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前沿 > 考古学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对鸟”主题
作者:李新伟 来源:《中原文物》2021年05期 时间:2021-11-24

  摘要:鸟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重要主题,本文在已有的对庙底沟类型写实和简化鸟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鸟”是鸟纹的重要表现方式,源自庙底沟类型对鸟在鱼体内转化状态的表现,被图案化后,成为独立的主题。“对鸟”主题形式多样,流传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本文对其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初步梳理了其发展演变脉络,有助于从彩陶图像内涵的层面上,深入认识庙底沟类型彩陶影响的内容实质。

  一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第一次集中发现是1921年安特生主持的仰韶遗址发掘 。彩陶图像中有大量鸟纹,但并未被识读。1926年,李济主持发掘的西阴村遗址是晋南地区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址,发掘报告总结的彩陶图像元素为横线、直线、圆点、各样三角,以及宽条、削条、初月形、链子、格子和拱形 。梁思永在随后的研究中,也仅限于对构图元素分类 。

  1956年,庙底沟类型的命名地庙底沟遗址开始发掘,但1959年出版的报告中 ,对彩陶的描述仍然未涉及鸟纹的识读。

  1962年,石兴邦在对马家窑文化彩陶源流的讨论中,对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鸟纹做了归纳 。虽然在文字中没有展开充分讨论,但附图中涉及了写实、圆点+弧线、圆点+弧形和圆点+弧线三角等不同鸟纹表现方式,其中包括组合图像中的鸟纹。

  ……

(作者:李新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链接

上一条:马王堆汉轪侯墓地祔葬墓身份的考古学观察
下一条:旧石器遗址性质及史前觅食行为研究——以洞门遗址为例