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从乐浪墓葬出土汉代有铭漆器谈“纻胎”与“夹纻”
作者:倪钰 陈秋荣 来源:《文物天地》2021年第8期 时间:2021-09-02

  “纻胎”与“夹纻”皆因在麻布上髹漆而得名,是漆工艺中的重要概念,但二者的涵义、工艺,乃至使用方面的状况却并不是很清晰。长期以来,学界经常将纻胎与夹纻二者混为一谈,甚至考古发掘报告中也往往以“夹纻”一词统称之。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近年来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点。

  本文以朝鲜乐浪墓葬出土的汉代有铭漆器铭文为例,结合马王堆汉墓出土资料、文献记载等,对二者进行辨析。朝鲜乐浪郡是西汉武帝时期开始在朝鲜半岛设置,至西晋末年被高句丽攻占为止,朝鲜半岛北部一直在中原政权的直接管辖之下。这期间郡县几经变化,但乐浪郡一直存在,因而留下了许多与中原文化直接相关的遗存。乐浪墓葬大量使用中原系统器物随葬,出土了不少汉代有铭漆器,其中既有纻胎,也有夹纻胎,其铭文对于区分纻胎与夹纻非常有价值。

  纻,即是纻麻(图一),由纻麻纤维织成的布叫做麻布,南方地区也称为夏布、重布。《说文解字》:“纻,麻属。细者为絟,粗者为纻”,亦写作紵、苎。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到麻布与生漆相结合后牢固、耐用、美观的特点,晚至汉代已经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冠冕、服饰、鞋履、乘舆装饰的制作中。麻布髹漆的工艺也被用于日常生活所需器物中,使得器物具有轻巧、牢固、耐用的特性,纻胎与夹纻均釆用了在麻布上髹漆的方式。

  一 纻胎 

  纻胎,是先有范,在范上裱麻、髹漆,干固成型后,脱去范而成为独立成型的胎体,现代通常将其称为“脱胎”。这种模具的开发和应用,极有可能与同时期的青铜器模范制作工艺相关。范可以由多种材质制成,主要使用的是陶土,现代则多用石膏。

  从乐浪墓葬出土的汉代有铭漆器来看,铭文中详细记载了器物制作的机构、器物名称、制作者、管理者等信息。如朝鲜平壤石岩里丙坟出土,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蜀郡西工所造“紵黄釦饭盘”两件(图二);朝鲜贞柏里古墓出土,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蜀郡西工所造“紵黄釦饭盘”(图三);朝鲜乐浪古坟出土,元始四年(公元4年)蜀郡西工所造“紵黄涂辟耳樽”“紵黄釦饭盘”(图四、图五);石岩里第九号坟出土,居摄三年(公元8年)蜀郡西工所造“紵黄釦果盘”等;类似的器物在乐浪墓葬出土多件,铭文内容也比较相近,有的仅其中部分制作者名字略有不同。现完整著录其中第一件的铭文如下:

  “永始元年,蜀郡西工,造乘舆髹㳉画紵黄釦饭盘,容一升,髹工广、上工广、铜釦黄涂工政、画工年,㳉工威,清工东、造工林造、护工卒史安、长孝、丞□、掾谭、守令史通主。”

  这些“紵”字铭文器物,由汉代中央政府在地方所设置的手工业工官“蜀郡西工”或“广汉郡工官”所造,虽然出土于当时的边陲地区,但其实质上应该是供给皇室成员或宫廷贵族的器物,尤其铭文有“乘舆”二字者本应是皇帝御用之器,规格最高。这些铭文中留下了制作者和管理者的名字,大体来说,髹工负责在胎体上初步涂漆,上工负责进一步精细涂漆,黄涂工负责在铜制饰件上鎏金,画工负责在器表描绘纹饰,清工负责修整、打磨和清洗,造工负责整体制作的监督,㳉工的职责则存在较多争议,工种基本上按照工艺的先后次序排列。此外还有对漆器制作进行监工的护工卒史,工官中的行政长官及其下属长、丞、掾、令史等人。由此可知,这些“紵”字铭文的器物从工艺上来说并不需要有其他材质的胎体,其成品的构成就只有麻布为胎,因而称为“纻胎”。

  纻胎漆器在早期多以“布”“绪”“褚”“缯”等名称称之,这一点在考古资料中也得到了证实。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随葬器物清单“遣策”中,简181有“漆布小卮一”的记录,出土实物中有一件麻布胎漆卮;简230有“九子曾检一合”的记录,“曾”通“缯”,“检”通“奁”,出土实物中有麻布胎双层九子奁一件;简232记“布检”、简233记“布缯检”,指的皆是此类麻布为胎的漆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简246记“髹布小卮二”,对应两件纻胎漆卮;简271记“布缯检一、锥画”,对应一件纻胎锥画狩猎纹奁。又如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清单书于木方之上,有“绪杯廿”的记录,出土实物中则有20件用纻作胎的漆耳杯。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件纻胎漆盘,铭文为“御褚饭盘一”。

  汉代,纻胎器物在四川和江苏地区的官方生产机构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制作,技术成熟,度量和造型的标准极为相似,工艺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程度。且官造漆器产品的流通也已经到达了当时全国的范围。

  元代将纻胎称为“抟换”“抟丸”或“脱活”。元代虞集在《道园学古录》卷七《刘正奉塑记》中记载:“抟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其像。昔人尝为之,至正奉尤极好,抟丸又曰脱活,京师人语如此。”

  清代则流行将纻胎称为“脱纱”或“脱胎”。乾隆在一件宫廷制作的朱漆菊瓣式盘上题诗:“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比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此后,文献中习惯把纻胎叫做脱胎,现代仍然将其称为脱胎。

  日本现在的学术用语“干漆”,因其沿用中国唐宋以来的纻胎佛像工艺,称为“活脱干漆造”。

  二 夹纻

  夹,也写作侠、鋏。夹纻,则是先以木片、竹条、藤条等作为成型材料制作胎骨,后裱麻、髹漆。汉代夹纻胎漆器的制作,既有使用曲木成型后裱麻髹漆的情况,也有使用铜胎裱麻髹漆的情况。

  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出土的一件铜胎漆罐、两件铜胎漆盆,虽然已毁或已残,依然能看出其铜胎外贴附麻布,涂黑漆,朱绘纹饰。其中铜胎漆盆外是先附藤席,席外又贴麻布多层。江苏扬州邗江甘泉东汉2号墓葬出土的双层长方形九子漆奁,9个小子奁的底部均以薄铜皮为胎,边框和盖则以曲木成型为胎。

  朝鲜乐浪墓葬出土的漆器,除前文所述有铭文作“紵”者,也有铭文作“木侠紵杯”“夹紵”“侠紵”“綊紵”等。如乐浪王盱墓出土,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广汉郡工官所造“木侠紵杯”(图六);乐浪王盱墓出土,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蜀郡西工所造“侠紵器”,贞柏里古墓出土,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蜀郡西工所造“侠紵量一升八合杯”(图七);乐浪王盱墓出土,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蜀郡西工所造“綊紵行三丸”“夹紵行三丸”(图八、图九),三丸指的可能是重漆数次之意;梧野里21号墓出土,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蜀郡西工所造“侠紵杯”等。现完整著录第一件器物铭文如下:

  “建武廿一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㳉木侠紵杯,容二升二合,素工伯,髹工渔、上工广、㳉工合、造工隆造、护工卒史凡、长匡、丞□、掾恂、令史郎主。”

  器物铭文中的“木侠紵”字样,正可与以曲木成型为胎后裱麻髹漆的夹纻工艺相对应。并且,铭文中留下的制作者的工种也与前文所述“纻胎”有明显区别,其制作者包括素工、髹工、上工、㳉工、造工、护工,“素工”从未出现于“纻胎”器物的铭文中,但频繁出现于“夹纻胎”器物的铭文中,是与胎体制作相关联的工序。元代陶宗仪《辍耕录·髹器》中记载:“黑光,凡造碗碟盘盂之属,其胎骨则梓人以脆松劈成薄片,于旋床上胶黏而成,名曰捲素。髹工买来,刀刳胶缝,干净平正。”这条记载中提到了髹器工艺“捲素”,即是与曲木成型的胎体制作工艺相关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国内公开报道的汉代漆器有可识别的“素”“素工”铭文者共有数十件之多,皆为官营甚至宫廷所使用的高档漆器,皆是在胎体外裱麻布髹漆的工艺,且“素”“素工”皆居于诸工种的首位。由此可知,“素”“素工”的确是与胎体制作相关联的工序,有“素工”的“夹纻”工艺的确是需要有胎骨,与无“素工”的“纻胎”工艺有着明显的不同。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也能看到“夹纻”工艺的使用。如《朝野佥载》卷五记载武则天证圣元年,薛怀义造功德堂,立大中小佛像,“夹纻以漆之”。根据留存至今的髹漆佛像实物以及髹漆佛像制作工艺来看,这类佛像轮廓的制作一般都是需要以曲木成型,与文献记载相吻合,正是“夹纻”工艺。《新唐书》卷十三记载武则天时期修建明堂,“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以木作瓦,裱上麻布髹漆以装饰,这也明显是有胎体的情况。

  夹纻,现在也仍然使用,流行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区。

  三 结论

  纻胎与夹纻两种工艺在制作时都用到麻布,也即“纻”,这使得这两种工艺制作的漆器与其他种类的漆器相比,有更加轻巧、牢固、不容易变形、不会开裂等特点,因而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

  但二者在工艺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是否有范;二是成型方式的不同。

  纻胎,先有范,后以麻布髹漆成型,其特点是可以标准化、量化、重复制作。夹纻,无范,以木片、竹条、藤条等材质制作成型为胎体,然后裱麻、髹漆,其特点是造型自由,可以量化制作,但标准性差。

  “纻胎”与“夹纻”二者,也曾使用了一些其他的名称,有些沿用至今。由于名称多,工艺又有共同之处,二者的概念在现代遂发生了混淆。

原文链接

上一条:大连市广鹿岛小珠山遗址出土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下一条:西汉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城郭布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