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考古所见魏晋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以北京地区墓葬材料为中心
作者:丁利娜 来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3期 时间:2023-09-0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政权频繁更替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的北京地区基本处在幽州的行政辖区内,是中原对抗北方势力的重要据点,也是北方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自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的360余年间历经了曹魏、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朝时期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十个王朝的经营。随着政权的更迭,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墓葬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既有自身区域性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也有来自政治中心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兼有北方民族文化特性的融合。这些阶段性特征反映的是这一时期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侧面。

  一、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

  北京地区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数量发现相对较少,可查的明确为这一时期的墓葬初步统计有118座。其中西晋时期的纪年墓共有5座,分别是:1965年在石景山八宝山附近发现的“永嘉元年”(307)华芳墓,该墓为带墓道单室砖墓;1981年在顺义大营村发现的“泰始七年”(271)带墓道双室砖墓M8;1983年在石景山老山南坡发现的“永嘉元年”(307)单室砖墓,是一座不满周岁的三人合葬墓;2016—2017年发掘的延庆世园会M949,是一座双室砖墓,出土有“太康六年”(285)的墓志砖。另外,1997年在海淀八里庄发现的1座带墓道双室砖墓中,出土有“正始五年”(244)铭文的铜弩机。

  北朝时期的纪年墓有10座,按发现时间简述如下:1963年在怀柔县韦里村发现“武平二年”(571)北齐墓志1盒,志文显示墓主人为渔阳等县令傅隆显,该墓形制尚不知;2006年在房山岩上发现2座北魏时期梯形砖石混筑墓M1和M2,分别出土“皇兴三年”(469)和“太和十一年”(487)的墓志砖;2008年在大兴小营发现1座单室砖墓M16,出土有“正始四年”(507)的墓志砖;2009年在延庆西屯墓地中发现的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317,出土有“神龟元年”(518)的墓志砖;2014—2015年在大兴黄村镇三合庄发现一座东魏梯形砖室墓,出土“元象二年”(539)的墓志砖;2017年在大兴新城北区发掘的单室砖墓M10,出土“大魏景明四年”(503)的墓志砖;2017年在通州潞城镇胡各庄村发现的梯形砖室墓M56和M51,分别出土“正光五年”(524)和“天保四年”(553)的墓志砖。此外,早年在石景山八宝山南侧还发现“熙平元年”(516)北魏墓志1盒,墓葬形制未见报道。

  通过墓葬形制与随葬品特征推断,北京地区属于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还有以下103座。1962年在石景山景王坟附近发现的2座单室砖墓,出土了具有纪年意义的“直百五铢”铜钱,作者推测墓葬的年代不早于三国,基本在西晋时期;1973年在西城区王府仓附近清理的1座单室砖墓,出土有北齐时期“常平五铢”铜钱;1981年与顺义大营村纪年墓M8同一个墓地发现的还有另外4座双室砖墓、1座单室砖墓和2座三室砖墓;1990年在房山小十三里村发现了1座西晋单室砖墓;1997年在石景山八角村发现的1座魏晋时期双室砖墓,墓室壁画较为罕见,学者将墓葬的年代考证为西晋晚期,下限可到十六国初期;2007年在延庆东王化营发现的3座魏晋时期墓葬,作者推定其中土坑墓M12的年代在曹魏至西晋时期,单室砖墓M13和M14的年代在西晋晚期至十六国时期;2008年在密云大唐庄发现的1座西晋单室砖墓M12、在大兴北程庄发现的1座北魏梯形砖墓M23、在大兴小营发现的1座北魏梯形砖墓M1;2009年在大兴亦庄鹿圈村发掘的1座西晋时期单室砖墓,在延庆西屯发掘的一批魏晋北朝时期墓葬,除了上述“神龟元年”纪年土坑墓外,还有单室砖墓28座、双室砖墓2座、梯形砖室墓3座以及土洞墓1座;2010年在昌平沙河发掘的3座西晋时期砖室墓,其中M40和M42为单室砖墓,M41为多室砖墓;2011年在密云果园西路发现的2座西晋时期单室砖墓;2012年在房山水碾屯发掘的3座西晋时期单室砖墓,在大兴四海庄村发掘的1座魏晋时期多室砖墓M5;2015年在海淀区学院路发现的1座西晋单室砖墓M3;2017年在通州潞城镇胡各庄村发现的2座西晋时期单室砖墓M47和M48,另有1座北朝时期梯形砖室墓M68;2016—2017年在延庆世园会发掘区,除了上述1座纪年墓M949,另发现带墓道三室砖墓1座,双室砖墓8座,单室砖墓3座、梯形砖墓7座;2018年在延庆大榆树抢救性清理的1座西晋时期双室砖墓;2019年配合清华大学新土木馆项目发现的6座魏晋北朝时期墓葬,其中带墓道单室砖墓4座,梯形砖室墓2座;2020年在延庆莲花池村发现的10座西晋至北朝时期墓葬,包括6座带墓道圆角弧边方形砖室墓和4座带墓道梯形砖室墓;2021年底密云季庄村发现的1座西晋时期带墓道的双室砖墓。

  由于材料受限,目前对北京地区魏晋北朝墓葬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和《葬之以礼——魏晋南北朝丧葬礼俗与文化变迁》两本著作中将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北朝墓葬分为单室墓、双室墓和三室墓三种类型,并将其分为西晋和北朝两个时期进行了总结研究。《北京地区魏晋北朝墓葬述论》一文对年代较为明确的20座墓葬做了概述,文章力求总结各时期墓葬的特征,以启发对北京地区魏晋北朝墓葬的识别。《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魏晋墓的年代及墓主问题》一文在分析石景山八角村魏晋墓的年代和推测墓主的同时,重新对北京地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和年代判定。《北京地区东汉晚期至西晋时期墓葬研究》一文对北京地区东汉晚期至西晋时期的墓葬特征做了总结,并对部分东汉晚期墓葬进行了年代甄别。此外,《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一文将北京顺义大营村西晋墓纳入中原地区进行了探讨;《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学研究》中也涉及幽州地区的个别墓葬。近年来随着北京地区魏晋北朝时期墓葬的不断增多,对这一时期的墓葬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墓葬形制分析

  综合以上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北朝墓葬,形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砖室墓,包括带墓道的多室、双室和单室砖墓,以及无墓道的梯形砖室墓,占比高达95%;另一类是数量较少的土坑墓,仅发现2座,其中1座出土了明确的纪年砖。此外还发现1座土洞墓,形制特殊,北京地区可比对材料较少,暂不在本文讨论。

  下文重点对这一时期的砖室墓和土坑墓形制加以分析,大致将其分为A型带墓道多室砖墓、B型带墓道双室砖墓、C型带墓道单室砖墓、D型无墓道梯形砖墓和E型土坑墓五种型式。

  A型:带墓道多室砖墓

  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时期带墓道多室砖墓共有8座,分别是大兴四海庄M5,昌平沙河M41,顺义大营村M3、M4、M5,延庆西屯IIM41、延庆世园会M397和密云季庄村西晋墓M1。这些墓葬前室或主室面积稍大,面积最大者7.7平方米(沙河M41),墓室高度在1.5~2.8米之间。依据墓道多少又可分为两型。

  Aa型:多墓道多室墓

  典型墓例是昌平沙河M41(图一,1)和大兴四海庄M5(图一,2)。昌平沙河M41墓道朝北,由双墓道、甬道、主室、侧室和耳室组成。如果抛开墓道看的话,这是一座前室正方形、后室长方形,再加梯形耳室组成的多室墓。大兴四海庄M5墓道朝南,是由三组前、后室墓组成的六室砖墓,每组墓室分别有各自的墓道。所以该墓其实可看成是三组双室墓,分别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东组和西组的前、后室东侧壁与各自甬道东侧壁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上两座墓葬随葬品都放在前室。两者的区别在于,四海庄M5各组及各墓室之间有明显的甬道相连,沙河M41甬道特征不甚明显,可能与两者的年代早晚有一定关系。

  Ab型:单墓道多室墓

  墓葬整体呈刀形,墓道偏于一侧,甬道侧壁与墓室侧壁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依据墓室的演变又可分为“Ⅰ式”和“Ⅱ式”。

  Ⅰ式 前、中、后三室砖墓。典型墓例是顺义大营村M3(图一,3)和M5,墓道均朝南,由墓道、墓门、甬道、长方形前室、方形中室和窄长方形后室组成。中室和后室各有木棺一具。随葬品被扰乱,推测放置在前室。

  Ⅱ式 前、后室和耳室三室砖墓。典型墓例是顺义大营村M4(图一,4)和延庆西屯IIM41(图一,5),墓道均朝南,都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和耳室等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耳室位于甬道的一侧壁,而后者的耳室在前室的一侧壁。两座墓葬前室方形或近方形,后室均为窄长方形,墓室的墓壁采用四面券进结顶的形式,墓顶呈覆斗形。随葬品都在前室,后室各有两具木棺。

  从演变来看,Ⅱ式墓葬在Ⅰ式形制的基础上逐步简化了中室,以耳室取而代之,耳室位于前室侧壁或甬道侧壁。

  B型:带墓道双室砖墓

  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时期带墓道双室砖墓有17座,其中形制明确的有顺义大营村M1、M2、M6、M8,石景山八角村魏晋墓,延庆大榆树M1,延庆世园会M949,海淀八里庄曹魏墓等8座。这8座墓葬中只有石景山八角村魏晋墓墓道在东端,其余墓道均朝南。这类墓葬墓壁较直,基本都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前室和后室之间有甬道相连,且前室基本呈方形或近方形的宽长方形,四面结顶,墓顶呈覆斗形,后室均为窄长方形,墓顶覆斗形或两面坡式“人”字形。前后双室墓中,多数后室面积较大,最大的有8平方米(八里庄曹魏墓),高度在1.4~2.5米之间。该型墓也可分“Ⅰ式”和“Ⅱ式”。

  Ⅰ式 甬道和前、后室一侧壁在同一条直线上。典型墓例是顺义大营村M2(图一,6)。该墓甬道和前、后室的西壁在同一条直线上,前室为方形,长、宽、高尺寸分别为1.85米、1.85米和2.1米;后室为长方形,长、宽、高尺寸分别为2.98米、1.48米和1.95米。

  Ⅱ式 前、后室一侧壁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前、后室之间的甬道侧壁与前、后室侧壁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典型墓例有延庆大榆树M1(图一,7)、八角村魏晋墓(图一,8)、世园会M949。其中八角村魏晋墓的前室近方形,长、宽尺寸为2.19米和2.15米;后室为长方形,长、宽尺寸为2.9米和1.93米。

  两式最大的演变,当是墓室侧壁与甬道侧壁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特点有所变化。

  C型:带墓道单室砖墓

  北京地区这一时期形制明确的带墓道单室砖墓计有68座,是占比最高的一种墓葬类型,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一般偏于一侧,除了极个别朝东外,绝大多数墓道都朝南,有斜坡式、斜坡+台阶式两种,依据墓室的长、宽比例又分为长方形、窄长方形(或梯形)和方形(或近方形)三种形制,分述如下。

  Ca型 长方形墓室,墓室长、宽比例在1.5~2米之间。墓葬平面大多数呈刀形,墓道和甬道偏于一侧,有的甬道与墓室侧壁在同一条直线上。墓顶有拱券顶,也有覆斗形。墓室面积在4.6~7.1平方米之间,高度1.8~2.7米。其中较为特殊的华芳墓,墓道有两道石门和四堵封门砖墙,面积达15平方米,属于中型墓,是北京地区魏晋北朝时期单室砖墓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Ⅰ式 典型墓例如顺义大营村M7(图二,1),墓室平面长方形,墓壁较直,甬道与墓室侧壁在同一直线上。

  Ⅱ式 典型墓例如昌平沙河M40、M42(图二,2)以及海淀学院路M3(图二,3),墓室平面呈弧边长方形,两侧壁微微外弧,甬道与墓室侧壁在同一条直线上。

  Ⅲ式 典型墓例如石景山景王坟M1、M2(图二,4)、密云果园西路M1、房山小十三里晋墓以及石景山华芳墓(图二,5)、老山南坡晋墓等。墓壁均向外弧曲,前四座墓葬甬道与墓室侧壁仍在一条直线上,而华芳墓甬道偏于一侧,但甬道与墓室侧壁不在同一直线上。除了景王坟M1、M2为拱券顶外,其他墓葬均采用四面结顶形式,墓顶覆斗形。

  Ⅳ式 典型墓例如延庆西屯IM17、IM75(图二,6)、IM119(图二,7),墓壁微外弧,甬道与墓室侧壁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墓顶近圆形穹隆顶。

  该型墓葬从演变来看,一是墓室从早期的直壁长方形逐渐向弧边墓室转变;二是甬道大多偏于一侧,但逐渐与墓室侧壁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是墓顶经历了券顶、覆斗形顶和穹隆顶的演变;四是墓道由早期的斜坡式逐渐向台阶或者斜坡加台阶形式转变。

  Cb型 窄长方形或梯形墓室,墓室整体更加狭长,长、宽比例在2.1~3之间。整个墓葬平面多呈“甲”字形,甬道和墓道一般位于墓室一端中部,墓顶为拱形券顶或叠涩顶。墓室面积1.5~4.3平方米,墓室高度在0.8~2.4米之间。

  Ⅰ式 典型墓例如房山水碾屯M1(图二,8)、M12,墓室平面呈窄长方形,墓顶为拱券顶。

  Ⅱ式 典型墓例如房山水碾屯M13(图二,9)、通州胡各庄M47(图二,10)、M48,墓室平面呈窄长方形或梯形,墓壁用平砖或“一顺一丁”“两顺一丁”形式逐渐叠涩内收,墓顶由墓砖斜插而成,呈 “人”字形两面坡式。这种墓顶在西晋早期顺义大营村M8后室已见到。

  Ⅲ式 典型墓例如延庆西屯IM16(图二,11)、IM122(图二,12),墓室底部为窄长方形或梯形,墓壁用“三顺一丁”方式向上砌筑且向外弧曲,墓顶呈椭圆形穹隆顶。

  Ⅳ式 典型墓例为大兴小营M16(图二,13),墓室底部为弧边梯形,墓壁采用“两顺一丁”方式向上砌筑且向外弧曲,墓顶为半椭圆形穹隆顶,最顶部中间有立砖砌筑的小平顶。

  Ⅴ式 典型墓例如西城王府仓北齐墓(图二,14),墓底为半圆形,甬道偏于墓室一侧,墓顶为穹隆顶。

  这一型墓葬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墓顶上,大致经历了券顶、“人”字形两面坡式、穹隆顶、平顶等过程。此外,墓道早期多为斜坡式,后期多为斜坡加台阶的形式。

  Cc型 方形或近方形墓室,墓室长、宽比例在1~1.4之间。墓葬平面一般呈刀形,墓道和甬道偏于一侧,但甬道与墓室侧壁多数不在一条直线上,墓壁多采用四面结顶的形式,覆斗形墓顶。墓室边长基本在2~3米,面积4.6~9.5平方米,高度2.2~2.9米。

  Ⅰ式 典型墓例如密云大唐庄M12(图二,15),墓室近方形,墓室四壁中东、南、北三面为直壁,西侧墓壁向外弧。

  Ⅱ式 典型墓例有延庆东王化营M13(图二,16)、M14以及延庆西屯IM277(图二,17),其中M13东、西、北壁三壁向外微弧,M14东、西两壁略向外弧曲,IM277墓室四壁均向外弧出。另外,M13为长斜坡墓道,M14和IM277均为斜坡加台阶式墓道。

  Ⅲ式 典型墓例如延庆西屯IM13、IM101(图二,18)、IM112(图二,19)、IM121等,墓底近方形,墓室四壁略向外弧,墓顶为圆形穹隆顶。

  Ⅳ式 典型墓例如大兴新城M10(图二,20),墓室弧边近方形,墓室周壁外弧,斜坡墓道,出土有“大魏景明四年”(503)墓志砖。

  Ⅴ式 典型墓例如清华大学北齐墓,墓室基本呈方形,两侧壁外弧,有斜坡墓道,墓顶无存。

  Cc型 墓葬在两个方面有演变:一是墓壁外弧现象逐步显著;二是墓顶从覆斗形向穹隆顶转变。

  整体来看,C型带墓道单室砖墓中,方形墓室面积最大,长方形墓室次之,窄长方形墓室面积最小。从演变看,墓顶大致经历了券顶、“人”字形两面坡式顶、覆斗形顶、穹隆顶的转变,墓室面积逐步增大。墓壁经历了早期的直壁、中期的局部外弧、晚期的四壁向外弧曲等过程。甬道侧壁在早期与墓室侧壁均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晚期多偏于一侧,但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此外,墓道早期多为斜坡式,晚期多为斜坡加台阶的形式。

  D型:梯形砖室墓

  北京地区这一时期形制明确的梯形砖室墓计有19座。一般先挖出长方形或梯形土圹,内砌筑梯形砖室,在梯形砖室四周留有生土台,大多数砖室内有木棺等葬具,墓主的头向均朝南。墓室长度1.6~3.2米不等,墓室最小的是延庆西屯IM104,葬有两个儿童,面积只有1.28平方米,最大的梯形砖墓面积有5.2平方米(房山岩上M1),墓室高度一般在0.6~1.2米之间。根据墓顶形制可分为以下四式。

  Ⅰ式 典型墓例以延庆西屯IM236(图三,1)、IM243(图三,2)为代表,梯形砖室较为规整,墓壁两侧用顺砖逐层叠涩内收,至墓顶用砖斜插,呈“人”字形。

  Ⅱ式 典型墓例如房山岩上M1(图三,3)、M2、通州胡各庄M56(图三,4),这三座墓葬都有明确的纪年,墓壁两侧多用完整顺砖或残横砖逐层叠涩内收,墓顶局部用墓砖斜插,呈“人”字形。较为特殊的是岩上M1,墓壁为砖石混筑,且墓顶大部呈拱券形。属于此型式的墓葬还有通州胡各庄M68、大兴北程庄M23等。

  Ⅲ式 典型墓例如大兴三合庄韩显度墓(图三,5),该墓两侧墓壁为残横砖和完整顺砖砌筑,逐层叠涩内收,顶部用完整横砖平铺封顶,这是不同于前两式梯形墓的变化。

  Ⅳ式 典型墓例如通州胡各庄M51(图三,6),墓壁砌筑方式与同墓地M56、M68相同,墓顶已无存。

  综合来看,该型墓葬前期墓室较小,墓壁用砖砌筑规整,墓顶呈规则“人”字形。中期墓室明显变大,墓壁砌筑开始出现砖、石混筑,墓顶有“人”字形两面坡式,也有平顶。后期墓顶则基本全部变为平顶。

  E型:长方形土坑墓

  北京地区已辨识出的魏晋北朝时期土坑墓较少,目前仅有2座。

  Ⅰ式 典型墓例是延庆东王化营M12(图三,7),长方形土圹,梯形木棺下两端各垫有一行砖。

  Ⅱ式 典型墓例是延庆西屯IM317(图三,8),长方形土圹,梯形木棺下未见垫砖,在棺侧发现北魏晚期“神龟元年”的墓志砖。

  ……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原文链接

上一条:西藏考古出土粟类作物研究
下一条:走进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