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史前海岱地区大口尊传播路径研究
作者:徐昭峰、王凯凯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6期 时间:2022-07-15

  摘 要:大口尊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在同时期及略晚的太湖、中原、江汉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中也有发现。太湖、中原、江汉等地区的大口尊均源于海岱地区。海岱地区大口尊的传播路径是通过海陆两条路线传播到太湖地区的,并通过中原地区传播到了江汉地区。海岱地区大口尊应该是一种具有礼器性质的酿酒器具,其功能在传播过程中未发生较大变化。大口尊传播反映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岱、太湖、中原和江汉地区文化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古史传说中东夷、华夏、苗蛮等集团的活动相对应,对重建中国史前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口尊;传播;路径  

  大口尊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一种典型器物,在同时期及略晚时期的江汉、太湖地区的诸多考古学文化遗存中也屡有发现,通过对比发现以上区域内出土的大口尊形制相似,其中应存在一定联系。根据材料,海岱地区大口尊出现的年代最早,其发展演变过程也比其他地区大口尊更加完整,因此海岱地区大口尊与其他地区的大口尊应该存在着传播关系。

  韩建业先生认为大汶口文化是东夷集团,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是苗蛮集团,苗蛮集团是东夷集团的一支迁徙到江汉地区后形成的,其迁徙路线是从周口地区向西南穿过南阳盆地,最后进入江汉地区,而这条迁徙路线与大口尊向江汉地区传播的路线应是相吻合的。高广仁、邵望平先生认为大汶口文化通过江淮地区与太湖地区的崧泽、良渚文化建立了联系。栾丰实先生认为大汶口文化与崧泽、良渚文化的交流存在陆路与海路两条路线。

  上述学者对于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的研究为探讨该区域史前时期大口尊的传播路线奠定了基础,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也使得探讨大口尊传播路线成为可能。

  ......

原文链接

上一条:东周至汉錞于钮部的造型演变探析
下一条:关于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从新疆的考古新发现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