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上半叶,回鹘曾一度称霸漠北。然而,至9世纪30年代末,回鹘汗国连年疾疫,且大雪成灾。同时,王室内部争权夺利而相互倾轧。这使回鹘国力日益衰弱。至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攻灭,其部众被迫迁移。其中向西迁移的有三支,一支迁至今葱岭以西,与原隶属于回鹘的葛逻禄部落合并,之后建立喀喇汗王朝;一支投奔至吐蕃统治下的河西走廊,与当地的回鹘部落合并,建立甘州回鹘政权;另一支行至天山南北,逐渐与当地的回鹘部落结合,形成以高昌和北庭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
西迁后的回鹘人原本信奉摩尼教,但受迁居地的影响,逐渐改信佛教。所以在新疆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库木吐喇石窟、西大寺和七个星等佛教石窟和寺院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回鹘供养人。另外,因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家族与甘州回鹘王室联姻,且敦煌在11世纪中后期曾建立沙州回鹘政权,这使敦煌石窟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回鹘供养人画像。本文将对敦煌石窟和新疆石窟中的回鹘王室儿童供养人及其服饰加以重点考察和研究。
一 甘州回鹘
9世纪末10世纪初,张氏归义军政权在内忧外患中走入“绝境”,已无力支撑政权。敦煌世家大族经过重新“洗牌”,将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的外孙婿曹议金推为节度使。曹议金上台后不负众望,对内笼络僧俗官吏,维护社会安定;对外积极加强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针对东边日益强大的甘州回鹘,曹议金采取联姻方式密切双方关系,他不仅自己娶甘州回鹘可汗的女儿为妻,还将女儿嫁给甘州回鹘可汗。由此,在曹氏家族及其姻亲营建的家窟中,我们多看到著回鹘装的供养人,其中既有曹议金回鹘夫人的供养人像,也有嫁给甘州回鹘可汗的曹议金女儿及其子女的供养人像。下面我们重点对这一时期莫高窟第100、454窟中的二身回鹘儿童供养人加以考察。
1.莫高窟第100窟的回鹘小公主
莫高窟第100窟营建于曹元德任归义军节度使时期,即935—940年间。据贺世哲先生研究,该窟的窟主是曹议金的回鹘夫人李氏,而实际主持修窟的人是曹元德。该窟甬道北壁绘制一组女供养人画像,其中第二身是位女童(图1),她双手捧花盘,面向主室虔诚供养。她的前方有一绿色榜题框,题名曰:“□天公主是甘州可汗……”。这则题名保存得不完整,我们还需结合她前后的女供养人题名来考察她的身份。女童的前后的两身女供养人均著回鹘装,题名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