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作用圈(interaction sphere)的概念,是美国已故考古学家约瑟夫·考德威尔(Joseph R .Caldwell)1964年在《史前史上的交互作用圈》(“lnteraction Sphere in Prehistory”)一文中首先提出的,这篇文章发表在《霍普威林文化研究》(Hopewellian Studies)。张光直先生在《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一文中引用了这一概念,用“中国相互作用圈或中国以前相互作用圈”解释中国史前文化结构和文明的萌芽。中国史前时代的交互作用圈前后呈动态变化。1983年,张光直先生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交互作用圈进行了归纳,认为“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与东南部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青莲岗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与大溪文化和东南海岸的石峡文化……是同一个‘交互作用圈’的成员。……以后,中国历史文明便是从地理上说在这个公元前4000年前便已显形的一个‘交互作用圈’之内逐渐形成的”。青铜时代,中国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新石器时代的上述交互作用圈的边界渐渐模糊。同时,以黄河、长江流域为核心,中华文明中心区域文化圈,与周边区域文化圈之间的交互作用日渐明显,特别是背向西方的中国西北地区,在中西之间的交互作用突出,构成了特征明显的青铜时代交互作用圈。水涛先生的《青铜时代阿尔泰山地区交互作用圈的形成与影响——以中国的发现为主线》一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对阿尔泰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源流进行了考察。青铜时代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是青铜时代中国交互作用圈的重要“成员”。站在中国西北与中原地区文化互动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西北青铜时代的交互作用圈的形成过程,探索其在推进中原文明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海纳百川如何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质。
一、天山彩陶系统的形成
黄河流域彩陶文化的西渐,在青铜时代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形成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亚洲史前彩陶文化,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东方体系主流彩陶的分布,主要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覆盖中国北方和西北辽阔区域。东方彩陶体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前后相承、东西发展、关系密切、区域性结构特征明确的彩陶文化系统。东部的是以黄河支流渭河流域为中心,向中国北方辽阔区域及南方更远的地方传播、扩展与影响的半坡—庙底沟文化彩陶系统;中部的是以甘青河湟谷地为中心,向周边,特别是向更远的河西走廊传播与扩展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系统;西部的是始于新疆哈密盆地,沿天山向西传播与扩展的天山史前彩陶系统。
马家窑文化彩陶系统发展到半山类型时,向西已经分布到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至马厂类型时期,敦煌也成为其重要的分布区。公元前21世纪至前20世纪中叶,马厂文化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先后演变为西城驿文化和四坝文化。青铜时代西城驿文化和四坝文化的彩陶,亦可视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系统的范畴,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系统在河西地区最后的变体,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谱系中最后的彩陶类型。至少在马厂文化晚期到西城驿文化阶段,彩陶文化已经传播到新疆的东天山地区。天山史前彩陶系统沿天山自东向西发展,可以划分为东天山哈密地区、环博格达山地区、中部天山南麓地区、伊犁河谷地区和西天山地区五个前后相继、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彩陶分布小区。
(一)东天山哈密地区彩陶小区
东天山哈密彩陶分为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两个阶段。青铜时代有以林雅文化为代表的彩陶遗存,早期铁器时代有以焉不拉克文化为代表的彩陶遗存。彩陶器物以双耳鼓腹罐为主,有少量单耳罐等,可以泛称为天山彩陶系统中的双耳罐分布区。
1. 林雅文化的彩陶
林雅文化主要分布在哈密盆地,年代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林雅文化早期的彩陶,依器物类型和图案的风格,大体可分A、B两组。A组彩陶器物以双耳彩陶罐为主(图1),其次为单耳彩陶罐等。图案均施于器物的口沿下、颈部和腹部,有的图案在口颈和器腹分区布局。颈部的图案基本为几何纹母体组成的带状彩,带状彩是用一种或两种几何母体纹样,绘成二方连续的带彩,有平行线纹、折线纹、三角纹、树枝纹、“十”字纹、竖短平行线纹等。腹部纹样以几何纹为母体构图,用相同或不同的几何纹母体,二方或四方连续构图,绘成通体彩或块状彩。常见的几何纹样有三角纹、掌状纹、树枝状纹、叶脉纹等成组竖条带纹几何纹样,腹部分区布局网格纹、棋盘格纹、折线纹、草叶纹等。
B组彩陶器物基本为筒形罐,数量较少。器形平底无颈,腹近平或略鼓,器腹上部附加对称的或横或竖的双系耳。筒形陶罐上的图案风格简单、雷同,纹样是用长短不同的平行直线、平行曲线,上下排列或左右对称排列构图,均为通体彩(图2)。
2. 东天山哈密地区彩陶的源流
林雅文化A组彩陶,明显受了河西地区西城驿文化和四坝文化的影响(图3)。林雅文化B组彩陶,研究者多认为其与中亚北部草原地区很早就流行的筒形陶器有关。笔者曾经推测,它突然出现在青铜时代的哈密盆地,受到了分布在罗布淖尔三角洲地区的小河文化的影响。林雅文化彩陶主要源头在河西走廊,在其发展时期,不断融入了周边地区的文化因素。早期铁器时代以焉不拉克文化为代表的彩陶遗存,分布在哈密盆地和东天山北麓的巴里坤草原。焉不拉克文化陶器类型和彩陶纹样风格,部分继承了林雅文化,同时受到同时代河西地区和周边其他地区彩陶文化的影响。到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后,哈密盆地彩陶快速衰退,彩陶图案简略,构图越来越草率。汉代前后彩陶在这一地区销声匿迹。
(二)环博格达山地区彩陶小区
环博格达山地区彩陶分为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两个阶段。公元前2千纪下半叶到公元前1千纪初的青铜时代,出现了以洋海文化为代表的彩陶遗存。公元前7世纪前后到公元前3世纪,洋海文化在当地演变为早期铁器时代的苏贝希文化。该区域彩陶以单耳陶器为主,有少量双耳陶器等,可以泛称为天山彩陶系统中的单耳彩陶罐分布区。
1. 洋海文化彩陶
洋海文化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彩陶的器类以单耳平底罐和单耳圜底罐为主,有少量双耳罐等。陶器绝大多数施红衣黑彩,个别施红彩,大多为通体彩,相当一部分陶器,口沿下和腹部施以不同图案。口沿内外多施以锯齿状的倒三角纹,这是洋海文化彩陶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口沿内侧绘一周倒三角,几乎是洋海文化彩陶固定的图案格式,口沿内外还常饰以折线、交错折线、水波纹等。洋海文化不同的器腹施以不同的图案,常见的有正倒交错的三角纹、上宽下窄的条带纹、通体网纹、折线纹、平行竖条带纹、竖排的叶状飘带纹、上下交错排列的叶状飘带纹、上下交错的弧边三角纹、横排的带状三角纹、波纹、散布的水滴状纹、带边刺的卷钩纹、交错双钩纹、锯齿状条带纹、锯齿状条带组成的长三角状带纹、双细带长折线纹、大三角内分割交错小三角纹、细梯状平行竖条纹等。
洋海类型彩陶又可以分为A、B、C三组。A组指的是以单耳彩陶罐等为代表的遗存(图4),B组指的是以双耳鼓腹彩陶罐为代表的遗存(图5),C组指的是一组直壁筒形罐为代表的遗存(图6)。
2. 环博格达山地区彩陶的源流
洋海类型A组彩陶,地方特征明显。洋海类型的B组彩陶,明显是东天山哈密盆地林雅文化A组彩陶沿天山向西传播的结果。比较起来,洋海类型B组彩陶均为圜底,哈密盆地以平底为主,这里陶器的圜底风格,则受到北方草原地区文化圜底陶器的影响。洋海类型C组彩陶的出现,与东天山哈密盆地林雅文化B组彩陶沿天山向西的传播有关。最早出现在哈密地区天山河谷的彩陶文化,继续向西传播的线路,是沿着天山北麓绿洲进入博格达山北麓昌吉洲绿洲群,在这里留下洋海文化B组彩陶。进入到吐鲁番盆地之后,很快形成了以A组为主流的具有地方特征的彩陶文化。吐鲁番盆地的洋海C组彩陶,则源于哈密林雅文化B组彩陶。早期铁器时代以苏贝希文化为代表的彩陶遗存,主要继承了洋海文化同类器物特征,部分器物与东天山哈密盆地焉不拉克文化和周邻其他地区同类器物之间有相互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沙湾县大角鹿湾墓地出土1件高颈瓶,口沿内绘一周实体倒三角纹,长长的颈部,绘平行的竖带,竖带绘成网状、菱格状、折线状,纹样朴素、典雅,腹部则绘以前后相随的大角羊和盘羊,是典型的游牧文化元素。此为天山地区流行的几何纹样与北方草原动物纹样,在同一陶器上的完美结合(图7)。战国到汉代,彩陶文化在这一地区消失。
……
(作者刘学堂 ,系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