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陶器制作技术
作者:王小娟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中原文物》2022年第3期 时间:2022-07-22

  摘 要: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器制作技术方面,南、北两个区域的差异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陶器成型技术方面,南区新出现了轮制技术,而北区没有。之后,北区的陶寺文化和南区的龙山文化在制陶技术的多个方面产生明显差异,最主要的是成型技术和装饰风格的巨大反差。成型技术方面北区始终以泥条筑成法的手制技术为主,其次是模制技术,轮制技术在陶寺文化中期出现但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相反,南区则以轮制技术占据主导地位。装饰纹样方面,北区陶寺文化始终以绳纹为主,少量篮纹和方格纹,而南区则以篮纹为主,方格纹其次,绳纹少量。

  关键词:晋南;新石器时代末期;陶寺文化;制陶技术

  晋南地区行政区划上指临汾市和运城市。笔者以中条山为界,将晋南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包含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南区包含平陆芮城谷地和垣曲盆地。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南北两区的文化面貌差异显现出来并产生明显分化。

  为了对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器制作技术特征有一个较全面、系统性的认识,笔者首先明确指出墓葬内出土随葬类陶器与遗址内出土的日常生活类实用器在陶器制作技术方面的异同。之后,主要针对日常生活用器,以器类为基础,对南、北两个区域新石器时代末期各阶段陶器制作流程的技术特征依次进行阐述。最后,从陶器制作技术特征方面的变化来进一步探讨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变迁。

  一、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墓地随葬陶器制作技术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目前所发现的墓地仅有四处,即陶寺、下靳、周家庄、清凉寺,而遗址则有数百处。

  从随葬陶器的种类和数量方面来看,陶寺墓地是最多的,下靳墓地和清凉寺墓地出土的少量随葬陶器种类也均见于陶寺墓地。周家庄墓地除瓮棺葬葬具之外,土坑竖穴墓均不见随葬品。结合各墓地大型墓的墓坑面积及棺椁类葬具,基本可以明确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晋南地区的四处墓地中,以陶寺墓地的规格最高。

  以陶寺墓地随葬陶器为例,器物种类有釜形斝、罐形斝/鼎、小口折肩平底壶、浅盘豆、大口罐、单耳罐、浅腹盆、双耳罐、簋等,而这些器类多数也是遗址内出土的常见器类。所以,在器类方面,墓地与遗址基本相同,主要为日常生活类用器。

......

原文链接

上一条:龙山时代环太湖地区玉器与用玉传统的嬗变
下一条:锐棱砸击技术与旧新石器时代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