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中国史
西凉秀才策试制度研究——以《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为中心
作者:马俊杰 来源:《西域研究》2020年第2期 时间:2022-08-30

  摘 要:《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察举制度的实物资料。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策文的思想内容、秀才的士族身份等问题,事实上该文书还揭示了秀才策试制度的程序、公文体式等多方面的信息。它是王国体制下选官制度的产物,为我们如今研究北朝地方政权的政治文化生态,以及中古政治和文化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从该文书的书写形态出发,通过对公文体式的微观考察进一步揭示该文书的性质,以期对汉晋以来察举制度进行更直观、具体的考察。

  关键词:副之端门;秀才对策;贤良对策;王国体制;大一统

  一、前人研究

  汉武帝以来,中国施行察举制度,从社会选拔人才进入国家官僚队伍,是中国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1975年,《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在哈拉和卓91号墓出土。《对策文》保存了察举制度下秀才策试程序、内容和时间等重要信息,成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察举制度的实物资料。文书一经公布,即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也获得很大进展。

  目前的研究主要揭示了《对策文》的两大特征。第一,《对策文》所涉三位秀才(□谘、马骘、张弘)均出自河西望族。《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中,初步推测“史书(《晋书·李玄盛传》)所记的张弘与出土文书中的张弘很可能就是一人”。1989年,陆庆夫撰文进一步推测,张弘是“敦煌地方上极有势力的人物”;凉州府推荐的秀才马骘,“似也出自河西望族马氏”;由于文书残损,未知姓氏的秀才□谘,也应该是河西望族,而且极有可能是秦州秀才;因此,该文书“体现了河西大族的利益,反映了李暠政权的政治倾向,是魏晋社会门阀政治的产物”。1990年,李步嘉撰文,再次肯定了张弘的身份。1995年,大西康裕和关尾史郎的文章承接陆庆夫的考证,肯定了陆氏对马骘、张弘身份的推测,认定二人都是凉州高门。2018年,朱艳桐结合《辛祥墓志》和《辛穆墓志》,论证墓志所涉的西海太守马骘与《对策文》的秀才马骘为同一人,并由此勾连出酒泉马氏与陇西辛氏、陇西李氏、天水尹氏的家族关系网络。

......

原文链接

上一条:范本、范式、范例: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中国史研究的方法示范
下一条:论《赈豫纪略》的荒政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