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湖北监利出土唐宋时期漆碗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研究
作者:吴昊 赵阳等 来源:《江汉考古》2023年第5期 时间:2024-01-08

  一、前言

  湖北荆州古代漆器多出土于两周及秦汉墓葬,鲜有其他年代。1978年,在监利县福田公社的挖河工程中,发现了一座长方形券顶土洞小型砖室墓。经清理,出土了一批珍贵漆器,还有几枚开元通宝钱和几件已残的三彩陶罐。根据该墓出土的漆器铭文“乙丑邢家上牢”,推断“乙丑”干支纪年可能为公元905年(处于唐末时期)或公元965年(处于北宋初期),因此对于这批漆器的年代,湖北荆州博物馆发表的简报推断为唐代,王世襄先生则推定为北宋前期,东榆先生推定为五代至北宋前期。

  本文以该墓出土的一件花瓣状圆漆碗为例,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科学提取制作材料、制作工艺等相关文物信息,旨在还原该漆碗的制作材料及工艺,为古代漆器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研究我国漆器制造技术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实验样品及方法

  1.实验样品

  实验样品取自花瓣状圆漆碗外侧棕色区域。该碗馆藏编号5∶1373,木胎,口径22、底径10.5、高8.0厘米,质轻,仅重153g。口沿及壁呈四叶海棠花瓣状,平底,圈足。内髹棕红漆,外髹深棕色漆,见封三2(a),器外壁有一组朱书笔划相连的铭文“乙丑邢家上牢”,见封三2(b)。

  2.实验方法

  (1)显微剖面分析

  实验仪器:Axio Scope A1金相显微镜。

  实验方法:将样品进行环氧树脂包埋,打磨抛光,在可见光下进行暗场观察,并同时在蓝光及紫外光下进行观察,放大倍数200倍。

  (2)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分析

  实验仪器:赛默飞Nicolet iN10。

  实验方法:为了尽量减少取样量并提高分析灵敏度,需使用红外显微镜透射模式进行分析,样品使用金刚石压力池进行压薄处理。

  (3)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实验仪器:热裂解器为日本Frontier Lab PY-3030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为日本岛津 GCMS-QP2020。

  实验方法:裂解器温度为500℃,保持0.2min,样品甲基化反应可在裂解反应进行的同时完成。采用分流进样,分流比1∶20,载气为氦气,流速1.0ml/min。热裂解仪与气相色谱接口温度为300℃。GC进样口温度为300℃,色谱柱初始温度为50℃,保持2min,柱温以4℃/min从60℃升到300℃,保持15.5min。质谱离子源温度230℃,采取全扫描模式,扫描范围为10~600m/z,质谱识别数据库为NIST libraries。

  (4)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实验仪器:赛默飞Apreo 2S HiVac。

  实验方法:将显微剖面分析样品进行表面喷金处理,然后进行扫面电镜能谱面扫描。

  (5)X射线探伤分析

  实验仪器:依科视朗国际SMART EVO。

  (6)显微切片分析

  实验仪器:奥林巴斯BX53。

  实验方法:将制好的横切面切片在生物显微镜下进行拍摄,放大倍数小于40倍;弦切面切片在生物显微镜下进行拍摄,放大倍数小于100倍;径切面切片在生物显微镜下进行拍摄,放大倍数小于400倍。

  三、结果与讨论

  1.显微剖面分析结果

  图一为漆碗的显微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漆碗的制作工艺为:首先在胎骨上髹漆灰,然后再髹底漆层,最后髹面漆层。因此,该漆碗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胎骨→灰地层→底漆层→面漆层,其中底漆层和面漆层的厚度分别为35.7μm和19.4μm。

  2.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图二为漆碗面漆层、底漆层和灰地层的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面漆层、底漆层和灰地层均在3400cm-1附近出现了宽大的馒头峰,为酚羟基的伸缩振动峰,同时在2927cm-1和2854cm-1附近出现了双肩吸收峰,分别为亚甲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对称伸缩振动峰,这两个峰在漆膜固化及老化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面漆层在1592cm-1附近出现吸收峰,底漆层和灰地层在1623cm-1附近出现吸收峰,1592cm-1和1623cm-1附近吸收峰为烯烃碳碳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通过对以上官能团的识别,可以判断漆碗的面漆层、底漆层和灰地层均添加有大漆。

  3.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

  图三为棕色面漆层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图。从图三(b)可以看出棕色面漆层裂解出的烯烃从C11∶1(1-十一烯)到C15∶1(1-十五烯),且相对丰度在C14∶1(1-十四烯)达到峰值,烷烃从C10(十烷)到C15(十五烷),且相对丰度在C15(十五烷)达到峰值,如图三(c)所示,从图三(d)可以看出烷基苯的相对丰度也从B4(丙基苯-)开始逐渐降低,直到B9(壬基苯-),这与中国大漆相对应的提取离子色谱图一致。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棕色面漆层中含有中国大漆。

  图四为灰地层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图。从图四(b)可以看出灰地层裂解出的烯烃从C11∶1(1-十一烯)到C15∶1(1-十五烯),且相对丰度在C14∶1(1-十四烯)达到峰值,烷烃从C11(十一烷)到C15(十五烷),且相对丰度在C15(十五烷)达到峰值,如图四(c)所示,烷基苯的相对丰度也从B4(丙基苯-)开始逐渐降低,直到B8(辛基苯-)。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灰地层中也含有中国大漆。

  图五为棕色面漆层和灰地层的脂肪酸及干性油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面漆层和灰地层中分别检测到十八酸(C18∶0)、十七酸(C17∶0)、十六酸(C16∶0)、癸酸(C10∶0)、壬酸(C9∶0)、辛酸(C8∶0)、庚酸(C7∶0)、己酸(C6∶0)、戊酸(C5∶0)、丁酸(C4∶0)等一元饱和羧酸,十八烯酸(C18∶1)等一元不饱和羧酸,以及壬二酸(2C9)、辛二酸(2C8)等二元羧酸,这些都是植物油裂解特征产物,基于以上结果可以推断漆碗的面漆层和灰地层均添加有干性油。

  此外,在面漆层和灰地层中还检测到二十羧酸(C20∶0)、二十二羧酸(C22∶0)、二十四羧酸(C24∶0)、二十六羧酸(C26∶0)以及二十八羧酸(C28∶0)等长链羧酸,其来源有可能是蜡或其他油脂。

  4.扫描电镜面扫描能谱分析结果

  表一为漆碗扫描电镜面扫描元素分布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灰地层主要含有P和Ca两种元素。据文献记载,漆灰从战国时期开始使用。有关漆灰用料,根据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记载,多种材料的粉末都可用作漆灰无机原料,其中,动物角灰、磁灰最好,骨灰、蛤灰次之,砖灰、坏屑、砥灰为下。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推测该漆碗灰地层所使用填料为动物骨灰。

  5.X射线探伤分析结果

  图六为漆碗X射线探伤成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漆盘由多根窄而长的木条逐层累积而成。20世纪80年代上海博物馆吴福宝先生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圈叠胎”名称,圈叠技法具有比卷木技法更优越的使用性能:多条薄木片的层层圈叠,分散了木材的内应力,有利于克服木材的各向异性,不易变形开裂;取材范围更加广泛,可使用普通的木材制条圈叠,避免了以往须用樟木、楠木等上好大料制作木片的局限,缓解了制作用材短缺的窘况;丰富了造型,与屈木技法只能制作圆筒型的奁、卮、杯等形制不同,圈叠技法为漆器造型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特别适合如碗、盆、钵、盒、洗、盂等圆弧形器型的胎体制作,以及花口漆器起棱分瓣细节的成型等。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该漆盘的制胎工艺为圈叠技法。

  6.显微切片分析结果

  图七为胎骨显微切片图。依据所观察的木材构造特征,对照相关资料和标准图谱,可以判定胎骨为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Cunninghamia)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四、结论

  通过对湖北监利出土唐宋时期漆碗制作材料及工艺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该漆碗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胎骨→灰地层→底漆层→面漆层,制作工艺为:首先在胎骨上髹漆灰,然后再髹底漆层,最后髹面漆层。

  2.该漆碗胎骨使用木材为杉木属,且制胎工艺为圈叠技法。

  3.灰地层以中国大漆和干性油作为胶结材料,并以动物骨灰作为填料。

  4.髹漆层为中国大漆并添加干性油作为髹漆辅料,漆膜髹漆工艺为唐宋时期流行的“一色髹”。

  (作者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原文链接

下一条:鲜卑金器的形制、制作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