、蛇、蛙、龟鳖、海贝、螺等动物的元素出现。

  祭祀区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带柄有领青铜璧上均为首尾相接环绕“太阳”飞行的神鸟形象;金冠带与铜锥形器上则是同时刻画了鸟、鱼、箭,纹饰中鸟头与鱼头朝向箭羽方向,带尾羽的箭穿过鸟身,箭头直抵鱼头眼睛上方,似乎暗含特殊寓意;另出土铜鸟4件,从其鸟爪的断裂痕迹来看,很可能是某大型器物的附件;此外,一件石璧坯料的一面饰有一只鸟环绕图案,鸟为钩喙,圆眼,其形制同陶质鸟头把手非常相近。

  鱼的元素除了在“鸟鱼箭”中出现外,大量以鱼形金箔饰的造型散落在祭祀区的各个遗迹当中,它们大小、长短各异,但整体均呈柳叶形,头部为三角形,眼睛为一圆形小穿孔,折肩,尾端呈三角形。基本上为近头端宽、近远端窄。身上刻有鱼刺纹。这些鱼形金箔片长的近15厘米,短的仅3厘米,宽一般为1厘米左右。

  虎元素的器物主要有3种造型,其中,石虎的刻画最为生动。目前已知金沙遗址出土石虎共8件,这些石虎均呈卧姿,直颈昂首,虎头及颈较虎身大,虎口大张,虎口四周各雕一个硕大的犬牙,有的还在上下颌雕有门齿。喉部有一个或两个管钻而成的圆,眼睛、耳、胡须均为阴刻,口、眼、耳、胡须上都涂有朱砂。前爪前伸,后爪前屈卧于地上。另两种造型的虎则为铜质,两件铜虎形器均仅有头部和颈部。口部大张,无虎牙,吻部发达,昂首怒目,双耳竖立。双耳上均饰卷曲纹,额头上阳刻细线纹,颈部上遍饰云雷纹。其可能是大型器物的附件。一件为虎形牌饰,虎张口,立耳,四肢弯曲,尾上翘。虎身体各部位主要以两头勾卷的粗阳线云纹构成。

  龙元素的器物仅有两种造型,一种为牌饰状的铜龙形器,仅有龙首,圆眼中空,张口露齿、下颌平直,可能为镶嵌于某个平面做浅浮雕装饰。另一种为立体造型的铜龙器纽,纽上的龙为前肢站立、龙爪张开,平撑于底座,后肢弯曲、龙爪抱拳,平置于底座,身体盘曲,尾端卷曲。其头顶有一对对称的龙角,似牛角。角的斜下方分别有一耳,双耳造型不同,或近三角形,或呈圆弧形。棱状鼻梁,近三角形,一对眼睛呈叶状眼眶,圆形眼珠,整体似人眼。张口露齿,下颌有短须向前飘浮。

  蛇元素的器物也有两种造型,一种为由内而外呈盘曲状的金箔片造型,蛇身间有多个圆形穿孔。另一种为“S”形的石蛇,蛇首呈三角形,头微昂。口内涂朱砂,圆眼向上,朱色眼眶、瞳孔,黑色眼珠。扁嘴大张,蛇信上卷,眼后与颈之间朱绘一道弧线,传递出一种危险的信号。

  金沙遗址其他地点发现的动物因素

  自2001年发现以来,已完成“兰苑”“金沙园"“燕莎庭院"“将王府邸""芙蓉苑”“博雅庭韵”“春雨花间”等100多个地点的考古工作,发掘面积20余万平方米。这些地点的考古工作表明,在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规律排列着某些重要的遗迹单位,如在金沙村遗址的中心区域,两个最重要遗存分别位于流淌3000多年的东西流向的磨底河南北。

  在磨底河北岸的黄忠村、朗寓地点、黄忠干道A地点,也就是今“三和花园”及周边一带,多次发现大型建筑基址,°这些建筑基址呈规律排列,应为由7座房址组成的大型房屋,面积约1万平方米,经过3000多年的历史沧桑,地面部分都已经不存在了,仅残留下了基槽,基槽内留有较密集的小圆洞痕迹,由此推测为“木(竹)骨泥墙”的建筑形式。其中一间单体建筑面积最大,长度在54.8米以上,宽近8米,至少有5个开间,面积在430平方米以上。这处建筑群气势宏伟,规模巨大,布局上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在西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尽管在使用期间屡次重建,但一直保持着原有的体量和规模。根据房址的面积、布局结构和周边的出土文物综合分析,推测这一建筑群很可能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金沙遗址的宫殿建筑,极可能为金沙遗址上层人士或贵族所使用。在这一带,除了出土陶器和极少的铜器、石器,也有骨器发现,但因简报未曾披露相关细节,暂时无法得知其细节。

  在磨底河南岸的金沙村,也就是今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所在地,在古磨底河的河岸斜坡地上,发现了面积约1.5万平方米掩埋着大量宗教礼仪用品的区域,许多金、铜、玉、石、牙、角等器物成组散布于此,层层相叠,数量众多,大量动物元素的器物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因其特殊的埋藏方式而被发掘者推定为祭祀区。

  环绕祭祀区和宫殿区的,则是一些小型的居住区、墓地、窑址等,这些地点出土的先秦时期有动物元素的器物几乎不见,仅在“黄河”地点、星河路西延线地点的墓葬内零星出土带“蝉纹”“兽面纹”的铜矛、铜剑、铜剑鞘,而动物骨骼只在阳光地带二期、新河路西延线地点有少量出土,且这些地点的年代多晚到战国,与金沙遗址的主体年代相去甚远。阳光地带二期地点的年代约在商周时期,在地层和灰坑中发现动物骨骼56件,仅在其中一个灰坑里就发现了46件动物骨骼,以猪、牛为主,推测可能是某次特殊活动(如“宴饮”行为)发生的结果。

  金沙遗址动物形象的使用分析

  由此可见,商周时期,动物形器几乎只出现在金沙遗址祭祀区,其他区域仅见到极少量的由动物骨骼制作的工具。也就是说,在金沙遗址从形成到衰落600余年的时间里,动物在金沙先民的心里有着某种特殊的情结,一直被当作特殊的祭品,极少出现在祭祀区以外的区域。如果按祭品特征将祭祀区已发现的60多处祭祀遗存进行粗略划分,可以看出,金沙先民的祭祀活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使用的祭品都充斥着那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也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变故。

  第一阶段的祭祀用品以象牙、石器为主,还有一些陶器、漆木器和极少量的玉器,时代约当殷墟二、三期(公元前1200年前后)。其中又以大量的大象门齿和臼齿、镶嵌石片木器、木胎虎头漆器、石虎、石蛇等为典型,其中就出土了一根长达1.85米的象牙门齿,这也是金沙遗址发现的最长的象牙。另一件镶嵌玉石片木器长37.3厘米,平面形状呈曲尺状,上翘,器身镶嵌大小不一的白色玉石片,呈鳞片状,器身外围还残留有朱砂的痕迹,推测原来玉石片与朱砂等颜料共同构成某种图案,应为动物的尾部,其木器一端留有的凸起可能是卯端,即可与其他部件共同组装构成一件大型动物。除此之外,在以石璧和石雕像为主要祭品的L19遗迹中,就曾同时出现石虎大口正对石人胸口,石蛇在稍远处游走,而石质虎尾则与石璧重叠埋藏的遗迹现象,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第二阶段大量使用玉器、铜器、金器作为祭品,第一阶段使用的象牙仍大量使用,但石器和漆木器则很少使用,时代约当殷墟三、四期之际至西周中期(约公元前1100一前850年)。这一阶段的祭品从体量上看大多比较精致小巧,与前一阶段风格迥异,但出现了大量有动物元素的器物,如鸟、鱼、龙、虎、猫、蛙、海贝、螺等。尽管这些动物多为体格小巧之物,但种类上的百花齐放似乎在预示着金沙先民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又更进一步。这一阶段,金沙先民对动物的刻画不只停留在陆地上的走兽,还将视线投向了天空,太阳神鸟金饰和带柄有领青铜璧就是两件值得一说的器物。太阳神鸟金饰为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齿,形如太阳,外层图案则为四只等距分布、造型相同、首尾相接的鸟。另一件青铜璧其构图思想与金饰一脉相承,只是用璧中的穿孔隐喻太阳,四周则为三只鸟。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另两件器物“金冠带”和“铜锥形器”则表现了另一个与天空和水有关的故事。金冠带的表面刻有四组相同的图案,每组图案由一个人头像、一支箭、一只鸟、一条鱼组成。整个图案表现的是人用箭射鱼,箭经过鸟的侧面,箭头深插于鱼头内。该图案以正前方的人头像为中心,前后两面、左右两侧的图案对称。而铜锥形器则省略为仅一组鸟、鱼、箭图案,没有人头像。两件器物造型不同,但表达的思想却如出一辙。如果再联想到古蜀神话中的五祖之一“鱼凫”,不得不说,这两件器物很可能诉说了一个部族走向强大的故事。

  第三阶段大量使用野猪獠牙、鹿角、美石和陶器,前一阶段大量使用的玉器、铜器、金器、象牙的数量骤减,时代约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850—前650年)。这一阶段,真正的动物再次登上祭祀的舞台,在金沙先民的祭祀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可以从L2遗迹中成百上千枚野猪犬齿、鹿角当中看出端倪。这些犬齿多为雄性野猪的下犬齿。野猪是一种繁殖能力特强的动物,雌性野猪一年可生1—2胎,每胎4—12幼崽。尽管野猪的社会性很强,但雄性野猪多独处,要获得犬齿也并非难事。鹿角则包括水鹿角、麂角。水鹿只有雄性长角,成年雄鹿一般每年春季会换角一次,赤麂、小麂每年也会换角一次。因此,要获得鹿角不一定杀鹿,从祭祀区一些鹿角看,其角环断面说明是季节性换角所得。无论是牙,或是角,其实都是动物身上最重要的武器,也是雄性动物力量与实力的象征,它们被用于厮杀对抗,也许暗含着金沙先民对大自然力量的渴望。

  以上三个阶段是金沙遗址从出现雏形到走向繁盛,再逐渐变得衰落的真实写照。每个阶段动物形象的表现方式和呈现载体可能暗含了那个时期金沙先民对动物心怀的不同情感。第一阶段出现的象、虎、蛇都应是大型动物,“巴蛇吞象”这个词语就是来自蜀地,这种远离人群聚集地的动物也许在金沙先民心中有着某种神秘力量而备受敬畏。第二阶段出现的鸟、鱼、猫、蛙、海贝、螺等则多是小型动物,这些动物看似与人群关系更为密切,但从其造型来看可能有特殊的意味。当然,大型动物如虎、象、蛇等也继续存在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出现的牙、角基本上来自大型动物,较为显性地体现出对动物力量的崇拜。而且除了虎、牛、龟鳖和野猪,其他动物在器物和骨骼上几乎是相互对应、相互补充的关系。只要是可以使用动物肢体的,在器物当中就尽量不会再出现这些动物元素。骨骼主要来源于大型动物的肢体,仅猪獾、小麂属于小型动物。动物元素的器物则既有小型动物,也兼顾少量大型动物。器物在刻画上不拘一格,既有动物的整体,也有仅选用头颈部分的。总之,大型动物一直是金沙先民青睐的祭品,贯穿于祭祀三阶段,但在祭祀繁盛期,其动物挑选更具多元化特征,尤其是包含外来文化元素的器物也纳入祭品序列,如龙形牌饰、铜獲头之类的动物造型的器物,这使得动物形象的祭品更加丰富,也彰显了金沙先民在这一阶段兼容并包的开放姿态;进入最后阶段,金沙先民在祭品选用上目的性更强,动物的牙、角成为首选,结合祭品类型来看透露出一种紧张、衰败的气氛。

  无论怎样,在金沙遗址的祭祀体系中,动物自始至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见,金沙先民对大自然始终心怀敬仰之心,对大自然的生灵也一直保持着崇敬之情。最新研究表明,金沙先民有着狂热的自然崇拜情结,其对山川、河流、土地及太阳等自然神祇崇拜有加,自然崇拜是其信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动物献祭实则为其自然崇拜的有力物证,只是这些动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功效,金沙先民在面临不同的现实需求或困难时,会有选择性地挑选某些动物作为祭品奉献给上苍,这也许就是金沙先民根深蒂固的动物情感吧!

  (作者单位: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原文链接 

下一条:大道留痕——老照片里的中国早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