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综论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种比较研究
作者:吴英 来源:《北方论丛》2020年第5期 时间:2020-08-21

  提要:自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理论的阶段、将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及其影响逐步扩展的阶段、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做出成功探索的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伟大历史人物产生,他们面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情条件,在理论与实践中做出不同于前人的探索和建树,在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中不断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本文将对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予以考察,既揭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顽强生命力,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顾世界的近现代史,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两条并行且又交织的社会演化轨迹。一条是资本主义的:以西方先进国家为代表,历经“自由竞争—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演化进程,现今已经迈入它的成熟发展时期;另一条是社会主义的:历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一国冲破资本主义包围建立起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政权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挫折与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显示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以顽强的生命力披荆斩棘地曲折前进,从而验证着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并经几代伟人在实践中予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对推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扼要做出回顾与解析,以其“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演进轨迹,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是同时代的两位伟人。他们出生于19世纪初叶,同是普鲁士莱茵省人。虽然他们都生于有产阶级家庭,但几乎在同一时间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两个人在1844年8月于巴黎会面后,立即开始了共同的革命实践与理论开创事业。而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创立,更是倾注了他们共同的心血。1844年由他们共同撰写的《神圣家族》,表述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思想;1845—1846年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揭示出“两个必然”的规律;1847年11月,他们出席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接受大会委托,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这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在马克思病逝后,恩格斯继续他们的事业,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第三卷;并且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我们简略地列举上述事实,是要证实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创立乃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智慧的结晶。

  1.科学社会主义观创立的理论基础

  对于社会主义这一未来美好社会,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已经有众多思想家予以设想,其中最著名的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但他们的学说仅仅停留于设想,对于新的美好社会之所以必然诞生的内在条件和机制尚未有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则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认识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具有理性认识依据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演化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认知社会历史变迁的钥匙。因此,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里揭示的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即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吃、喝、住、穿,为此就要劳动生产,并通过改进劳动生产来提高生活水准。于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也会发生不断演变。基于这一基本认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做出剖析,彻底弄清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建构了他的“剩余价值”学说。该学说论证了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劳动工资仅仅是工人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则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的掠夺具有贪婪而且无休止的特性,促使资本的规模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内在的局限性,随着生产力的一步步发展,必将为更合理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替代。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理论表述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主义尚未从理想变为实践。那么,他们对于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如何阐释的呢?简言之,他们赋予这种全新的社会以“共产主义”的称谓。就其本质而言,必然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其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构成这种新的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其二,它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社会劳动大众处于生产体系中的平等地位。它的生产的目的在于充分满足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其三,它的经济运行方式实现了“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有计划的调节”。而其社会分配方式将由“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逐步转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其四,这种崭新的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的“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五,有鉴于这一全新的社会将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由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有一个过渡时期,并有一个从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演进到它的高级阶段的发展历程。

  3.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对自己的社会主义观有着清醒的认识。恩格斯明确地讲:“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他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在英、法、美等几个先进国家相继完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确立的时代。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看,当时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不久,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尚缺少干预。周期性经济危机频频发生,无产阶级贫困化造成的阶级对立与对抗十分尖锐。面对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阶级对立与对抗日趋激烈的情势,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社会的根本变革将会首先从那里爆发,但是时代的变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变革并未到来。

  在马克思不幸病逝后,恩格斯承担起他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分析,并针对变化了的新情势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变革的途径与策略做出思考;而这些认识与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由他们创立的社会主义观。恩格斯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的演化趋势,比如,他指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在论及交易所的作用时,他指出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是“要把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在内的全部生产,包括交通工具和交换职能在内的全部流通,都集中在交易所经纪人手里,这样,交易所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最突出代表”。这些都论及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恩格斯甚至预示垄断资本主义将进一步演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最终仍然无法逃避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

  为了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处于相对“和平”发展的环境下的斗争策略选择做出论析,并对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的革命问题给予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虽然未能目睹社会主义变革在世界某个角落实现,但是由他们共同创建的社会主义观,则成为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构建人类美好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理论武器而永葆活力!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列宁、斯大林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又一对同时代、同国籍,为了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而倾注心血与智慧的领袖人物。在列宁的缔造下,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俄罗斯诞生,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推进到实践阶段。此后,斯大林继承列宁开创的事业,通过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成为世界强国,结束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一统天下。

  1.列宁主义的精髓“一国胜利论”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曾对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程度做了过高估计,他们对社会主义变革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判断未能成为现实。而将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却是在资本主义落后的国家,在新一代伟人列宁的领导下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就把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视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苏联的前身俄国,是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才有较快、较大发展的,比起英国、法国和美国迟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据统计,19世纪末,俄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5/6;资本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工人与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社会矛盾异常尖锐。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加重了工人与贫困大众的苦难,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俄国又遭受惨败。于是,工人罢工、人民请愿的浪潮迭起,沙皇政府采取血腥镇压的政策更激起民变,从而爆发了1905年革命。虽然反动沙皇政权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残酷镇压了革命,但却使广大民众更清楚地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与反动,推翻旧统治的民众基础日臻成熟。

  列宁没有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成结论。他对国际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做出深入剖析,认识到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已经完成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转变,提出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的论断。而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将急剧改变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在世界领土已经瓜分完毕的情况下,通过战争重新瓜分世界已不可避免。列宁正确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同时,他还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最成熟的地方是矛盾最尖锐、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革命力量最强大的地方,资本主义将会首先在这里被冲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列宁领导俄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帝国主义国家疲于应对战争的机遇,成功地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起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政权。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就可以凭借这个专政政权的力量,开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列宁领导党领导人民极其艰难地巩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1921年起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探索。

  列宁准确地把握住当时苏联的国情,深入论证了社会主义时期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因此,在他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中,“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为了给农民与企业以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与工厂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废止了“余粮收集制”,改行“粮食税”。这样,农民在完成粮食税上交任务后,就可以把多余的粮食上市自由买卖。而对工业企业,则普遍推行经济核算制,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对劳动工人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就可以多得。

  新经济政策还提出一整套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学习并利用资本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政策。列宁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列宁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创新的资本主义形式,允许资本主义有一定合法的存在,从而有效利用他们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借鉴、吸收他们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列宁形象地描述他所构想的社会主义:“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从1921年5月正式提出实施到1924年1月列宁病逝,不到3年。这一伟大的改革并未能贯彻到底,到1929年斯大林发起的“全线进攻”的“大转变”时就被终止了。

  3.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是继列宁之后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在他当政的31年中,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的严酷环境下,领导苏联人民建设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他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存在一些严重失误,埋下了后来苏联剧变与解体的隐患。

  斯大林曾经就社会主义的理解做过系统表述:“未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这首先就是说,那里不会有任何阶级存在;既不会有资本家,也不会有无产者,因此也就不会有剥削。那里只有集体工作的劳动者……那里随着剥削的消灭,商品生产和买卖也会消灭……那里任何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会消灭……由此可见,未来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增加资本家的利润来生产出卖的商品。”这些观点并未超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但对未来社会的体制模式却有着他特殊的构想,这是一种高度集中、高度集权又条块分割、平均分配的管理模式。

  斯大林启动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加快生产资料工业化的进程,开始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在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建构上贯彻高度集中的原则。在高度集权体制的支持下,有效地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短短十几年时间就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仅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产值就已跃为欧洲的第一位、世界的第二位,从而迅速增强了国防力量,为后来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条件。

  这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同时存在诸多弊端,在度过特定的历史阶段——应对帝国主义的扼杀与战争后,它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造成的阻滞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它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味追求公有化程度的提高,过早消灭个体经济,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这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它过分强调计划经济、排斥商品经济,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长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不顾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他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其后果就是直接减弱着社会主义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急于推进的农业集体化,更伤害了小农的切身利益。这种种弊端,在斯大林以后并未能得到根本纠正,以致成为苏联后来发生剧变的历史原因。

  从斯大林的诸种失误可以看出,他是以教条式的理解来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构想的。他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即马克思恩格斯乃是根据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生产关系臻于成熟的条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做出原则性描述的;它并不适用于经济基础落后、资本主义远不发达的苏联的国情。因此,斯大林的做法所取得的成果只能是暂时性的,并不利于长远、稳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想变为现实,实现了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的一次巨变。它鼓舞世界上被压迫的人民为追求自身解放进行斗争,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在20世纪中期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又一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中国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新探索。

  后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有效途径

  继列宁、斯大林之后,中国的两位伟人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大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1.依靠人民民主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旧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之苦。自1840年鸦片战争时起,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向西方欧美国家寻找真理,但是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打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迷梦。直到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历经28年艰苦斗争,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已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当时,新中国面对的是民生凋敝、国力衰微的严酷现实,工业经济只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而其中最大、最主要的工业资本还都集中在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官僚资产阶级手里;90%左右的经济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在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由毛泽东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十年或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启动了向社会主义的变革进程。

  在向社会主义变革的进程中,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妥善地处理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对此,毛泽东讲:“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不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由此,我国选择了以“公私合营”的“赎买”政策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同时利用合作化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改造。应该说,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列宁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从而完成了通过和平改造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变革的艰巨任务,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增添了新的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

  毛泽东逝世后,邓小平借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以开拓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经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使中国经济实现腾飞,国民生产总值现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其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

  纵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乃至列宁、毛泽东的原则性论述,又有着从现时国情出发予以发展的鲜明特色。他讲:“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结合国情实际,他讲:“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从这个国情实际出发,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改革”和“开放”的方针和政策。

  邓小平的“改革”思路,基本点在于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他讲:“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贯彻邓小平的这一理论思路,构建市场经济的主体,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公有制为主体、搞多种经济并存;并且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发展起来的带动后发展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讲“开放”时说:“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现时成就,可以说完全验证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实效。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丰富和发展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是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

  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在于:它的每一次重大的演进和发展都是基于正确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正如恩格斯曾经深刻指出的:“至于说到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根本谈不上的,而且根据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经验看来,这些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无例外地总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可以说,不同时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继承了这一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列宁讲:“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邓小平则更加具体地阐明:“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绝非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必须伴随时代的演进、运用它指导实践的具体条件的异同,予以发展与创新。那种全盘照搬的所谓“坚持”,无疑将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放眼当今世界,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尽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领先地位,致力于维系和增强由它们建构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为世人所瞩目,同时还有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继续坚持、探索与开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在实践中日益得到发展与丰富,必将与时俱进地显现出它在推进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无限生命力。

  (作者:吴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链接

上一条:满铁历史地理调查部与满鲜史观
下一条:城防体系反映古代中国农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