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中国史
华北抗日根据地教育政策的多维思考
作者:张瑞静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5期 时间:2022-12-02

  摘 要:抗战时期华北各根据地都是穷乡僻壤,教育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平衡。为了提高广大民众文化水平,唤醒其抗战和爱国意识,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依据,确立了抗战救国的教育方针,从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推广以及干部教育等方面,创造性地实施了具有本土化和地方化的教育政策,促进了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提高了其文化水平,为抗战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教育政策;多维思考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考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问题要与它的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相结合。全面抗战爆发以前,靠近平津及各大城市附近一些地区曾受到“一二·九”运动影响外,广大的乡村都是穷乡僻壤,文化落后,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想的压制,普通民众基本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抗战爆发后,随着大城市的相继沦陷和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城市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农村,从事教育与动员群众抗战工作。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根据地肩负着双重任务,一面进行抗战,一面进行社会改革。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干部,开启民智,以把党的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变为党、军队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抗日与社会改革的无穷无尽的精神、物质力量之源泉。

  一、建立稳定教师队伍和科学考核机制

  教师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支忠于抗战、不畏艰苦、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在抗日战争的环境下,他们肩负的使命与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一方面他们要教育广大的儿童,为抗战培养后备力量与军事人才,另一方面要教育根据地普通民众,激发民众抗战热情,以支援抗战。同时,教师作为根据地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又承担着向民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任,在党和贫苦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此来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1.改造现有教师队伍,建立考核机制

  教师队伍的稳定决定着根据地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下,根据地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伴随着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教师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洗礼下,逐步成长为具有新思想的新民主主义教师。早在晋察冀根据地初建时聂荣臻就意识到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大作用。“这些同志是党的宝贵财富,办学校我们一定要依靠他们”“别看他们手里拿的是笔杆子,他们的笔杆子和我们的枪杆子一样重要。他们的工作和打仗消灭敌人一样光荣。不但战时我们需要他们,将来胜利了我们搞建设也需要他们”。所以办好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因此,根据地衡量好教员的标准:一是有政治觉悟,热心抗战事业;二是有教学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三是能适应战争环境,因时因地搞好教学。

  抗战前,国民党实行强制措施,规定小学教师必须是国民党员或强迫加入国民党,实行小学教师受训制度,使许多教师受到反动思想影响。为了争取和改造这些知识分子。根据地教育界重新检定小学教师,对认识不足、程度过低者加以训练,使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抗日教育的洪流中来。例如晋察冀边区冬学教育实施大纲中规定:将旧有民校教师加以整顿,不称职者另行聘请,没有教师者,迅速聘定,把民校所需教师,补充足额。由县统一集中或分区加以普遍训练,训练教师课程规定为政治课、业务课、组织课三种。北岳区第2专署召开的教育科长联席会就是要加强团结与争取乡村广大知识分子、以摧毁敌之奴化教育为重点,搞好全区的教育工作。

  根据地在争取知识分子的同时,也对具有教师资格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从而使得教师队伍更加规范。如《晋冀鲁豫边区小学暂行规程》中就规定了小学教员考核标准,“小学教员须受主管教育考核机关之检定,否则不得任职。小学教员之资格、年龄、进退考核等情况,每学期须由当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登记,于学年开始后1个月内向上级呈报”。还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以工作考核成绩与检定测验之成绩平均分数定之:甲等80分以上;乙等70分以上80分以下;丙等60分以上70分以下;50分以上60分以下为代用教员。晋察冀根据地也陆续颁布了《晋察冀边区小学教师检定任用办法》与《小学教师服务章程》,其中冀中行署制定了《冀中区小学教师服务暂行规程》中对小学教师的职别、资格、任免、调动、待遇、训练进修、考核与奖惩,都作了统一的明确规定。

  同样,对从事社会教育的教师,根据地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如《晋察冀边区1942年冬学教育实施大纲》就规定了模范教师奖励的内容。主任教员或工作繁忙之教员在冬学期间,须经县政府批准,免除抗战勤务。服务成绩优良的教师,在冬季教育进行过程中,由县政府负责考核,随时奖励。其模范条件:不缺席,不误课,能坚持教学;战斗时,能坚持岗位进行教育或宣传者。动员学生,巩固学生,经常在校80%以上,学生测验成绩平均在70分以上者。在教学方面创造有新方式方法者。在游击区能团结群众,进行宣教工作,热心不懈者。除上述考核条件外,还出台了具体的考核优秀奖励办法。如其中规定模范事实具备有以上3个条件者,得为甲等奖;模范事实具备有以上2个条件者,得为乙等奖;模范事实具备有以上1个条件者,得为丙等奖。游击区具备2项者,为甲等,1项者为乙等。由县政府选拔鉴定模范教师,小县选拔3人,大县选拔5人,予以实物或现金奖励(款另筹拨)。

  2.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华北抗日根据地地处敌后,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极端艰苦。但根据地还是千方百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创造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在《晋察冀边区小学教师服务暂行规程》中对于教师的待遇问题都作出了规定:(1)完小或中小附设高级组之校长及高级教员,柴菜金每人每日3角,零用费校长每月8元,教员每月6元;(2)初小教员每人每日小米1斤4两,每月盐10两,菜金酌量供给,干柴150斤;(3)零用费正教员每月14元至16元,学习教员每月12至14元,巡回教员或游击区教员每月18至20元。这些生活费均按12个月发放。而在边区颁布的《边委会初次关于政工人员生活费的规定》中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饭费一律月支6元,服装冬季9元,夏季5元,零用钱各级政府首长10元,秘书科长8元,科员6元,办事员4元。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师的生活待遇要高于政府工作人员的待遇,不低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每年“六六”教师节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按成绩优劣,分别奖惩,并选出模范教师。1942年5月25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为纪念“六六”教师节,拨发奖金2000元,奖励小学教师,并发动征文号召。规定6月6日各校一律放假一天,中学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小学教师一县可分数区举行座谈会,报告或讨论纪念教师节的意义及教师的任务,并研究教学、生活指导等改进问题。此外,《晋察冀日报》公布为庆祝“六六”教师节开展的评定模范教师结果。全区共评出模范教师65人,其中甲等21人,乙等21人,丙等21人,额外者2人,对这些模范教师边委会发给奖金和书籍以资鼓励。北岳区为纪念“四四”儿童节,在各县选出模范教师116人,分别给予奖励。其后晋察冀边委会和参议会从中择其特殊优秀者31人,再予以奖励,发给奖金,并把其模范事迹在《教育阵地》上公布。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发出《关于改订小学教师待遇与小学经费的决定》,规定高小教师与民政干部同等待遇。初小教师待遇,参照民政干部待遇及群众一般生活标准。此类政策都是对教师进行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慰劳,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

  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断开展,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缺乏。根据地从成立初期就非常重视师资的培养,晋察冀边委会在《关于中心小学校任务及办法的指示》中就要求:教职员须具有优良的学识、创造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时时刻刻自强不息。对于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努力设计进行,适应现在的需要,以前的老套是不需要的”;在领导儿童的组织及活动上,应求其能实行者,尽量施行。如组织儿童团、歌咏队、服务团等,可以提高儿童生活的兴趣,可以训练他们的服务能力。实行小先生制,可以传习不识字的老百姓,广播浅近的知识。这些组织的活动,都应当把它的教育意义发挥出来,不要只做形式,徒供旁人参观欣赏。举办师资培训班,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1941年5月21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中学校长会议,研究了如何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和实现中学教育正规化问题,确定初中3年制,将教务处与生活指导处合并为教导处。为了扩大教师队伍和培养后备力量,各专区、县成立短期师范6所。晋察冀边区第2专区各县先后训练教员,编印教材,动员学员,掀起冬学热潮。

  通过上述政策和措施,根据地的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根据地正是依靠这样一支稳定的、富有革命精神的教师队伍,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方针在根据地“落地开花”。

  二、进行免费学校教育和社会义务教育

  进行敌后抗战,要建立根据地,因为根据地是游击战争的依靠。行军打仗,要以它为依托;人民子弟兵的兵源和供应,支持战争的人力物力,都要以它为来源。因此,抗日战争中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就是我们胜利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战斗堡垒。而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必须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依靠,关键是发动群众。而发动群众则需要提高根据地的文化水平,因此华北的教育是为抗战服务,为大众服务的。这表现在它的内容上包括了各种抗战建国的实际理论与实际工作,如军事、政治、经济、文艺、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各种部门,正规教育则有逐渐正规化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及一般社会教育机关等。华北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工作的支持,因此,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建设事业的共同发展,才是根据地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启民众的思想,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要让革命理论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真正形成抗战的基础力量。

  1.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学校教育

  为了提高根据地民众的文化水平和尽快恢复被战乱破坏的教学秩序,顺利推行党的抗战政策,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如晋察冀边区制定教育平等的政策,实施义务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教育的机会。尤其对于贫寒家庭学生,根据地犹为重视,如《晋冀鲁豫边区小学暂行规程》中便规定小学实行国民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为救济贫寒抗属儿童和一般贫苦儿童及敌占区流亡学生,并予以物资优待。而晋察冀边区在《关于优待高小贫寒优秀学生的决定》中就“各县高小得对贫寒优秀学生,予以公费、半公费、1/4公费之优待”。

  据不完全统计,到1939年12月,晋察冀边区下属北岳区和冀中区共办小学7000多所,联合中学7所,中、小学生三四十万人,已经超过了战前水平。到1940年10月,定南等21个县共恢复初级小学2449处、高级小学411处,入学儿童,计男生104710人、女生38579人。北岳区第2专署在文化教育方面,粉碎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据1941年4月1日的统计,共有小学505所,入学儿童10925人。高小5所,学生174人。截至1941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各类学校和人数,其中高级专科以上各种职业学校中晋察冀边区6所,在校人数8100人;晋冀豫边区9所,在校人数4500人。中等学校中晋察冀边区9所,在校人数2200人;晋冀豫边区6所,在校人数601人;小学教育方面晋察冀边区7633所,在校人数357785人;晋冀豫边区7207所,在校人数347266人。可见,中国共产党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教育的发展,使广大青少年受到了良好教育,使众多成人在文化上翻了身,这些都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在教学内容和服务上,华北根据地强调为抗战服务,从政治上、思想上动员民众,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争取胜利的信心,粉碎敌伪的奴化教育。因此,建立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加强视导工作,密切了上下级的联系,通过这些措施,克服各自为政的现象与自由主义的作风。对出版机关印制各种教材课本加强了指导,完善发行办法,保证学生都有书可读。教师要改进生活指导,实施民主教育,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级学校中,除一般的识字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外,并随时注意气节教育、生产教育、卫生防疫教育。此外,还邀请学术团体、科学专家,帮助编辑中学、小学、识字各种教材。号召文化团体、文艺工作者,写作现实的通俗的科学读物、故事小品,写作儿童读物、儿童歌曲,协助政府开展乡村文化娱乐工作。1943年3月晋察冀边委会、北岳区群众团体和北岳区中国童子军理事会在“四四儿童节”发出指示,号召“全边区儿童贯彻三大号召,展开五不运动。三大号召是:积极入校学习;努力帮助家庭生产;按时出操上课。五不运动:不上鬼子校,不念鬼子书;不听鬼子话,不参加鬼子会;不吃鬼子东西;不见鬼子面,不告诉鬼子一句实话;不受鬼子骗,不参加鬼子少年团”。

  此外,各根据地还建立了师范学校、卫生学校和民族中学,为根据地培养了大量师资、医务人员和民族干部。而中小学校则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条件十分简陋,一般教学内容也是适应战时需要,将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到各科知识当中,使学校教育与抗日战争和群众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2.大力倡导社会教育

  华北各根据地形势复杂,环境恶劣,教育基础落后,因此社会教育的形式不可能整齐划一,而是形式多样。有冬学、民校、学习站、传习所、“小先生”制、民教馆、图书馆;还有遍布边区的歌咏队、秧歌队,乡村剧团等,这其中最有特色、规模最大、成绩最突出的当是冬学运动和民众学校。

  晋察冀边区1938年冬就开展了冬学运动。在阜平办起了190多处冬学,入学人数达7612人。1939年10月,冀中行署召开第一届教育科长会议。会议决定各县成立县、区、村冬学委员会。提出“抓紧可能的一切时间与空间坚持工作”及“敌来停课,敌走上课”的口号。另据深县等27个县统计,到冬季共办民众学校1883所,各种识字班3305个。1940年12月,灵丘、广灵、浑源、繁峙等4县共有830个行政村建起冬学,入学人数达24800余人。学习内容分两大类:政治课和识字课。政治课主要是学习“双十纲领”,抗战形势及政治形势等。察南雁北办事处为开展文化教育运动,举办冬学训练班,到1939年12月,晋东北各县掀起冬学热潮。其中仅五台一县,就建立冬学155处,入学人数达5463人。晋冀鲁豫边区到1940年已办起冬学1801处,有73824人入学,占文盲总数的23.5%。1941年3月至10月,增加民众学校525处,又有15850人脱盲。1942年2月25日,晋察冀边委会颁布《晋察冀边区民众学校暂行规程》中规定民众学校学生一律不脱离生产,凡识字不足1000,年龄在15岁以上45岁以下之男子,及10岁以上35岁以下之妇女,均需入学。

  广泛的社会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民众抗日救国的思想觉悟和斗争能力,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据资料显示,原来目不识丁、对抗战一无所知的农村妇女,进了冬学以后,不仅能识三四百字以上,竟然还能说出飞机好几种,毒气有几种,并能答复一些简单的抗战问题。因此,194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各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中就指出,“五年余来,我们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与敌伪作艰苦的斗争,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主要是依靠着八路军新四军与广大的人民,而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妇女工作是有成绩的”。

  在教学内容上,晋察冀边委会发出《关于边区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就强调为谋得民族解放、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动员全国民众,参加抗战,粉碎敌人新的阴谋,同时在持久抗战的过程中打下建国基础,更需要加强民众的政治认识和供给他们以一般生活上必要的常识。因此社会教育主要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政治认识、生产技能,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坚定其抗战的自信心,更使其政治与生活与社会密切关联起来,这是历史所赋予的现实的课题。社会教育的对象为广大民众,为了教学的方便,按照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心理上的差别分别教学。将17岁以下儿童归于未成年人,17岁以上之青年归于成年人。利用各种已有的群众组织如自卫队、群众团体、儿童团去推行社教。所以,围绕这一内容,冬学、民校对广大群众进行政治和识字教育则成为完成上述任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冬学运动大多是由党委的宣传部、政府的文教部和人武部以及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共同组成的冬学运动委员会领导。冬学的内容根据群众需要来确定,群众迫切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如群众要求能读报、看信、认识钞票、能记账、打算盘、开路条和便条等,所以,冬学就教这些内容,突出的特点是“学”“用”一致。

  3.积极争取敌占区和游击区的进步力量

  华北各根据地非常重视敌占区和游击区群众的争取工作。为争取敌占区学生,并解决其入学困难。晋察冀根据地就规定敌占区学生的各项额定开支由边区统支,各项费用小学由县预备费开支按规定领取报销,中学应按月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一并领取报销。凡是由敌占区来的学生,都要填写敌占区学生登记表报上级批准备案。1942年1月15日晋察冀边区颁布了《晋察冀边区优待敌占区学生入学办法》,其中规定:凡敌占区或接近敌占区学生,因不堪敌伪摧残或不愿受敌伪奴化教育来边区求学者,无论其入中学或小学,均依本办法优待。其愿入大学或专门学校者,得有政府介绍其入免费大学或专门学校。“发给必须的书籍文具。发给全部食粮及柴、菜金(每人每月按小米1斤4两、钱1角2分折合计算),发给服装(同工作人员之规定)”。此外,敌占区学生因经济困难或因患病及不可预测事项,由学校负责经过学生会或儿童团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互助解决。敌占区学生继续入学或参加抗日工作或辗转返里者均听其自决。

  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占区和游击区的教育工作,就是和日本侵略者争夺青年儿童、小学教师、知识分子的斗争,也是从思想上争夺全体人民的斗争。抗日民主的宣传教育,也粉碎了日军“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攻心为上”的阴谋。

  三、建立在职干部的教育制度

  干部教育是抗战时期教育最为重要一项工作。这是因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刚从残酷的内战前线撤下来,严重缺乏干部,尤其是需要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参加根据地的建设。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反抗,迫切要求进行民族救亡斗争,与此同时大批知识青年纷纷来到根据地探求真理。因此,我们党因地制宜地创办了各种专业性的干部学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军事、组织上的启蒙教育和各种业务教育。他们学习后,绝大多数开赴前线参加战斗。中共中央在《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1.开办短期干部培训班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和政策,而且强调干部的品质和才能是抗日战争成败的关键。但抗战初期我们的干部状况是老干部多数文化不高,新来的知识分子干部需要学习政治和军事,更大量的干部来源是就地培养。这样一种新型的干部教育制度就被创造出来了。

  抗战初期,华北各根据地干部缺口极大。因此,1938年12月10日彭真就致电杨尚昆、朱瑞,要求“整理冀东工作,需要大批干部,特别是部队东去时。晋东北五台区也需要大批干部补充”“中央党校17班、20班、21班毕业,内中有一批县委和群众工作干部,特请你们去电给我们分一批”。随后,程子华率领四五十名红军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从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但当时,干部缺乏在各根据地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同时华北根据地还为其他各根据地支援干部。193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就决定由晋察冀边区抽调给晋西北30名、山东20名、华中120名,所有调给华中的干部,拟调齐后开一短期训练班,专讲边区各种政策和群众工作等。但由于本地干部在本区与群众有密切联系,边区工作逐渐向外开展也要从巩固区抽调干部补充,调出去的干部必须各方面较好且稍有工作经验,所以不能一次按规定数目调足。因此彭真致电中共中央,“为避免过大影响工作,此批干部调走后,望稍缓一段时间”。

  为能够克服这一局面,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举办了各种干部学校,特别是短期在职训练班,培训急需的干部。1937年10月,中共定襄中心县委创办定襄学院,以培训抗日干部为宗旨。院长由张连奎担任。学院开办前后共训练培养干部200多人。这之后,晋察冀军区为了培养急需的大批基层干部,以原115师随营学校为基础,在离阜平县城30华里的一座喇嘛庙里,创办了一所短期的军区军政干部学校,由孙毅任校长,这所学校头两期就培养了900余名干部。冀中人民自卫军在安平县城北关高级小学原址设立了一所军政干部学校,由阎九祥任校长,李梦令、霍炎先后任政治主任。学员主要是冀中各县的进步小学教师、青年学生和部队的基层干部。毕业后分配到各部队营、连任军政干部。到1938年夏季,共办两期,培养800多名学员。中共保属省委为坚持敌后抗战,军委主席孟庆山和副主席侯玉田一面秘密组织游击队,一面在高阳、任丘、安新、蠡县一带开办游击战争训练班,至年底共办了4期,训练党员200多名。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发展抗日武装的骨干。晋察冀边区群众团体联合举办的“边区群众干部训练班”第一期在五台石咀村开学,10月上旬毕业分配工作。第一期共有学员123人;农会31名,工会22名,青救会25名,妇救会20名,牺盟会25名。

  2.成立专门干部学院

  专门干部学院是主要培养党政干部的学校和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这些干部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且层次分明、门类齐全。如五台山蒙藏同乡会为增强僧众抗日热情、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要目的,于1937年4月在五台山举办“喇嘛训练班”。训练班期间,五台山佛教救国同盟会、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及各群众团体负责人为训练班讲授“日本对华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课程。训练班结束后,学员们分赴蒙藏同胞聚居的全国各地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8月初,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党政领导机关,在河北省深县联合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河北抗战学院,杨秀峰兼任院长,谌厚慈(开明的老国民党员)任教育长,吴砚农任秘书主任。学院分军政、民运两院。招收的学员大部分是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的爱国青年学生和抗日政府、人民团体及部队选送的干部。每期3个月,到年底办了两期,共培养地方和军队干部2700余人。这些学员在学习中迅速提高了觉悟,一半以上参加了共产党。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回原部门、原地区和原部队工作,并有一部分被分配到太行、太岳和冀东地区,在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9年7月,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后,联大师生1500余人从延安地区启程,东渡黄河向华北敌后进发。1939年11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阜平城南庄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民主要领导同志均到会热烈致辞祝贺。联大成立伊始就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干部,在中共中央给彭真、成仿吾发出的《关于华北联大教学任务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华北联大应设行政工作、民众工作、文艺、师范四部,学制1年;为培养高级文化教育干部,可从各部毕业生中选择优才生组织研究生,学习期限最低1年;华北联大是党领导下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招收学生应不分党派信仰,对非共产党人在坚持抗日与民主的统一战线政策原则下,保证其思想、信仰及学术之自由;在学生中养成学习第一的作风,避免不必要的课外及校外活动,纠正学习中“突击”“竞赛”之类的学习方式。华北联大从1940年到1945年,毕业生达8000余人,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各种人才。

  党校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世界上没有其他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重视党校。我们党自成立后不久就决定成立党校。1924年5月党中央在上海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时通过的《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抗战时期,华北各根据地也成立了党校,为当地的党政干部培训作了重要的贡献。如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党校在平山县苍蝇沟成立,彭真兼任校长,周荣鑫任教务主任,第一期学员三四百人,分为一、二、三班。主要培训晋察冀边区县级党员干部,大体一年举办两期。1939年3月,晋察冀边区党校在阜平县庙台村成立,赵振生兼任校长,梅开五任教育长,李勇争任党总支书记。主要任务是培养晋察冀区党委下辖的各级党员干部,分高级班和普通班。高级班培训县、区干部,每期收学员100多人,学期三四个月;普通班培训支部书记每期收学员200多人,学期两个月。1942年10月,中共冀中区党委党校第3期在唐县神北村开学。学员主要是冀中各分区和县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主任、副主任、部长,行署、专署的科长,共四五百人。学习的内容是党的政策和总结对敌斗争经验,特别是“五一”反“扫荡”斗争经验。这些学员于1943年3月大部分送延安学习,其余的根据工作需要陆续回到冀中工作。

  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在残酷的敌后抗战中培养和壮大了干部队伍,也正是依靠这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很多干部还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基本的领导力量。

  结 语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教育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抗战服务;一方面要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服务。既要培养抗战的力量,又要培养民主的力量,这是关系到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和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因此,根据地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让广大民众简单地认识几个汉字,而是打破了几千年来压在民众头上的文化垄断,拆掉了文化枷锁,让民众在文化上进行了解放,有了自主的意识。赵树理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也正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有了民族意识和自主意识的民众才是抗日战争中用之不竭的动力和资源,这些都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息息相关。

原文链接

上一条:春秋时期的秦晋关系
下一条:西周春秋周王册命方国卿士之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