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为西周晚期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是我国迄今出土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和“海内三宝”之一。
毛公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通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5千克,大口圆腹,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意义重大
毛公鼎内壁铸铭文32行499字,记载了西周宣王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表明了宣王委以毛公重要官职、力求革新图治的坚定决心。全铭文辞精妙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为研究西周晚期社会政治、历史、典章制度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毛公鼎的主人毛公,名字叫厝,出身名门。他的祖先第一代毛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毛叔郑。西周晚期,毛公厝地位愈加显赫。据郭沫若的研究,周王非常信任他,命他治理国家,并委以专权,即便周王的命令,也要经过毛公的同意,如果毛公不同意,他可以告知臣子不遵守奉行。为了明确毛公的职权,周王还赏赐他秬(黑麦)鬯(祭祀的酒)、命服、车马、兵器。
毛公鼎对研究中国冶金史、文字史和西周史等均有重要价值。晚清金石学家吴大澂曾说:“使当日孔子见之(指毛公鼎),必录入周书,在不删之列。”郭沫若称赞它“抵得一篇《尚书》”。著名学者陈介祺、曾熙、李瑞清、吴昌硕、王禔等都为毛公鼎拓本作跋;张光远、万家保、张光裕、刘阶平、陈继揆、宋伯良、徐伯璞、方一戈等对毛公鼎出土、收藏、流传、拓本、考释都有专门的研究文章。吴大澂《愙斋集古录》、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吴式芬《攈古录金文》、王国维《观堂集林》、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字》、徐中舒《殷周金文集录》、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殷商金文集成》等,都有关于毛公鼎的著录、考释方面的研究成果。
金文中人们所知最多的,大概就是毛公鼎了。其铭文笔划匀实劲健,结体疏密有度,美观大方,既体现出凝重的气质,又有着气韵的流通。学习与欣赏金文,不研究毛公鼎,是不可能理解大篆艺术形式特征的。《毛公鼎》通篇看来,气势流畅,浑然一体,作为金文书法中的一件精品,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与《散氏盘》一起并誉为金文书法的双子星座。晚清著名书法家李瑞清题跋鼎铭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董治官夺宝被官治
毛公鼎出土后的流传富有传奇色彩。清道光年间春,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得毛公鼎,当时古董商人即闻讯前来看货,见鼎内有密密麻麻的一大篇古文字,知是“宝鼎”,便以白银300两购得。但古董商人把宝鼎运至村南时,被村民董治官拦下,说这宝鼎出土于他和董春生两家相交的地界上,他也有一份,不仅大鼎没有带走,还被董治官父子打了一顿。
古董商羞辱难耐,回到县上,出资贿赂县知事,董治官被抓入监狱,供出藏鼎之处。毛公鼎被官府取回运到县城后,古董商又拿出50两银子贿赂县令,才得到了大鼎。
古董商吸取这次教训,低调行事,不轻易亮宝,悄悄将大鼎运到了西安。几年后,来自北京的最大古董铺永和斋苏六(名兆年)、苏七(名亿年)兄弟收购了大鼎。这个古董商得到重金,从此隐居乡下,不再露面。
陈介祺考释毛公鼎
苏氏兄弟与收藏家陈介祺较为熟悉,著名的“大丰簋”就是永和斋卖给陈介祺的。陈介祺是与潘祖荫齐名的金石学家,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官至翰林院编修,嗜好收藏文物,著有《簠斋传古别录》《簠斋古金录》《簠斋金文考释》等十余种图书。
苏氏兄弟深知陈介祺爱宝如命,并有能力收购大鼎,回京城后第二天就赶往陈介祺府上,告知新收的大鼎内壁有近五百字的铭文。谁知陈介祺听后却说,现在既不能看鼎,也不能购鼎。原来,陈介祺的父亲担心儿子藏宝过多,容易引起同僚猜忌,所以坚决反对儿子收购宝鼎。苏氏兄弟理解陈介祺爱宝心切,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就说不急于出手,等等再说。
清咸丰二年(1852),陈介祺父亲去世,他开始掌管家业,才花重金购得毛公鼎。为防不测,他将毛公鼎锁藏于密室,对外矢口否认收藏宝鼎。就连毛公鼎铭文拓本,也只在初得之时仅拓了四份。在捶拓铭文之后,陈介祺进行了深入研究,写出了毛公鼎铭文考释文章和题记。虽然由于疏忽,漏释了一行字,但毕竟是考释毛公鼎的第一篇文章,而且大多数字已经释读。
毛公鼎的释文刚一面世,就引起轰动,许多学者纷纷著文论述。浙江嘉兴名士徐同柏、清代名士许瀚等人也对毛公鼎进行了研究。徐同柏还对铭文中的疑难字句进行了解释。陈介祺在参考徐同柏、许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周毛公鼎考释》一文,五易其稿,反复修改,可惜并未刊行。
清光绪十年(1884),陈介祺去世,所藏古物分给三个儿子,毛公鼎归次子陈厚滋。陈介祺生前给子孙立下三条规矩:一不许做官,二不许经商,三不许念佛信教,指望后辈安分守己潜心做学问。
端方强购毛公鼎
毛公鼎落到陈家以后,始终有一个人惦记着,这个人就是时任清两江总督的端方。端方嗜好收藏,一直想把毛公鼎据为己有。正在端方觊觎毛公鼎之时,端方旧友陈子久得知其子陈芙珩与陈厚滋次子陈孝笙来往密切,于是嘱其出面劝说孝笙,把毛公鼎卖给端方,并许价白银一万两。
陈孝笙主掌家业后,不顾陈介祺生前的规诫,先后开办了钱庄和药铺,欲以经商振兴家业。陈孝笙虽然违背祖训经商,但深知毛公鼎为传家之宝,更有家人时时劝诫,因此不为万两白银所动。陈芙珩无法,只好由其父转告端方。
端方探知陈孝笙生性爱财,只是碍于家人的劝阻及祖训才没有答应,就转告陈孝笙,如果答应卖鼎,可再多付一万两白银,并可让陈孝笙在湖北省银元局任职。陈孝笙一时为官、利所动,要端方拟一纸文书作为凭证。
清宣统二年(1910),陈孝笙不顾家人劝阻,将毛公鼎以2万两白银转给了端方。但此后久久不见委任书到手,陈孝笙急忙持端方所留凭证申辩时,才得知那凭证上的印鉴不过是一枚废章。陈孝笙得知被骗后,悔恨交加,遂即一病不起。
陈孝笙被骗一病不起,而端方强买毛公鼎后不久,便被革命军所杀。1926年,端方的后人将宝鼎抵押在天津由俄国人开的道胜银行,得押银3万两。此后,曾有日本、英国、美国等国人士想从银行中赎出宝鼎。因俄国人不同意按抵押款数加利息的钱款赎出,再加上端氏后人也不同意,赎事方作罢。后来,北平大陆银行总经理谈荔孙认为国宝放在外国银行不妥,向端方家人表示愿以较低利息质押毛公鼎于大陆银行,端方家人表示同意,由谈荔孙代办向天津华俄道胜银行赎出,改存大陆银行。
叶恭绰、叶公超舍命护宝
民国间曾任交通总长的收藏家叶恭绰得知了毛公鼎的事后,与郑洪年、冯恕集资赎回了毛公鼎。1930年,郑洪年、冯恕二人分让,毛公鼎遂归叶恭绰一人所有,但仍存于大陆银行,后来叶迁居上海,毛公鼎也一同转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叶恭绰匆匆避往香港,毛公鼎及叶之收藏书画未能带走。叶在上海之妾潘氏意欲侵吞叶在沪之家产,打起了官司。1940年,叶恭绰致电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的侄子叶公超,让他赴上海代为主持讼事。
当叶公超到上海应诉之时,潘氏已向日本宪兵队密告叶宅有国宝毛公鼎及珍贵字画,日本宪兵队当即前去搜查。日本宪兵搜出一些字画,未找到毛公鼎,将叶公超抓捕严刑拷打,但叶公超坚不吐实。后为脱身之计,密嘱家人铸造假鼎交出,并由其兄叶子刚以重金作保才得以释放。
后来叶公超终于在1941年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将国宝完好无损地奉还给叔父叶恭绰。但不久香港也被日军攻占,叶恭绰不得已又携带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后因患病,经济困顿,万般无奈之下将毛公鼎典押银行,后为巨商陈永仁得悉,出资赎出。
徐伯璞协调转交毛公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永仁将毛公鼎交给上海敌伪物资管理委员会处理。上海市政府聘叶恭绰为毛公鼎保管委员会委员。但此时仍为乱世,不少人都想将宝鼎据为私有。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徐伯璞得知毛公鼎的消息后,便前往行政院找到秘书长翁文灏,说明毛公鼎乃国之重器,必须立即拨交国家收藏,以防不测,最终获行政院“准予拨给”的批文。徐伯璞怀揣批文到上海与敌伪物资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泰祺交涉,著名学者、上海市图书馆馆长徐宝先生也从中周旋,经多方努力,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一日,毛公鼎由上海运至南京,由中央博物院收藏。中央博物院还专门送给徐伯璞一份毛公鼎的铭文拓本,以示纪念。同年10月,蒋介石60寿辰之际,民国政府教育部、中央研究院联合举办文物还都展览,展期为一个月,毛公鼎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从此,毛公鼎正式结束了民间收藏的历史。
1948年大陆解放前夕,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下令中央博物院将所藏珍贵文物迁运台湾,毛公鼎亦在其中,后由新成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仍陈列在该院商周青铜器陈列室专柜中,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首,置于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永不更换,其形象后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大纪念章主图之一。
(图片来源:杨曙明,《陕西古代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