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熬波图》海盐生产工艺的考古学辑证
作者:王青 来源:《考古》 2023年 第12期 时间:2024-02-23

  元代成书的《熬波图》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记录最系统、最详细的海盐生产工艺典籍,对研究我国古代海盐生产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学界多关注盐政制度的研究,这部专论海盐生产工艺的著作长期受到忽视,至今没有国内学者对其进行基础性的整理与研究,只有少数学者做了概要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盐业考古的快速发展,各地陆续发现了大批古代盐业遗存,其中多数是关于海盐生产的遗存,并有相当部分与《熬波图》的记载相符,此书的重要学术价值日益凸显。本文将结合考古出土制盐遗存,对《熬波图》记载的有关生产工艺进行考古学角度的辑证探索,希望能以此推进相关古文献的基础研究和历史后期盐业考古工作。

  一、研究材料概述

  (一)《熬波图》所载制盐工艺

  《熬波图》成书于元朝中叶元统二年(1334年),全书共约8200字,正文内容分47节,每节均有1幅插图、文字解说和题诗,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当时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所辖下砂盐场的制盐工艺流程。明初《永乐大典》收入此书,但已佚失插图5幅。至清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收入《四库全书》,成为流传至今最早的版本。四库馆臣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考证《熬波图》作者为陈椿一人,笔者经研究认为,其作者应是下砂场官吏瞿守义和陈椿二人,书中记录的制盐工艺流程的年代应为宋末元初。

  《熬波图》的47节正文,基本按照制盐工艺的流程编排和展开,前后衔接紧密,构成了完整的生产工艺操作链。当前学界对书中所载制盐工艺的研究认识基本一致,其中吉田寅将工艺划分为9个大的流程,即灶舍与灰淋筑造、导入海潮、摊场建设、摊灰晒灰淋卤、卤水搬运、煎盐柴薪砍斫、盘铁设计与铸造、煎盐与搬运生灰和收纳散盐;郭正忠划分为10个工序,即盐场基本建设、引取卤源、摊场与取灰、晒灰、淋灰、试卤、储运燃料、转输卤水、灶盘煎炼和撩收成盐;赵慧芝则划分为12种工序,即建场、引潮、摊场、晒灰、淋灰、试卤、输卤、备薪、造盘、熬盐、收盐和散盐。

  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熬波图》所载制盐工艺总结为四大环节、十余个工序,第一环节为团城建设,包括正文第1~7节,主要有团城本身建设及团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工序;第二环节为摊场建设,包括正文第8~18节,主要有开河引潮、建设摊场等工序;第三环节为淋卤环节,包括正文第19~29节,主要有晒灰、淋卤、试卤、运卤等工序;第四环节为煮盐环节,包括正文第30~47节,主要有备薪、造盘、装盘、煮盐、出灰、收运盐等工序(图一)。

  (二)相关盐业考古遗存

  据研究,《熬波图》赖以成书的下砂盐场在上海市原南汇县(区),今属浦东新区新场镇至大团镇和川沙古镇一带,由于时代变迁,上海地区的制盐业在清道光年间已基本停产,遗留的文物考古线索不多。但近年在沿海各省市相继发掘出土了一批宋元时期制盐遗存,年代更早的商周至唐宋时期盐业遗存也有发现,为考古学实证研究《熬波图》提供了实物资料。其中与书中记载有关的主要是以下几批遗存。

  南河崖遗址群,位于山东东营市南河崖村周围,2008年对1号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逾900平方米,较完整地揭露了一处西周早中期的煮盐作坊址,发现一批重要的煮盐遗迹,包括卤水坑、刮卤摊场、淋卤坑、盐灶、房址、灰坑等。双王城遗址群,位于山东寿光市双王城水库周边,2008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在014A、014B号遗址清理出晚商和元明时期的制盐作坊址,其中元明时期遗存主要包括盐井、卤水沟、过滤沟、盐灶、储硝坑等。广北一队遗址,位于南河崖遗址以北3公里处,2013年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近800平方米,发现一批与制盐活动有关的遗迹,主要包括卤水坑井、输卤沟、刮卤摊场、淋卤坑、储卤坑等,年代为魏晋北朝时期。大左庄遗址,位于河北黄骅市大左庄东北,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2016~2017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完整揭露了一处隋唐时期的制盐作坊,共清理遗迹145处,主要包括盐井、刮卤摊场、盐灶,以及灰坑(含淋卤坑、储卤坑、蜃泥坑等)和灰沟(含输卤沟)等,年代为隋唐时期(或可早到北朝晚期)。军粮城遗址,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示范镇一期北部,2021~2022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其中第三发掘区发掘面积近2300平方米,初步确认有盐井、灰坑、盐灶、摊场等制盐遗迹,年代为隋唐时期。八面河遗址,位于山东寿光市东北沿海,西距南河崖遗址2公里,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2020年抢救性发掘,发现了一批与制盐活动相关的遗迹,包括卤水坑井2口、淋卤坑8个、储卤坑2个,年代为唐宋时期。这些遗址均位于山东北部及河北、天津东部沿海。

  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制盐遗址有九亩丘遗址,位于浙江温州市洞头区洞头岛九亩丘村,2013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一处分布范围较大的煮盐遗址,清理了盐灶、盐卤坑、和泥坑、房址和大面积的摊场、引潮设施、蓄水设施等遗迹,出土各类制盐用具千余件,年代为南宋至宋元之际。此外,苏北沿海各地博物馆历年征集到不少宋元以来的煮盐用盘铁块。

  另外,在东北地区腹地也发掘了一处制盐遗址,即吉林大安市尹家窝铺遗址,2012~2015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近千平方米,发现各类制盐遗迹包括淋卤坑、灶址、灰坑等,另有烧火遗迹和堆土遗迹,年代为辽金时期。

  以下按照《熬波图》记载的制盐工艺流程,从考古遗存分别进行辑证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团城遗址,故暂略去团城建设环节的具体分析。

  二、摊场建设环节辑证

  摊场建设环节在《熬波图》中共有11节内容,分别以“开河通海”“就海引潮”“开辟摊场”“削土取平”等为题做了详细记录,主要包括引潮和建设摊场两个工序。其中引潮工序主要是“每团各灶须开通海河道,港口作坝,令开月河,候取远汛,以接海潮”,即开挖与海连通的河港,并在河口筑坝以截住海水,再于河港沿岸开挖月河,以便涨潮时蓄纳潮水。其中月河是比较关键的设施,月河概指偃月形的河道。《宋史·河渠志》记载:“今若开修月河石堤,上下置闸,以时开闭”。可知要在月河上下设置水闸,依潮涨潮落开关闸门,才能蓄纳潮水。至于汲取海水的具体方式,《熬波图》记载是“多用水车,逐级接高,车戽咸潮入港”,即采用龙骨水车,由几家盐户众人合力踩踏水车,才能将月河的海水沿地势向上逐级引入。对当时的浙西沿海盐场而言,海水是制盐的原料,舍此无以为盐,正如《熬波图》所言,“办盐全赖海潮”,“晒灰煎盐,灌泼摊场,通船运卤,全赖海水”。

  由于发掘面积和实际工作条件的局限,目前只在九亩丘遗址发现了月河遗迹,年代为宋元时期。发掘者通过遗址地层堆积及对周围地貌环境的调查,发现遗址草木灰铺就的摊场地层与遗址所在小盆地的底部沙层相连,推测小盆地应为蓄水池,而小盆地西南角小岙山山麓下有弧形沟渠遗迹,连通盆地与外海湾。通过访查当地村民得知,早年大潮时海水可到盆地附近。由此推断,遗址所在的沙堤、西侧的通海河渠和北面的小盆地并非巧合,应是宋元时期盐场的引水和蓄水设施,引水的通海河渠应即“月河”。并进一步推断,因海潮走势迅猛且携带大量泥沙,盐场的引蓄水设施既可避免潮水直接冲击摊场,又能使潮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在蓄水池中充分沉淀,适合用于摊场上泼灌晒灰(图二)。九亩丘遗址月河遗迹的发现验证了《熬波图》的记载。

  据近年的考古发现可知,在富藏地下卤水的沿海地区如渤海南岸,古代制盐所需的原料是开挖盐井以获取地下卤水,与《熬波图》所载开挖河港及月河蓄纳海水的方法不同。对此已有数个遗址的发现可以证明。如双王城遗址发现的元明时期盐井,为直径4~5米的土筑盐井。大左庄遗址发现了隋唐时期的盐井3口,J1平面呈圆形,井口直径约5、深4米余,为砖砌双井圈结构,井内出土井架和两捆芦苇等(图三,3、4)。广北一队遗址发现了魏晋北朝时期的土筑坑井5口,J1上部为斜壁,下部为直壁,平底,口径约6米,应为盐井(图三,2)。双王城遗址发现了晚商时期的坑井3口,其中KJ1平面近圆形,直径约4、深3.5米(图三,1)。这些盐井均用木棍和芦苇编制的井圈加固,有的井底也铺有芦苇,以防塌陷和流沙淤塞。大左庄遗址的盐井则为砖砌,更加坚固。另外,近年在临淄齐故城出土了1枚西汉“千盐井尉”封泥(图四),据考证应是千乘郡(辖今山东高青、博兴至利津一带)盐官设立的“盐井尉”,表明当时已出现派兵对盐井进行守卫的做法,是西汉王朝推行食盐官营制度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古代沿海各地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来获得制盐原料,《熬波图》记载的开挖月河的做法,可能代表着一定区域内的做法,并已在九亩丘遗址得到证实,应引起江浙沿海地区考古工作者的注意。

  根据《熬波图》记载,用草木灰铺就的摊场是淋灰取卤的场地,“晒灰取卤,摊场最为急务”。摊场建设是获取适合煎煮的高浓度卤水的关键工序,步骤复杂,要求也非常严格。基本流程是“择傍海附团碱地,先行雇募人夫牛犁,翻耕数次,四围开挑蓄水围沟”,具体要经过车水耕平、敲泥拾草、海潮浸灌、削土取平等步骤,“此等法度甚为艰辛”,直到“场地宛如镜面光净,四下坦平,方可摊灰晒之”。而且还规定了摊场的规格大小,“每淋须广二十四步,长八十步,分作三片或四片”(图五)。按元代一步5尺、一尺约合今35厘米计算,每付摊场的面积应在5880平方米左右,规模是很大的。事实上,《熬波图》对各种主要制盐设施和用器的规格都做了记录(表一)。从现代化学分析角度来讲,摊场使用草木灰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钠(Na2CO3)或碳酸钾(K2CO3)等可溶性盐,能与盐土中的钙离子或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CaCO3)或碳酸镁(MgCO3)的同时,析出氯化钠(NaCl),从而提高由盐土(《熬波图》谓之“咸灰”)淋出卤水的浓度,草木灰还有去除杂质、净化卤水的作用。

  近年来,在多个制盐遗址中发现草木灰摊场。首先是与《熬波图》基本同时代的九亩丘遗址,该遗址坐落在古沙堤上,沙堤的底部发现了相互叠压的草木灰层,面积已探明的有100余平方米,灰层厚20~25厘米,中部较厚,有25~40厘米,草木灰较纯净平整,厚度均匀,且分布连贯,因此发掘者推断应为一处人工铺就的刮卤摊场(图六,4)。更早的如大左庄遗址发现了隋唐时期的刮卤摊场,分布范围较大,表层夯筑坚硬,底部较平整,用草木灰和黄土交替铺就,数层堆积相叠压,最厚近0.5米(图六,3)。广北一队遗址发现了魏晋北朝时期的刮卤摊场2处,平面形状不甚规则,整体比较平整,堆积以草木灰和白色钙化物为主,层理结构明显(图六,2),TC1已揭露部分面积达260平方米,保存较好处厚近0.3米。南河崖遗址发现了西周前期的刮卤摊场,分布范围较大,残存面积70余平方米,保存较好处厚近0.6米,由草木灰和红烧土渣土反复铺垫而成,每层表面都有白色薄硬面(图六,1、5)。煮盐过程中能产生大量草木灰,古人无意间将卤水泼在草木灰上,由此发现其再利用价值,用来提高卤水浓度,这应是根据生产经验自然产生的工艺环节。这些制盐遗址发现的草木灰摊场验证了《熬波图》的记载,而《熬波图》记载的摊场已有了固定规格以限定盐土的产量,并且面积很大,今后需要注意在考古发掘中加以辨别。

  ……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原文链接

下一条:从分立到一体:红山文化与“小河沿文化”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