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中国史
外延与内嵌:论兼任在宋代制度运行中的使用——以东宫官为例
作者:范帅 来源:“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中国古代军政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时间:2022-08-25

  摘 要:兼任是宋代制度运行中经频繁用到的行政手段,对于职官整合、统分机构有着重要作用。宋代东宫制度运行中涉及到的兼任主要分外延型与内嵌型两种。东宫官兼任京府官员就是外延型的突出代表,在两次皇储尹京中,宋统治者先后采用不同的兼任方式将东宫与京府两大机构进行拆合。由偶发性事件引起逐渐成为传统家法的宰执兼任东宫官则是内嵌型的典型事例。宰执通过嵌入式兼任涉足东宫事务,将其纳入到国家中枢体系中发挥作用。兼任走向的不同决定了其所属的类型,及权利转移的方向。在制度运行中,宋代君臣充分发挥人事任命的作用,根据形势集散官员、分拆机构。

  关键词:宋代;兼任;东宫官;宰执

  兼任在宋代制度运行和职官管理上尤为突出,无论是中枢权力机关,还是基层管理机构,都存在兼任的现象;宋代官员上自宰执辅臣,下至基层官吏,在其官宦生涯中通常曾有过身兼数职的经历。目前学界专门对于宋代兼任问题研究尚不多见。宋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度特点,为兼任的运用提供温床。兼任不仅是宋代在制度设计、职官整合中频繁采用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宋代制度灵活性与实务性的重要体现,故值得深入讨论。由于兼任现象涉及范围广泛,运用情况复杂,难以一概而论。本文以宋代东宫官参政为例,探讨宋人如何在制度运行中,通过“兼任”进行制度微调,实现职官整合,从而应对不同时期的政治诉求。

  在宋代制度设计中,兼任现象俯拾皆是,因此其类型也纷繁复杂,有机构之间的兼任,层级上下的兼任,还有区域内外的兼任等。兼任实行的初衷是“省员而不费事”,但随着时间延长,频率增加,加之宋人对“故事”的习惯遵从,偶然的非制度性兼任往往会转化为必然的制度性兼任。而无论何种兼任,都是宋代机构、层级、区域甚至文武之间打破界限,跨越壁垒的一种方式。若由一个机构的长官兼另一机构的某个职位,会引起不同机构权力转移或合并。那么由一个机构的部分官员同时兼任另一机构的高级职位,应当会引起机构间更大规模的事权转移和关系变化。

......

原文链接

上一条:1949—1966年我国林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下一条:乾隆年间新疆垦区油料作物种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