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30509789835655728.jpg)
著者 / 王静
2021年10月出版
ISBN: 97875201873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近现代社会,并逐步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过程中,诸多社会变革逐渐涌现,其中律师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中间阶层”的面貌也逐渐勾勒成形。
本书作者借助京津冀档案馆、近代期刊报纸等相关历史资料,在多维视角下,从天津律师群体的培养、日常组织活动实践、职业认同以及参与法律制定修改和国家社会治理等方面做了翔实考证,并深入解读了近代天津律师群体作为中间阶层的“中间性”特征。基于律师群体的“能动”表现,展示了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的天津地方社会特征,揭示了天津地方性变化与某种以中国或者世界为尺度的结构性转变的密切关联,凸显了从地方视角解读宏大历史事件的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王静,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城市史、区域史研究。出版《近代旅津山东商人研究》等专著,发表《中西近代城市“中间阶层”比较分析》《国民政府时期的平民法律扶助与社会治理》《近代律师身份认同的建构、反思与重塑——以天津为中心》等文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律师与讼师:国家社会视角下中西律师生成机制比较
第一节从“演说家”到“保护人”再到“律师”——欧洲律师历史溯源
第二节从“代坐”到“讼师”再到“律师”——中国律师发展溯源
第三节群体还是阶层——近代律师群体能否成为一个中间阶层?
第二章明清以来天津法学教育与律师培养
第一节建筑、文化与符号
第二节涌泉寺:明清“律令教化”下的传统礼法教育
第三节中西学堂到法政学堂:清末法学教育与律师培养的萌芽
第四节律师的摇篮:“天津法政”的发展与法政系律师的培养
第三章民国天津律师身份认同的塑造、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自由职业”与北洋政府时期律师的身份他塑
第二节国民政府时期的认同危机:基于自由职业身份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民国天津律师身份认同的自我重塑
第四章律师公会与民国天津律师群体的发展
第一节律师公会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民国天津律师职业发展问题与矛盾
第三节律师共同体的初成
第五章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近代天津律师阶层
第一节近代天津律师的政治参与
第二节平民法律扶助与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
第三节赋权还是去权:近代天津律师的日常法律咨询
结语:天津律师群体作为城市中间阶层的再解读
附录一天津律师公会部分会员登记表
附录二天津律师公会章程(1946年3月27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